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高温热电偶测温(40度高温下还在生产)(1)

烈日当空,热浪滚滚。7月24日,绍兴市柯桥区的气温超过40摄氏度。而在柯桥的浙江省最大的热电联产企业——浙能绍兴滨海热电公司的日供热量达到14900吨,为40家热用户提供了热源保障。在近期持续39摄氏度及以上的高温天气下,该公司600多名职工和1300多名建设者不畏酷暑,一边确保已有4台投产机组发电供热的稳定可靠、一边加快供热管网和扩建工程的施工,为绍兴滨海新城纺织印染业集聚地的发展、打造地方时尚蓝印小镇提供热源保障。

生产一线:一派火热

绍兴高温热电偶测温(40度高温下还在生产)(2)

“今年上半年,我们已完成供热量300多万吨,工业总产值完成8.63亿元,为全面完成全年的生产任务目标奠定了基础”,浙能滨海热电公司总经理傅小森对记者说。

而要完成全年度的工作目标,更是离不开一线工人时下的挥汗如雨。在浙能滨海热电公司的主厂房、输煤皮带等生产区域,是他们一个个忙碌的身影,一件件湿透的衣服,一颗颗掉在地上的汗珠……

7月24日,在浙能滨海热电公司1号机组21米层的锅炉观火孔处,运行三值的锅炉巡检员谢炜正在认真地查看炉膛内火焰燃烧及煤炭结焦情况。他手中的检测仪器显示,膛内温度高达400多摄氏度,锅炉炉膛壁温为55摄氏度,豆大的汗珠在谢炜的脸上流淌。他向记者介绍说,他每天的巡检线路是沿着锅炉房从0米到60多米的层楼进行查看,用时在1个多小时,每天须巡视3次以上。当被问到这么大汗淋漓是否觉得辛苦时,他笑笑说这点汗不算什么,机组的安全运行和热用户的安全用汽是最好的安慰。

工程现场:争分夺秒

绍兴高温热电偶测温(40度高温下还在生产)(3)

7月24日上午9点45分,在骄阳的炙烤下,浙能滨海热电公司北九路两边排得长长的钢管更是热得烫手。正在现场电焊作业的职工穿着长袖衣服、戴着电焊手套、罩着电焊面罩专心地焊接管道,汗水透过层层包裹的衣服中渗透、流淌出来。这是6、7号供热管线施工现场,这两条管线全长均为20余公里,管线计划在9月份实现首家企业供汽。

“为了如期完成管线的施工目标,我们要克服天气炎热等困难加紧施工,保证工程目标的如期实现。”焊工袁海龙的汗水顺着他的脸膛直往下滴。“现在是印染企业的生产淡季,但再过两个月就会迎来他们的生产高峰期,那时就会急需大量的供热,所以在这两个月内,我们必须完成管线的铺设任务”,袁海龙擦了擦眼角的汗水说。

后勤保障:安全可靠

绍兴高温热电偶测温(40度高温下还在生产)(4)

高温席卷,热浪袭击,职工们要吃得好才能工作得好,这是摆在浙能滨海热电公司食堂班的一大任务。为了让大家有好的胃口,食堂班动足了脑筋。大热天里,本来就高温的厨房里更是火上浇油,炊事员小张脸上的汗淌成了“河流”。“这高温天就应该让职工多吃一些清淡易消化的饭菜,烹饪尽量用蒸煮的方式,以达到清凉解火的效果”小张顾不得自己脸上的汗,一边烧还一边介绍着。

在食堂后厨的备餐台上,记者看见有18个红色快餐盒在餐台上摆放得整整齐齐,经询问方知是准备送往码头现场的。浙能滨海热电公司主管食堂的行政事务部主任助理赵旭波介绍说,这样的送餐每天都有100多份。他还向记者详细介绍为了让职工在酷暑天里吃得好吃得安全,食堂班采取了三项新措施:严把进货渠道确保食品卫生、增加新鲜蔬菜和菜式菜品、每天向一线职工免费赠送自制的清凉饮品等。

中午12点,职工们陆续来到食堂里就餐。只见大容量的空调把气温降低了许多,给人们带来了阵阵凉意。职工徐海东打着饭菜对记者说:“虽然工作环境比较艰苦,可是一走进这里,有丝丝的凉风,有可口的饭菜,就像回家了一般,干工作也有劲头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