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简称“皖”,省会合肥。清朝康熙年间,安徽因江南省东西分置而建省,得名于“安庆府”与“徽州府”之首字。在地理位置上,安徽省东邻江苏、浙江,西连湖北、河南、南毗江西,北与山东接壤。作为中国史前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安徽省拥有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截至2018年底,安徽省下辖16个省辖市,7个县级市,54个县,44个市辖区。其中,就芜湖县来说,人口超30万,隶属于地级芜湖市,也即属于“市和县”同名的情况。在历史上,芜湖县这一建制始于西汉时期,距今已有2100多年的历史了。清朝时,芜湖与九江、无锡、长沙并称全国四大米市。


安徽省的54个县(安徽省一个县市县同名)(1)


首先,芜湖县隶属于安徽省芜湖市,也即属于市县同名的情况。在地理位置上,芜湖县位于安徽省东南部,长江下游南岸,北与芜湖市郊区及当涂县毗连,东以裘公河、东南以九连山脊与宣城县分界,西南隔漳河与南陵、繁昌两县为邻,西濒长江。介于东经118°17′—118°44′,北纬30°57′—31°24′之间,境域呈矩形,东西最宽处约40千米,南北长约51千米,总面积970平方千米。就芜湖县的历史来说,早在春秋时期,该地区属吴国的疆域。春秋末期到战国初期,越国消灭吴国,今安徽省芜湖县一带成为越国的疆域。战国中期之后,该地区成为楚国的疆域。


安徽省的54个县(安徽省一个县市县同名)(2)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建立秦朝。在郡县制下,秦朝设立会稽郡,后又析会稽设立鄣郡,今芜湖市芜湖县一带属之。西汉时,汉武帝元封二年(前109年)改鄣郡为丹阳郡,领17县,芜湖为其中之一,芜湖县名始于此。由此,就芜湖县这一建制,始于西汉时期,距今已有2100多年的历史了。东汉时期,芜湖县属丹阳郡。三国这一历史阶段,魏蜀吴三国鼎立,今芜湖县一带成为东吴的疆域。西晋,武帝太康二年(281年)分丹阳郡为二,设立宣城郡治宛陵,芜湖县仍属丹阳郡。南北朝时期,今芜湖县一带的建制和归属变化较大。隋文帝开皇九年(589年)平陈,撤丹阳、淮南二郡,设立蒋州,并襄垣、于湖、繁昌等县入当涂,县治迁驻姑熟今当涂县城,原芜湖县降为当涂属镇。


安徽省的54个县(安徽省一个县市县同名)(3)


唐朝这一历史阶段,芜湖一直为当涂县的一个镇。唐太宗贞观元年(627)属江南道宣州;唐玄宗开元廿一年(733年)属江南西道宣州。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年)属江南东道升州。上元二年(761年)属江南西道宣州。五代时,南唐李昪升元年间(937—943),恢复了芜湖县这一建制,属江宁府。北宋太祖开宝八年(975年)平江南,灭南唐,该地区成为北宋的疆域。公元977年,芜湖县属建康府路。南宋高宗绍兴初(1131年—1140年),芜湖县属江南东路。元时,元世祖至元十四年(1277年)升太平州为太平路,芜湖先属江浙行中书省太平路。


安徽省的54个县(安徽省一个县市县同名)(4)


最后,永乐十八年(1420年)改京师为南京,芜湖县属南直隶太平府。清朝康熙六年(1667年),芜湖县属安徽省太平府。清朝这一历史阶段,芜湖与九江、无锡、长沙并称全国四大米市。到了1914年,芜湖县属芜湖道。1928年,芜湖县直属于安徽省。1971年1月,原宣城县8社2镇划属芜湖县。3月,县治迁湾沚镇。1980年1月,芜湖县属芜湖市至今。截至2018年底,芜湖县总面积达667平方千米,总人口约为35万人,也即为安徽省人口较少的一个县。对于市县同名的芜湖县、芜湖市,你是怎么看的呢?欢迎留下你的观点,让我们一起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