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武汉中华老字号汤包(近百年老字号汤包)(1)

老四季美是每个武汉孩子的童年见证,在武汉的餐饮变迁史里是不可或缺的一页。

一位网友“毛公子”的评论,分享给大家,聊一聊这味汤包的往事: 99年我大一,追一个同系的女同学三个月不得。用尽各种办法,步行五公里买她喜欢吃的饼干然后去车站等她四小时送给她,平安夜旷考去买一盒子外国硬币等她考完出来送给她作为圣诞礼物。 眼瞅世纪末还单身,12月31号我拿出杀手锏带她去四季美吃汤包28,宝城路逛夜市送了件衣服给她30,去江滩看千禧年烟花,然后坐麻木去参加我初中同学聚会,终于在新世纪第一天确认了关系。

寻找武汉中华老字号汤包(近百年老字号汤包)(2)

01汤包

据记载,四季美汤包,创始于1922年,是武汉人吃汤包的首选。经徐大宽、钟生楚、徐家莹等几代大师的传承,这味汤包已经名满江城。

四季美,将发源于淮扬的汤包品种移植到武汉,并做了本土化改良,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汉派汤包,具有皮薄、馅嫩、汤鲜、味美的特点。

2010年,原江汉路四季美老店拆迁,曾给与四季美重创。几年后,在多方支持下,顽强的四季美得以复兴。

寻找武汉中华老字号汤包(近百年老字号汤包)(3)

汤包方面,西红柿、虾仁、鲜肉、香菇,四喜汤包,寓意四季美好、喜上眉梢。还有三鲜豆皮,烧麦、热干面,玲珑馄饨、牛肉面。等到秋日,还可以吃到江城独一味的蟹黄汤包。

除了招牌汤包,他家还有老武汉的热干面、油香还有豆皮,这些年随着大家饮食习惯的融合做了改良,可古早的味道才是此中风骨。

寻找武汉中华老字号汤包(近百年老字号汤包)(4)

寻找武汉中华老字号汤包(近百年老字号汤包)(5)

02疫情

疫情中,百年老字号四季美逆势而上!竭尽所能参与抗疫斗争,共计给十四家医院捐赠价值超过一百五十万的餐点。其中,3月13日,四季美汤包众多师傅与小桃园煨汤技艺传承人喻大师一道,为上海、陕西援汉医疗队的可敬亲人做了一顿汤包,尽显湖北风华。

疫情过后,餐饮业纷纷闭店歇业,享誉市民之赞的四季美却逆势而上,在百步亭小区的中心位置开店,热卖汤包烧卖水饺锅贴蒸饺……

小区地广人多,过早,快餐,宵夜是刚需,老字号的对应人群恰恰都在这里。除了包、饺类,还应增添粉面,满足食客之需。

可以说,百年老字号汤包,又换了新颜。

寻找武汉中华老字号汤包(近百年老字号汤包)(6)

03油香

如今,油香在武汉市面很少见,我吃到的只有小东门凤凰山那的老油香还有宝善堂的油香,之前小秋水饺有家油香,后来被小秋赶走了,再也寻不见了。

今天着重说一说,四季美汤包的定制版油香,可以寻见当年的老味道。

油香,这味留存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让不少武汉人心心念念的美味。其实,油香在北地也叫做油炸糕,在武汉近些年却是罕见了,以老红糖做馅,鼓着肚子,腹部中空,皮子要不厚不薄,刚好兜住里头的糖水。咬一口,是滚烫的,糖稀可以流沙,哈一哈气,甜香。

像凤凰山社区朱大姐的,就是皮子太厚了,咬一口啥都没看到。问她,无非是成本问题,费工夫。

油香,其实并不难,说的难听些,大家不愿意多花钱,怎么可能吃到味道更好的美食?你拿四元钱吃热干面,还挑剔各种口味、环境与服务?热干面难吃,是顾客不愿意多花钱,摊主呢只好想尽办法压低成本与服务。世上没有只给一方利好的交易啊!

继续说油香,四季美的好处,就是用白砂糖芝麻,以及手工桂花柚子蜜,做馅料,在武汉还是独一味。桂花与柚子的浓香,要人吃到了秋天的味道,这对害怕高糖的人士来说是福音啦!现代人,糖吃多了,腻啊!你说呢?

(舒怀)

更多武汉美食分享请加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