热电联产行业发展概况和趋势、竞争格局、发展前景、市场规模报告

1、 行业发展概况和趋势

热电联产是指由供热式汽轮机既发电又供热的连续生产方式,其具有热能利用率高、热产品质量高、供热可靠性高的特点,通过管网集中供热,可以为客户提供稳定、可靠的高品质热能,节约燃料的同时也减少了分散小锅炉所占用的土地、维修和更换设备的劳力和资金,还可以减轻城市污染,因此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非常显著。

我国的燃煤热电联产发电站在 50 年代末 60 年代初开始建设。在 1953 年至 1967年间,我国 6000KW 以上供热机组占火电机组的 20%左右。自“六五”计划起,我国热电联产行业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装机容量不断增长,6000KW 以上供热机组在全国火电机组总容量中的比重也在不断增大。

从长远看,我国能源是十分紧缺的,热电联产将客户用热需求和发电紧密联系,能够提高效率、保护环境、降低能耗,是国内外公认有利于节约能源与改善环境的重要措施,是解决城市和工业园区集中供热主要热源和供热方式之一。近年来我国政府对热电联产项目愈加重视,《我国节约能源法》、《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等均提出鼓励发展热电联产。同时由于国家不断推进燃煤电厂的超低排放改造,环保减排政策的不断出台,热电联产也将进一步向绿色、节能、环保的方向发展。这也将推动行业放弃分散锅炉,大型集中供热模式将越来越普遍,对周边区域的电力、经济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100千瓦以下小型热电联产行业分析(热电联产行业发展概况和趋势)(1)

资料来源:普华有策

2、 行业竞争格局

热电联产行业属于公用基础设施行业,具有区域自然垄断的特点。地方政府以集中供热为前提,根据本地区城市供热规划、环境治理规划和电力规划,考虑当地气候、资源、环境等外部条件,以满足热力需求为首要任务编制城市供热、热电联产规划。

热电联产项目是根据地方政府规划,遵循“统一规划、以热定电、立足存量、结构优化、提高能效、环保优先”的原则规划建设,在热源点规划方面,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五部委《关于印发<热电联产管理办法>的通知》(发改能源[2016]617号),以蒸汽为供热介质的热电联产机组,供热半径一般按 10 公里考虑,供热范围内原则上不再另行规划建设其他热源点,并且热力在长距离传输过程中会有明显的损耗。因此热电企业具有区域性的分布特点,同时国内也未形成全国性的大型供热集团,行业内企业主要服务其所在区域内的相关企业,在该区域具有先发优势和排他性,竞争程度较低。

3、 行业壁垒

(1)政策壁垒

政府在进行热电联产规划时,应根据考虑当地气候、资源等,结合城市供热、电力、环保等规划,还应将热电联产规划纳入本省(区、市)五年电力发展规划并开展规划环评工作,规划期限原则上与电力发展规划相一致。以工业热负荷为主的工业区应当尽可能集中规划建设,以实现集中供热,在已有热电厂的供热范围内,原则上不重复规划建设企业自备热电厂。同时,热电联产项目需经对应监管层级的发改委、住建委、环保局等多部门的准入审批,项目审批严格。

(2)区域壁垒

热电联产企业必须通过固定管网进行传热介质的输送,固定管道传输过程中存在一定程度的热量损失,长距离热力传输受到限制。同时,根据《关于印发<热电联产和煤矸石综合利用发电项目建设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发改能源〔2007〕141号):以蒸汽为供热介质的一般按 8 公里考虑,在 8 公里范围内不重复规划建设此类热电项目;根据《热电联产管理办法》的规定,以蒸汽为供热介质的热电联产机组,供热半径一般按 10 公里考虑,供热范围内原则上不再另行规划建设其他热源点。因此,热电联产企业具有较强的区域性。

(3)资金和技术壁垒

作为资金密集型行业,热电企业建设发电机组成本较高,初期需要投入大量资金,且建设周期和回收期均较长,需要有雄厚的资金实力支持;热电联产作为城市供电、供热的基础设施行业,需要协调设备运行商、电网公司、热用户企业和当地政府的多方利益,才能持续稳定经营,另外某一区域内的供热基础设施完成建设后,需要企业持续对网管、设备进行维护、更新及技术升级改造,对专业技术和系统安全有着很高的要求,需要拥有专业技术团队。因此进入热电联产行业需要雄厚的资金实力和融资能力。

(4)环保壁垒

热电联产企业以煤炭为主要燃料,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含硫、含硝的废气、粉尘等,生产企业必须具有符合国家环境保护标准的技术和设备,取得环保部门的批准,各类污染物排放指标必须符合环保监管要求。因此,为了使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排放指标达到国家环保监管要求,企业必须投入大量资金建设环保处理设施,不断提高环保工艺,这也成潜在竞争者的重要壁垒。

更多行业资料请参考普华有策咨询《2022-2028年热电联产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专项报告》,同时普华有策咨询还提供产业研究报告、产业链咨询、项目可行性报告、十四五规划、BP商业计划书、产业图谱、产业规划、蓝白皮书、IPO募投可研、IPO工作底稿咨询等服务。

目录

第1章 热电联产行业综述及数据来源说明

1.1 热电联产行业界定

1.1.1 热电联产行业的定义

1、热电联产概念界定

2、热电联产的优势

3、热电联产的建设条件

1.1.2 行业相似概念辨析

1.1.3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中行业归属

1.2 热电联产行业分类

1.3 本报告研究数据来源概述

第2章 中国热电联产行业宏观环境分析(PEST)

2.1 中国热电联产行业政策(Policy)环境分析

2.1.1 中国热电联产行业监管体系及机构介绍

1、中国热电联产行业主管部门

2、中国热电联产行业自律组织

2.1.2 中国热电联产行业标准体系建设现状

2.1.3 中国热电联产行业相关政策规划汇总及解读

2.1.4 行业重点政策规划解读

2.1.5 中国热电联产行业政策环境对行业发展的影响

2.2 中国热电联产行业经济(Economy)环境分析

2.2.1 中国宏观经济发展情况

2.2.2 宏观经济发展展望

2.2.3 中国热电联产行业发展与宏观经济相关性分析

2.3 中国热电联产行业社会(Society)环境分析

2.3.4 社会环境对热电联产行业的影响总结

2.4 中国热电联产行业技术(Technology)环境分析

2.4.1 中国热电联产行业专利申请分析

2.4.2 中国热电联产行业专利公开分析

2.4.3 中国热电联产行业热门申请人

2.4.4 中国热电联产行业热门技术分析

第3章 全球热电联产行业发展现状调研及市场趋势洞察

3.1 全球热电联产行业发展历程介绍

3.2 全球热电联产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3.2.1 全球热电联产行业供给状况分析

3.2.2 全球热电联产行业需求状况分析

3.3 全球热电联产行业市场规模体量

3.4 全球热电联产行业区域发展格局及重点区域市场研究

3.4.1 全球热电联产行业区域发展格局

3.4.2 重点区域一:美国热电联产行业市场分析

1、美国热电联产行业市场现状

2、美国热电联产行业供给情况

3、美国热电联产行业发展趋势

3.4.3 重点区域二:德国热电联产行业市场分析

1、德国热电联产行业市场现状

2、德国热电联产行业供给情况

3、德国热电联产行业发展趋势

3.5 全球热电联产行业市场竞争格局及重点企业案例研究

3.5.1 全球热电联产行业市场竞争格局

1、全球热电联产行业竞争梯队分析

2、全球热电联产行业代表性企业布局

3.5.2 全球热电联产行业企业兼并重组状况

3.5.3 全球热电联产行业重点企业案例

1、A公司

2、B公司

3.6 全球热电联产行业发展趋势预判及市场前景预测

3.6.1 新冠疫情对全球热电联产行业的影响分析

3.6.2 全球热电联产行业发展趋势预判

3.6.3 全球热电联产行业市场前景预测

第4章 中国热电联产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4.1 热电联产发展历程分析

4.2 中国热电联产行业企业市场类型及入场方式

4.2.1 中国热电联产行业市场主体类型(投资/经营/服务/中介主体)

4.2.2 中国热电联产行业企业入场方式(自建/并购/战略合作等)

4.3 中国热电联产行业市场主体分析

4.3.1 中国热电联产行业企业数量

4.3.2 中国热电联产行业注册企业经营状态

4.3.3 中国热电联产行业企业注册资本分布

4.3.4 中国热电联产行业注册企业省市分布

4.3.5 中国热电联产行业在业/存续企业类型分布

4.4 中国热电联产市场供给状况

4.4.1 热电联产行业供给能力分析

1、热电厂蒸汽供热能力

2、热电联产蒸汽供热总量

4.4.2 中国热电联产行业工程项目情况分析

1、热电联产项目分析

1)热电联产项目区域分布

2)主要热电联产项目情况

2、热电联产集中供热运营模式

4.5 中国热电联产市场需求状况

4.5.1 热电联产能源消费量分析

1、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能源消费总量

2、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消费结构

4.5.2 热电联产装机规模分析

1、热电联产装机规模

2、热电联产新增装机

4.6 中国热电联产行业市场规模体量

第5章 中国热电联产行业市场竞争状况分析

5.1 中国热电联产行业市场竞争布局状况

5.1.1 中国热电联产行业竞争者入场进程

5.1.2 中国热电联产行业竞争者省市分布热力图

5.1.3 中国热电联产行业竞争者战略布局状况

5.2 中国热电联产行业企业竞争格局

5.2.1 中国热电联产行业企业竞争集群分布

5.2.2 中国热电联产行业企业竞争格局分析

5.3 中国热电联产行业区域竞争格局

5.3.1 热电厂供热量区域竞争格局

5.3.2 热电厂供热能力区域竞争格局

5.4 中国热电联产行业波特五力模型分析

5.4.1 中国热电联产行业供应商的议价能力

5.4.2 中国热电联产行业消费者的议价能力

5.4.3 中国热电联产行业新进入者威胁

5.4.4 中国热电联产行业替代品威胁

5.4.5 中国热电联产行业现有企业竞争

第6章 中国热电联产行业链全景梳理及上游市场发展分析

6.1 中国热电联产行业产业结构属性(产业链)分析

6.1.1 中国热电联产行业产业链结构梳理

6.1.2 中国热电联产行业产业链生态图谱

6.2 中国热电联产行业产业价值属性(价值链)分析

6.2.1 中国热电联产行业成本结构分析

6.2.2 中国热电联产行业价格传导机制分析

6.2.3 中国热电联产行业价值链分析

6.3 工业锅炉市场分析

6.3.1 工业锅炉应用现状分析

1、工业锅炉供给分析

2、工业锅炉需求分析

3、热电联产锅炉应用分析

6.3.2 工业锅炉细分市场分析

1、煤粉锅炉

2、生物质锅炉

6.3.3 工业锅炉市场竞争分析

6.3.4 工业锅炉市场趋势分析

6.4 背压式汽轮机市场分析

6.4.1 背压式汽轮机应用现状分析

1、背压式汽轮机特点

2、背压式热电联产汽轮机启动运行特点

3、背压式汽轮机优势

6.4.2 背压式汽轮机市场竞争分析

6.4.3 背压式汽轮机发展趋势分析

6.5 余热溴冷机市场分析

6.5.1 余热溴冷机应用现状分析

6.5.2 余热溴冷机市场竞争分析

6.5.3 余热溴冷机发展前景分析

6.6 上游市场对热电联产行业发展影响总结

第7章 中国热电联产行业集中供热应用分析

7.1 热电联产集中供热总述

7.1.1 集中供热概况

1、集中供热分类

2、集中供热与集中供暖的区别

3、集中供热方式结构

7.1.2 热电联产集中供热概况

1、热电联产集中供热优劣势

2、热电联产集中供热区域结构

7.2 民用建筑热电联产集中供热应用分析

7.2.1 民用建筑集中供热基础设施建设

1、城镇建筑面积建设规模

2、城镇建筑供热面积规模

7.2.2 北方采暖地区热电联产集中供热应用分析

1、北方采暖地区概况

2、北方采暖地区集中热电厂供热分布

7.2.3 东北建筑热电联产集中供热情况

1、东北热电联产政策分析

2、东北热电厂供热设备容量

3、东北热电厂供热总量情况

4、东北热电联产集中供热项目情况

7.2.4 华北建筑热电联产集中供热情况

1、华北热电联产政策分析

2、华北热电厂供热设备容量

3、华北热电厂供热总量情况

4、华北民用建筑集中供热项目情况

7.2.5 西北建筑热电联产集中供热情况

1、西北热电联产政策分析

2、西北热电厂供热设备容量

3、西北热电厂供热总量情况

4、西北民用建筑集中供热项目情况

7.3 工业用户热电联产集中供热应用分析

7.3.1 工业用户热电联产集中供热现状

7.3.2 安徽工业用户热电联产集中供热应用分析

1、安徽热电联产政策分析

2、安徽热电厂供热设备容量

3、安徽热电厂供热总量情况

4、安徽工业用户热电联产集中供热项目情况

7.3.3 山东工业用户热电联产集中供热应用分析

1、山东热电联产集中供热政策分析

2、山东热电厂供热设备容量

3、山东热电厂供热总量情况

4、山东工业用户热电联产集中供热项目分析

第8章 中国热电联产行业下游领域建设分析(工业)

8.1 石油工业热电联产建设分析

8.1.1 石油工业热电需求分析

8.1.2 石油工业热电联产建设分析

8.1.3 石油工业热电联产发展趋势分析

8.1.4 石油工业热电联产发展前景分析

8.2 化学工业热电联产建设分析

8.2.1 化学工业热电需求分析

8.2.2 化学工业热电联产项目分析

8.2.3 化学工业热电联产发展趋势分析

8.2.4 化学工业热电联产发展前景分析

8.3 造纸和纸制品业热电联产建设分析

8.3.1 造纸和纸制品业热电需求分析

8.3.2 造纸工业热电联产建设分析

8.3.3 造纸工业热电联产发展趋势分析

8.3.4 造纸工业热电联产发展前景分析

8.4 有色冶金工业热电联产建设分析

8.4.1 有色冶金工业热电需求分析

8.4.2 有色冶金工业热电联产建设分析

8.4.3 有色冶金工业热电联产发展趋势分析

8.4.4 有色冶金工业热电联产发展前景分析

第9章 中国热电联产行业领先企业经营分析

9.1 中国热电联产代表性企业发展布局对比

9.2 热电联产工程领先企业经营分析

9.2.1 A公司

1、企业基本信息介绍

2、企业核心竞争力分析

3、企业热电联产业务布局及发展状况

4、企业经营情况及营收构成

9.2.2 B公司

1、企业基本信息介绍

2、企业核心竞争力分析

3、企业热电联产业务布局及发展状况

4、企业经营情况及营收构成

9.2.3 C公司

1、企业基本信息介绍

2、企业核心竞争力分析

3、企业热电联产业务布局及发展状况

4、企业经营情况及营收构成

9.2.4 D公司

1、企业基本信息介绍

2、企业核心竞争力分析

3、企业热电联产业务布局及发展状况

4、企业经营情况及营收构成

9.3 热电联产设备领先企业经营分析

9.3.1 A公司

1、企业基本信息介绍

2、企业核心竞争力分析

3、企业热电联产业务布局及发展状况

4、企业经营情况及营收构成

9.3.2 B公司

1、企业基本信息介绍

2、企业核心竞争力分析

3、企业热电联产业务布局及发展状况

4、企业经营情况及营收构成

9.3.3 C公司

1、企业基本信息介绍

2、企业核心竞争力分析

3、企业热电联产业务布局及发展状况

4、企业经营情况及营收构成

9.3.4 D公司

1、企业基本信息介绍

2、企业核心竞争力分析

3、企业热电联产业务布局及发展状况

4、企业经营情况及营收构成

第10章 中国热电联产行业投资风险与前景预测

10.1 中国热电联产行业发展潜力评估

10.1.1 行业发展促进因素分析

10.1.2 行业影响有利因素

10.1.3 行业影响不利因素

10.2 中国热电联产行业发展前景与趋势预判

10.2.1 中国热电联产行业发展前景预测

1、中国热电联产装机容量规模预测

2、中国热电联产行业市场规模预测

10.2.2 中国热电联产行业发展趋势

10.3 中国热电联产行业投资特性分析

10.3.1 热电联产行业投资壁垒

10.3.2 热电联产行业盈利模式

10.4 中国热电联产行业投资价值与机会分析

10.4.1 热电联产行业投资价值分析

10.4.2 热电联产行业投资机会分析

10.5 热电联产行业投资风险与建议

10.5.1 热电联产行业投资风险预警

10.5.2 研究结论及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