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年壬戌月戊子日(即公元2018年10月23日)。且说十三朝古都长安,城南有一处最是风流雅致之地紫薇花园,原系唐大通坊--郭子仪园林舊址,如今园林犹在,草木葱茏,那时人物却“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无处可寻。可喜者此处现又有一处最是诗书蕴藉之处—秀秀书院,足供诸位雅士悠游于红尘之外,寻幽探古,“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古琴养五脏六腑(长安雅士古琴养生课)(1)

辰时。诗词歌赋研习时分。

如今且说先生,例必的打坐功法既毕,遂开口又以合拍行吟,诵诗调气为习。今日选读:

越人歌

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

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

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

心几烦而不绝兮得知王子。

山有木兮木有枝,

心悦君兮君不知。

朱熹《楚辞集注》:《越人歌》者,楚王之弟鄂君泛舟于新波之中,榜橙越人拥棹而歌此词。其义鄙亵不足言,特以其自越而楚,不学而得其馀韵,且于周太师六诗之所谓兴者,亦有契焉。知声诗之体,古今共贯,胡、越一家,有非人之所能为者,是以不得以其远且贱而遗之也。

朱夫子之外,我们更倾向于理解这“是一首优美的民间恋歌”。尤其“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两句,用字平易而意蕴深长,余韵袅袅。

古琴养五脏六腑(长安雅士古琴养生课)(2)

先生近日,仍颇以研习“流行曲”为乐的。拿今儿来说,先生到得最早,待陆陆续续大家进门的时候儿,他已经《归去来兮辞》弹过十遍了。《越人歌》、《女儿情》、《枉凝眉》也少不得各各弹了一回。荣荣、楠楠她们那会子进来,适逢先生正弹唱《枉凝眉》,洛洛站立一旁伴唱,真是画面可感,音色撩人,一种说不出的缠绵悱恻。荣荣一面低低惊呼:“太好听了!”一面拉了她新带来的同学极自觉地屏息,更衣,然后便同了楠楠一起站了洛洛下首,眼看了歌词亦缓缓吐字唱出—这一种情调太能叫人融入,不能自已罢?

古琴养五脏六腑(长安雅士古琴养生课)(3)

巳时。修习瘦金书正当其时。

却说一向沉迷于写字的平姐姐,无人催促时,多半会躲在暖光满布的小书斋里自得其乐,才她还坐在那里的,这会子怎么起来了?过来饮水的空子,她向着西西老师笑道:“写到一半儿,字帖怎么没了,我找找去……”原来这样,不然她还不起来呢。怪道她刚在先生书案那里徘徊老半天,还想着她是在研究那些墨呢—足足有二十锭的样子,排列开来倒着实壮观的。先生就写,他也写不了这么多墨罢?

古琴养五脏六腑(长安雅士古琴养生课)(4)

说起先生写字儿,昨儿倒真叫他出了风头了。里面合香的时候儿,因要将各色香材一一列出品鉴欣赏,原先于花草笺上已已安置好了的,忽然想起该叫先生写几个字方能区别开来,于是出动晶晶她们“三员大将”,“预备搀了先生进去(燕燕语)”,先生应了愿为写之,可是要在外面,晶晶她们由不得先生“忸怩”,索性捧了笔墨纸砚一齐进去,一窝蜂地将先生簇拥进去了。先生于是铺纸磨墨,“台湾”、“降真香”、“藿香”、“白檀”……“海南”、“寮国红土”,一时写就。无话。

古琴养五脏六腑(长安雅士古琴养生课)(5)

午时至申时。茶道、古琴、香道等艺术课程各各进行。

古琴养五脏六腑(长安雅士古琴养生课)(6)

晴晴美人儿花枝招展地飘了进来。先生笑道:“董卿来了。”果然地,晴晴今儿发型,气质,连那个艳丽的丝巾也极似董卿的风格,先生眼光真是没说的。晴晴一面笑着,一面摇摇地向西西老师靠过来,“有好茶喝哦。”

燕燕、玲玲、筛筛、秀秀老师本来皆在小茶室里,闻得这美人儿带得了好茶来,便都凑趣儿要喝一盏,燕燕美人儿便涤盏备器预备泡茶,一时大家吃茶清谈。不赘。

古琴养五脏六腑(长安雅士古琴养生课)(7)

古琴养五脏六腑(长安雅士古琴养生课)(8)

吃了半日的茶,早起备好的香材亦堪堪至可以“揉搓”的程度了。上好的沉香粉、榆皮粉……….总之是据古人传下来的方子,大家合香。先前秀秀老师少不得先引诸位一起品鉴各地各色各样香材不在话下。

古琴养五脏六腑(长安雅士古琴养生课)(9)

开始的时候儿,大家公推玲玲打头儿“和香”,如同和面。玲玲一面挽袖子一面笑道:“你们真会选,这个就得陕西女子来。”一时软硬妥当,大家揉搓塔香而成,期间各种拍照,谈笑,诸如“平姐姐,我看到你的三下巴”了之类妙语迭出亦是题中应有之义。

合香毕继续习琴。仍是先生引了诸位行吟、弹奏,从练习一至练习三十三,再到《酒狂》。杜秀才先前儿一直合得60的拍子弹的,今儿再合30的,不料想亦合得极好的,他真是天分高明的人呢!

行吟一回,先生又带荣荣、楠楠等打一回太极,合了拍子,洛洛、玲玲她们则弹琴为伴。一种和乐融洽不在话下。

古琴养五脏六腑(长安雅士古琴养生课)(10)

本篇辩经会题为《黄帝内经 灵枢 卫气第五十二》,参与者:长安雅士薛佩生、雅女秀秀、雅女西西、雅女平平、长安荣荣、楠楠、商洛洛洛、雅士生活爱好者一位等。

古琴养五脏六腑(长安雅士古琴养生课)(11)

古琴养五脏六腑(长安雅士古琴养生课)(12)

原文:

黄帝曰:五脏者,所以藏精神魂魄者也;六腑者,所以受水谷而行化物者也。其气内干五脏,而外络肢节。其浮气之不循经者,为卫气;其精气之行于经者,为营气。阴阳相随,外内相贯,如环之无端。亭亭淳淳乎,孰能窃之。然其分别阴阳,皆有标本虚实所离之处。能别阴阳十二经者,知病之所生;候虚实之所在者,能得病之高下;知六腑之气街者,能知解结契绍于门户;能知虚石之坚软者,知补泻之所在;能知六经标本者,可以无惑于天下。

岐伯曰:博哉!圣帝之论。臣请尽意悉言之。足太阳之本,在限以上五寸中,标在两络命门。命门者,目也。足少阳之本,在窍阴之间,标在窗笼之前。窗笼者,耳也。足少阴之本,在内踝下上三寸中,标在背输与舌下两脉也。足厥阴之本,在行间上五寸所,标在背腧也。足阳明之本,在厉兑,标在人迎,颊挟颃颡也。足太阴之本,在中封前上四寸之中,标在背腧与舌本也。

手太阳之本,在外踝之后,标在命门之上一寸也。手少阳之本,在小指次指之间上二寸,标在耳后上角下外眦也。手阳明之本,在肘骨中,上至别阳,标在颜下合钳上也。手太阴之本,在寸口之中,标在腋内动也。手少阴之本,在锐骨之端,标在背腧也。手心主之本,在掌后两筋之间二寸中,标在腋下下三寸也。

凡候此者,下虚则厥,下盛则热;上虚则眩,上盛则热痛。故石者,绝而止之,虚者,引而起之。

请言气街,胸气有街,腹气有街,头气有街,胫气有街。故气在头者,止之于脑;气在胸者,止之膺与背腧;气在腹者,止之背腧,与冲脉于脐左右之动脉者;气在胫者,止之于气街,与承山踝上以下。取此者,用毫针,必先按而在久应于手,乃刺而予之。所治者,头痛眩,腹痛中满暴胀,及有新。痛可移者,易已也;积不痛,难已也。

古琴养五脏六腑(长安雅士古琴养生课)(13)

古琴养五脏六腑(长安雅士古琴养生课)(14)

古琴养五脏六腑(长安雅士古琴养生课)(15)

古琴养五脏六腑(长安雅士古琴养生课)(16)

欲知明日《诗经 周颂 丰年》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