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i能查出是什么(这些检查注意事项一定要知道)(1)

MRI检查事故频发,为什么?该怎么预防?

事件回顾

mri能查出是什么(这些检查注意事项一定要知道)(2)

近年来,国内外核磁共振(MRI)事故频发。2016年7月,上海某医院磁共振室内发生“惊人一幕”,一台轮椅“亲吻”上了磁共振设备。据了解,事发时患者已完成检查,患者家属因着急将其从检查室内接出,而把轮椅推进了检查室。由于磁共振当时处于待机状态,仍具磁性,因此金属制轮椅被迅速吸到机器上。所幸患者并未受伤。

mri能查出是什么(这些检查注意事项一定要知道)(3)

图源:央视中文国际视频截图

2018年1月,印度一名男子陪同家人到医院做磁共振检查,当时他手里带着一个打开的氧气瓶。他本应该在外等待,但磁共振室的工作人员要求他进去搬动患者,还说氧气瓶没有关系。结果,他一走进房间,就被强大的磁力吸入仪器内。由于氧气瓶开着,吸入过多纯氧,引起气胸,抢救无效死亡。

mri能查出是什么(这些检查注意事项一定要知道)(4)

图源:新京报动新闻视频截图

2021年10月,韩国一位60岁的患者在做核磁共振时,两米外的一个氧气瓶突然飞起,吸入孔内,患者被砸身亡。韩国医疗相关人士指出,此次事故是由于医院相关人员没有遵守核磁共振室不能放置金属制品的基本安全规定。

mri能查出是什么(这些检查注意事项一定要知道)(5)

图源:大象新闻视频截图

由此可以看出,MRI事故一旦发生,对周边的人甚至设备本身都有伤害!因此,作为一名护士一定要牢记以下核磁共振检查的相关知识和护理要点,预防事故发生。

知识链接

MRI又称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它的原理是将人体置于特殊的磁场中,用无线电射频脉冲激发人体内氢原子核,引起氢原子核共振,并吸收能量。在停止射频脉冲后,氢原子核按特定频率发出射电信号,并将吸收的能量释放出来,被体外的接收器收录,经电子计算机处理获得图像。

磁共振设备就是一个具有强大磁场的磁铁,它是由一些线圈通电而产生的强大磁场,对金属有很强的吸引力。为了能够提供稳定的场强,即使停止扫描,这个磁场也一直存在,金属靠近时就会被吸住。

根据《磁共振成像安全管理中国专家共识》,通常情况下,检查者及陪检人员进入MRI检查室前需要去除下列物品:磁性金属物品如手机、磁卡、钥匙、手表、硬币、发卡、打火机、假牙、剪刀、别针、电子产品、存折、项链、耳环、戒指等。

轮椅、平车、担架、监护仪、输液泵、氧气筒等仪器设备禁止入内。因为它们可能会被损坏,并对磁共振设备造成破坏,或导致人身伤亡。

因此,无论是工作还是非工作状态,严禁医护人员、患者及陪同人员将含铁磁性的物品及电子产品带入磁体检查间。

mri能查出是什么(这些检查注意事项一定要知道)(6)

磁共振检查注意要点

1.检查前

在准备间,护士指导并协助患者摘除所有饰品、假牙、电子耳蜗等,明确告知患者检查过程中有强大的磁场,会吸附所有的金属物质。如不取下,极易导致人身伤害或损害设备;

责任护士提前告知女性患者及陪检者不要化妆,如使用指甲油、防晒霜、隔离霜、护发素等,因为化妆品中可能含有金属物质,金属会与磁场发生反应,影响检查结果;

责任护士应查看患者是否有纹身,如患者有纹身,应提前告知影像科医护人员,因为纹身使用的颜料会在无线电波的作用下发热,可能造成皮肤刺痛感甚至灼伤;

患者如果行动不便,一定不可将轮椅、拐杖等直接带入检查室。要服从现场医护人员安排,使用专用的非铁磁性辅助工具。

mri能查出是什么(这些检查注意事项一定要知道)(7)

图源:央视新闻视频截图

2.检查中

叮嘱患者严格服从现场医生、护士的安排,陪检者不可在检查间随意走动。

扫描过程中,需要患者保持一定的体位、平静呼吸,否则会造成伪影而影响诊断,应嘱咐患者切勿移动,并按要求配合检查。如眼球扫描时患者除头部不能移动外,一定要闭眼,保持眼球固定。鼻咽部扫描时要求患者平静呼吸、不做吞咽动作等。

3.检查后

MRI检查结束后,护士对危重患者搬动时小心细致,防止病情加重。叮嘱患者或家属带好贵重物品,并妥善保管好MRI片及诊断报告单。

特殊患者磁共振检查注意要点

有颅内动脉瘤夹患者。动脉瘤夹由不同磁敏感性的多种物质构成,形状各异,其中的铁磁物质含量达到多少会导致MRI检查时发生危险,目前尚无定论。

强铁磁性材料的动脉瘤夹禁止用于MRI检查;非铁磁性或弱铁磁性材料的动脉瘤夹可用于1.5T(含)以下的MRI检查。

对于有动脉瘤夹但属性不明的患者,应对其风险-获益比进行谨慎评估,告知受检者所有潜在风险,并由患者和(或)监护人签署知情同意书。

有心脏植入式电子设备患者。心脏植入式电子设备包括心脏起搏器、埋藏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植入式心血管监测仪(CM)和植入式循环记录仪(ILR)等,种类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复杂。目前临床上应用的绝大多数心脏植入式电子设备都不能与MRI兼容。

有人工耳蜗患者。人工耳蜗是一种电子装置。MRI扫描可能会使人工耳蜗磁极发生翻转,需要通过有创手术方法进行复位,建议充分评估MRI检查的风险-获益比后再行扫描。

人工耳蜗在MRI扫描中虽有产热的风险,但在1.5T(含)以下的磁场环境中还是比较安全的。同时对植有人工耳蜗的患者行MRI检查时应注意缓慢移床。

有骨科植入物患者。骨科植入物(如钢板、钢针、螺钉以及各种人工关节等)大多呈非铁磁性或少量弱磁性,由于在术中已被牢固地固定在骨骼、韧带或肌腱上,通常不会移动。但植入物可能会引入图像伪影,影响对周围组织的观察。另外,也有发生热灼伤的风险。

有输液泵和留置导管的患者。输液泵通常植入于胸部皮下,由穿刺座和静脉导管系统组成,材料主要有合金、硅橡胶和塑料等,呈非铁磁性和弱磁性,因此进行MRI检查是安全的。但带有胰岛素泵的患者在进入MRI检查室时应移除胰岛素泵,因为强磁场可能会破坏胰岛素泵功能。

有冠脉与外周血管支架的患者。几乎所有市面上的冠状动脉支架产品在MRI时都是安全的,可在3.0T(含)以下的MRI设备上进行检查。2007年前的外周动脉支架可能存在弱磁性,但通常认为在手术6周后也可以行MRI检查。

有人工心脏瓣膜和瓣膜成形环的患者。市面上几乎所有的人工心脏瓣膜和瓣膜成形环进行MRI检查都是安全的,手术后任意时间都可在3.0T(含)以下的MR扫描仪中进行检查。但由于不同厂家产品的差异性,还是应在MRI检查前对材料进行确认。

有眼内植入物的患者。磁性眼内植入物,有可能在强磁场中发生移位,这类患者不宜进行MRI检查。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质量管理与安全管理学组,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磁共振成像学组. 磁共振成像安全管理中国专家共识[J]. 中华放射学杂志,2017,51(10):725-731.

本文最终解释权归作者所有

封面图由璧山区人民医院胡悦建提供,图文无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