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望卢卡 编辑/王雅莉 设计/茶茶

“有传统武侠内味儿了。”在《暮白首》《侠探简不知》《少年游之一寸相思》这三部豆瓣评分7.0以上的国剧评论区里,观众们雀跃于新式武侠剧里难得的侠味与江湖感。

言情奇幻剧(要甜宠也要江湖)(1)

近些年有关“武侠式微、江湖不再”的声音甚嚣尘上。无论是大荧幕还是小荧屏,武侠题材的失落都有目共睹。在《侠探简不知》的编剧胖三井看来,“曾经的江湖不在了,是因为那批高手不在了。”

与此同时则是新式武侠剧的流行,随着玄幻、仙侠等品类的逐渐缩窄,武侠——作为古装剧的安全区,似乎正在迎来一个起复时分。Q2齐刷刷上线的四部武侠剧有两部豆瓣评分都上了8。而这四部武侠剧并非翻拍自以金古梁温为代表的传统武侠IP,而是来自更为年轻的新式武侠故事,各类元素混搭也是常态。

例如以甜宠为核心的《月上重火》讲述了上官透与重雪芝一波三折的爱情故事,《侠探简不知》则是类似于古龙风格的探案推理,以四个单元案件串联起谁是简不知杀父仇人的主线;《暮白首》则是传统武侠式的夺宝故事,叙事方式为快节奏与重重反转;《少年游之一寸相思》改编自大陆武侠IP,以寻找山河图为主线呈现江湖儿女爱恨情仇图景。

言情奇幻剧(要甜宠也要江湖)(2)

只是不同于经典武侠剧的国民度与现象级,新式武侠剧的进化方向是垂直细分,武侠 的特征尤为明显,也就造成了圈层化的现象。就此,娱乐资本论采访到了新式武侠剧的制片人与编剧。在他们看来,武侠情结根植在国人的骨髓里,有关江湖的一切依然在华语圈受众的接纳范围内,这也意味着武侠剧背后广阔的大众市场。相较于传统武侠的宏大叙事,新式武侠是在武侠世界观里,通过爱情、悬疑推理、探险寻宝故事的结合,完成武侠剧年轻化的进化。

政策风险小,武侠剧成古装避风港

事实上古装剧的刚需市场上,武侠剧也因“政策风险较小的安全选项”受到制作方的青睐。在古装剧审查越发严格的情况下,既有传统文化情结加持又容易落地的武侠剧无疑是更为安全的选择。“武侠作为古装剧的重要分支,相较于之前的宅斗、修仙、权谋、历史类型,在政策风险上会更安全。”编剧胖三井表示。

此前限古令时期,不少古装权谋剧都遭遇了一波三折。汤唯主演的《大明风华》先是改掉了《大明王妃孙若薇传》的原名,还从权谋故事线转向于家庭群像;章子怡加盟的大IP剧《帝王业》为了去除权谋色彩,改名为《江山故人》,目前播出时期依然遥遥无期;而由何润东与何泓姗主演的清宫剧《岁岁青莲》改编自IP小说《熹妃传》,由于故事线涉及到宫斗,依然无法确定定档时间。

言情奇幻剧(要甜宠也要江湖)(3)

同时,新式武侠剧在创作思路上较之经典武侠剧有显著不同:家国情怀与恩怨情仇的严肃感被冲淡,甜宠爱情、推理悬疑、探险寻宝这些轻巧的故事被融合进武侠世界里。明显的案例就是主打甜宠的古装爱情剧《月上重火》,据总制片人苗萌透露,《月上重火》的原著IP内容为传统的虐恋情深,于是在影视开发中剧集的内容调性确定为武侠爱情故事。

“只有小情小爱是不够的,武林世界观的加入能让人物情感传达到实处,同时也会有更多重的表达与探讨。”换而言之,《月上重火》之所以选择武侠 是因为武侠世界逻辑清晰完整且更能落在实地,而《月上重火》的核心故事是生长在这个环境中的甜宠爱情。

言情奇幻剧(要甜宠也要江湖)(4)

这样的创作思路在《侠探简不知》的创作过程中也同样成立。《侠探简不知》的编剧胖三井透露,他们的初衷是想“写一个推理故事,但现代刑侦技术杀死了犯罪,而民国背景里有比推理更重要的故事,挑来挑去最终选择了武侠背景。”

武侠背景的添加有助于内容创作上的新意,与市面上同元素的作品做出区分。例如核心为甜宠的《月上重火》加上武侠世界观之后,从爱情到侠义都有探讨,能与其他市面其他古装甜宠剧做出区分;《侠探简不知》用古龙风格的台词与人设掩盖了在推理故事上的瑕疵,风格化更为明显。

另一方面,武侠世界的“真实”更适合不同故事类型的融合混搭。相较于穿越、玄幻、仙侠,“武侠世界观更完整,叙事也更容易一点。”编剧胖三井介绍道,“武侠世界在观众心目中有个约定俗成的默契,就是比较真实。之前金古作品将武侠的游戏规则深深印到观众的脑子里,形成了一个固定的世界观。对于创作者来说,不需要前期对世界观介绍太多,直接在原有的游戏规则下讲故事就可以。”

传统武侠式微,新女性主义武侠崛起

众多制作公司急于开辟新式武侠剧,也与近年来传统武侠剧的式微息息相关。自港台武侠没落之后,武侠剧数量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下降。

据娱乐资本论不完全统计,在储存的武侠剧目里,除开数赵丽颖、王一博主演的IP大剧《有翡》,其余的武侠剧多以翻拍为主。其中待播的有《新龙门客栈》《新六指琴魔》《萍踪侠影》等;还处于制作中的剧集有《天龙八部》《新碧血剑》《新七剑下天山》《多情剑客无情剑》《雪山飞狐》《鹿鼎记》《楚留香新传》《陆小凤传奇》等。

言情奇幻剧(要甜宠也要江湖)(5)

传统武侠剧依靠翻拍便能占到电视剧营业收入半壁江山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在《金庸剧影视公司坐庄史:从成就慈文、推高华谊到成光线鸡肋》一文中,娱乐资本论曾经提到慈文就是依靠金庸经典剧起家,而华谊依靠经典武侠剧实现电视剧业务的迅速发展,在2009年电视剧营收占比从2006年的19.4%上升到55.2%。尤其是金庸剧表现突出,光是张纪中在2008年翻拍的《鹿鼎记》就累计取得了4403万元的销售收入。

自2014年后传统武侠翻拍剧就进入到了一种安全牌的状态。据业内人士透露,虽然这些年的传统武侠翻拍剧声量与国民度一般,但在会员拉新与造星层面都有不错的效应。曾经监制过2017版《射雕英雄传》的导演郭靖宇曾在接受澎湃新闻专访时透露,《射雕英雄传》是爱奇艺2017上半年唯一一部对会员拉动最大的网播剧,而这版《射雕英雄传》总营收高达3.39亿,利润是一部传奇剧的一倍或两倍。

言情奇幻剧(要甜宠也要江湖)(6)

同样,2019版《倚天屠龙记》也在腾讯站内起到了良好的拉新效果,据业内人士透露,其在拓展男性会员上表现上佳。“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尽管没落,但经典武侠的翻拍依然有着一批稳定的受众,因而成为视频平台扩充片库类型、拉新的安全选项。

与此同时女性向武侠剧的崛起也十分明显,整体分为两类:一类为大IP的武侠 情感,典型案例是2019年秦俊杰和袁冰妍主演的《听雪楼》、今年由罗云熙与陈钰琪主演的《月上重火》以及赵丽颖与王一博主演的待播剧《有翡》。这些剧集的共同点在于,投资上都是大制作,受众盘也基本稳固,因此在投资回报上也较为稳健。以《听雪楼》为例,其销售收入为2.64亿元,位列欢瑞世纪2018年收入第一。

另一类则是诸如《恋恋江湖》《天雷一部之春花秋月》这类小成本制作的武侠情感剧,不过武侠 情感这样的模式也被不少观众吐槽为披着武侠的皮,实质仍是言情剧,武侠在此类剧集里多为背景元素出现。

言情奇幻剧(要甜宠也要江湖)(7)

而轻喜剧悬疑武侠作品则是武侠 的一次品类突破。以《侠探简不知》为例,其单元案件模式加轻喜剧风格类似早年的《怪侠一枝梅》,是近年较为少见的武侠探案剧。这类作品尽管体量较小,但是也有着稳定的市场受众,易打造口碑,也为小成本古装剧指明了一条制作方向。

目前,《侠探简不知》已预定第二季,对于新型制作公司而言,这样的武侠 类型化作品或许能成为敲门砖。

华人武侠情结里,新式武侠剧的扬弃

尽管类型丰富不少,江湖中的故事内核也有所改变,但对于武侠味的讨论却一直也没有停止过。

新式武侠剧的进化方向在于——武侠世界可以讲述的故事越来越多,同时也引发了另一重问题:如何不让武侠世界沦为故事的背景板,武侠味的继承在哪里?

制片人苗萌表示,“无论金庸古龙传统的武侠剧,还是现在的新式武侠剧,归根究底阐述的还是人物和情感。情与侠这两者是紧密缠绕的,比如《射雕英雄传》有武侠的世界观,也有郭靖和黄蓉的爱情,武侠剧也可以去探讨主人公的爱情如何裹挟在江湖武林纷争里。”

在苗萌看来,武侠与爱情并不冲突。武侠剧提供多线综合的表达,从儿女情长到侠义善恶,都是传统武侠剧与新式武侠剧基于同一核心的探讨与表现。由此新式武侠剧对于武侠味的继承更多落在了人物与情感上。

相较于仙侠玄幻打怪升级式的爽感套路,武侠的吸引力在于超脱个人的追求,快意恩仇、江湖儿女的洒脱是现代都市人缺少且向往的。依靠打戏、美术、服装、道具烘托出武侠世界的氛围只是第一步,人设与武侠世界的融合才是更为关键的一步。

一批时代诞生一批观众,新式武侠剧的年轻观众们在人设与故事上有着明显的偏好。例如《暮白首》虽然故事主线是传统江湖模板,江湖各个门派围绕着宝物赤华珠展开了一系列阴谋与爱恨;但“全员皆黑莲花”的人物设定与多反转的叙事节奏是年轻化剧集的常用套路。

言情奇幻剧(要甜宠也要江湖)(8)

“女主容婳要在与世无争的基础上实现成长,她得有符合现代独立女性精神的性格;男主林静双面性强,有前期的放荡不羁也有后期的被迫黑化,这种人物的多面性是年轻观众所热衷的。”《暮白首》制片人尹香今介绍道。

江湖恩怨情仇里关于侠与义的探讨,也不再是金古时代的宏大。在制片人尹香今看来,“新武侠剧要能触动到观众,也就是剧集里主要角色的选择与价值观必须是当代的。新武侠的侠义精神是年轻化的,它以新的故事做载体,与传统武侠精神是有区分的。”

这种年轻化的侠义精神在不同的新式武侠剧里呈现出不同的主题,《月上重火》是“和解与救赎”,《暮白首》是“放下”,《侠探简不知》与《少年游之一寸相思》则是在轻喜剧风格里塑造不同以往的江湖儿女形象。武侠味的继承并不拘泥固化思维的“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相反,武侠味的继承是年轻一代的肆意与潇洒。只要在人物与故事上做到这点,武侠味自然也就保留了下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