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前的文章里我们写了金山的朱行老街,那今天我们再介绍一下距离朱行老街只有5公里左右的亭林老街。曾经的朱行镇和亭林镇各有一条老街;经过2005年的行政区划撤并,朱行镇、亭林镇、松隐镇合并组成了新亭林镇。而我们今天要说的亭林老街,过去便位于老亭林镇的中心。现在的亭林老街,是一条活在历史里的老街,也是一条告别中的老街。
老街历史
亭林镇有上千年的历史,早在唐代已形成市集;明清时因工商业与农副业的发展,一度繁荣成为粮棉集散地。民国时期,亭林已成为浦南重镇;与当时的奉贤南桥、金山张堰齐名。说亭林,不得不提一个历史人物——顾野王,因为亭林许多人文景观都是与顾野王有关。亭林给自己定的旅游宣传语也是“江东孔子,人文亭林”。
顾野王,今天的苏州吴江人氏,南朝梁陈间出生的望族,隋朝时期官至宰相。其在文、史、地、诗、书、画、乐方面均有涉猎,堪称百科全书式人物,因此被称为“江东孔子”。他一生中很长时间居住在亭林。因其宅旁有林,人称“顾亭林宅”;许久之后,人们称呼顾亭林时省去了“顾”字,单叫"亭林"。亭林之名,由此而来。因此,顾野王至今是亭林镇的一张重要名片,前年秋收时亭林镇还在亭西村制作了顾野王的巨幅稻田画。
老街大致区域
如今在地图上已经搜不到“亭林老街”这个地名。根据个人可能不完善的总结,亭林老街区域主要分布在市河两岸,即中山街、和平南路之间那条南北走向的小河。这条市河和亭林镇西首的南泖港在镇南交汇,大体上勾勒出亭林老街的区域。市河上以孟溪桥为核心地段,孟溪桥以东还有一条后市河,后市河沿岸的马路叫做和平东路。旧时孟溪桥处于商市要道枢纽中心,沟通连接复兴、和平、中山、新建等老街区。
市河与后市河组成了老街的T字型水系,原生态的水乡民居风貌是参观游玩的重点。亭林老街没有得到任何的旅游开发,也没有任何的商业气息。市河与市河之上的多座古桥成为大家追忆老街旧貌的去处,其中以宝云桥、兴隆桥两座被列入市级不可移动文物的古桥为代表。沿市河依然存有百十来米长的旧街和老宅,古朴而宁静。
亭林八景只剩一景
亭林曾有“亭林八景”,即读书堆、松雪碑、楞严塔、仙人洞、墨池、八角井、览翠楼、剔牙松。近半世纪以来,亭林拆掉了很多古建,亭林八景也只剩下了顾野王的读书堆,勉强还存续着。
读书堆因顾野王曾在此结茅筑舍读书而得名,现位于亭林镇寺平南路与大通路交汇处,被《上海园林志》称为上海有史记载的最早的园林,主峰于1968年取土填河时被削平,现存土山高10米。旁边有仿古建筑亭林书院,因为疫情目前还没有开放。往西则是设有顾野王铜像的顾公广场。
亭林老街的两大公园
距离读书堆不远的是亭林公园,亭林古文化遗址也在公园内,曾出土大量良渚文化时期的陶、石、玉、骨器等,证明四千多年前亭林就有先民居住。绿意葱茏的公园内点缀着少量古色古香的亭台廊池,整体环境清幽,是周边居民放松心情,锻炼休闲的好地方。
除了亭林公园,亭林镇还有一个重要的公园名为古松园,因园内有一株被誉为“江南第一松”的古罗汉松而得名。这棵罗汉松由元末文学家杨维祯植于元至正年间,至今已有650多年树龄,又名铁崖松、骨碑松。后地方政府因树建园,公园小巧玲珑;园内有一间仿古建筑松风草堂、一个四角亭和一段十几米的短长廊,闲来还有过来品茶聊天的老人。
多次成为影视剧的取景地
长期以来默默无闻的亭林老街,因为韩寒的两部电影《后会无期》与《乘风破浪》在此取景,而稍微有了一些关注度。亭林镇是韩寒的家乡,因此韩寒在拍摄电影时特地将此作为电影取景地之一。一方面是故乡情结使然,另一方面亭林镇保持的上世纪80、90年代风貌,十分符合电影中的故事背景。此外,今年热播的由钟汉良李小冉主演的电视剧《往后余生》,两人的故乡戏份也是在亭林老街的和平南路取景的。
比起一些成熟的景区,朴实无华的亭林老街更容易让人亲近;它的风景或许不是最美的,但却唤起了许多人的乡愁。这里有着江南水乡应有的特征,却没有让人出戏的商业氛围,因此才会被众多剧组所青睐。亭林老街虽然偏远,但是可以与不远处的朱行老街一起游玩,是一条十分有怀旧质感的人文路线。
交通:公交虹桥枢纽7路/南金线/松卫专线/塘卫线/朱卫专线等 亭林西街站下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