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牌之所以成为大牌一定是有道理的,但大牌也有失手的时候,大牌里有哪些不值得买的东西?

西蒙,互联网公司的项目经理,可能是"全世界花冤枉钱最少的一个人"。购买一件科技产品,西蒙会毫不吝啬的花上几个月的时间做研究,列出一张 Excel 表,经过详细数据对比分析之后,才会把它买回来。对于这样一个谨慎决策的理科生,有哪些大牌产品不值得买?

1.丑陋的刘海屏

Q:最近有什么东西不值得买?

A:我不买新的 iPhone。那个刘海屏,太丑了。我不要自己手里拿一个丑的东西。

Q:哪里丑?

A:你去看一下三星吐槽的那个视频,就能感受到我的心情。

行业避雷指南(大牌产品避雷指南)(1)

三星吐槽刘海屏视频

Q:你自己买过吗?

A:没有买。我心里一直膈应,认为这是妥协产品,为什么要买一个妥协产品?

Q:妥协产品?

A:刘海屏是全面屏的一个折中方案。因为在苹果自己设想的未来里,手机就是一整块完整的屏幕啊。我也总好奇,为什么苹果不用屏下指纹识别的方案?哪天苹果出真全面屏,我哪天换手机。

Q:破坏了苹果在你心中的形象?

A:我不会盲目的喜欢苹果,我只会喜欢苹果拿得出手的产品。

Q:哪些产品对你来说是"拿得出手的"?

A:我现在手上拿的 iPhone 7 。

Q:iPhone 7 好在哪里?

A:iPhone 7 系列是我认为目前苹果最完美的产品。速度够,还结实,机身薄,电池续航也不错。它还是第一代支持防水的 iPhone,也就是说,从 iPhone 7 开始,你的手机脏了,把它拿去用水冲一冲,用纸擦一下,屏幕立马变干净,这种体验特爽。

到了他的下一代 ——iPhone 8 就不行了。为了支持无线充电, iPhone 8 的背部材料用了玻璃。

Q:玻璃不行吗?

A:玻璃是非常有缺陷的设计。

Q:比较容易碎?

A:一碎就 2000 块钱。

Q:它可以无线充电,不很未来吗?

A:我承认无线充电是一个很未来的东西,但问题是这个未来并没有 ready 啊。

无线充电有两个问题,一个充电效率低,第二是发烫。我用产品是当下在用,而不是未来在用,我更在意现在是不是用得很爽。

Q:"让你爽"就是"不要让你花更多钱"?

A:不是。我不吃商家给消费者那套虚的东西,我只看自己实际使用的体验结果——我接不接受?

摔一下 2000 块,我不接受;充电烫,我不接受;充电慢,我不接受;屏幕有妥协,我不接受;取消 3D Touch,我不接受。

Q:除了 iPhone 7 之后的手机,还有什么不能接受的东西吗?

A:好像没什么了。我的消费决策都做的太好了。

Q:确实,好到我们的对话可以结束了。

A:我是能遏制住消费冲动的非典型消费者。在下单之前,我会很认真的做功课,一定会搞清楚,它到底好在哪里,并且其中又有哪些是我真正在意的。这样一来,我不容易乱买、错买,少花很多冤枉钱。

还有很重要一点,正是因为我懂得它哪儿好,买回来之后每天这么用着,我心里还会OS:还真没买错,哪里哪里是真的好!

比如,每次我看到同事手机屏幕特别脏,再看看我自己水洗过的 iPhone 7 plus ,我都会暗爽一下下,"真棒"。

Q:你又做了一个聪明的决策。

A:对。人对物品懂得欣赏,这是特别容易让人觉得幸福的一件事情。

拿《舌尖上的中国》来说,这个人会欣赏美食,知道这道菜怎么做的,为什么它好吃,它讲究的地方在哪,这意味着,他在吃的过程中还在品味、把玩,这个时候人跟物之间是在建立一个更高维度的关系。它是在形成某种交流,这是很好、很奇妙的东西。

2.尴尬的脱胶

Q:耳机方面,有哪些大牌在你看来不值得买?

A:Bose 的耳机。我非常怀疑是他们用的塑料和胶水有问题。

我买过它家两款耳机,先是 QC20i,后来又买了 SoundSport Wireless ,这两个产品都脱胶。

没脱胶之前我都很喜欢,脱胶之后很恶心,明明它的电子元器件都是好的,就是外面那层皮掉了,看起来非常难看。产品不是不能用,是你用起来不舒服,造成你不想用。

Q:这个"膈应值"一万分吧。

A:电子产品应该是耐用品。

Q:难道不应该是一个消耗品吗?

A:我每次买电子产品都觉得它应该能用很久。

Q:你认为它应该用多久?

A:久到你找到更好的替代品之前。

Q:谁给你这种想法?

A:我不知道,我理解应该就是这样。

Q:好,你继续讲。

A:那个 SoundSport Wireless 脱胶之后,我还特意用 502 胶水去补救,但没用,那只会让它变得更丑。

Q:就像穿了一件不舒服的衣服?

A:对,这些电子产品,你戴到身上,其实就是你身体的一部分了。

Q:同情。

A:第一回已经被恶心到了,第二回还这样,真的被恶心到了,所以我就怀疑他是不是故意的。

Q:哈哈......

A:我真的不是开玩笑,最真实的案例就是灯泡。你上 YouTube 搜关键词"灯泡的寿命",可以找到一个纪录片。

行业避雷指南(大牌产品避雷指南)(2)

纪录片:灯泡的阴谋

Q:这纪录片里讲了什么?

A:二战前,瑞士日内瓦成立过一个太阳神卡特尔的组织,这是历史上第一个影响力遍及全球的卡特尔,里面成员有德国的欧司朗、荷兰的飞利浦、美国的通用电气等。

有一天,这些大品牌坐在一起开个会,决定这个世界生产的梨形家用电灯泡不能超过 1000 小时的使用寿命,谁生产的灯泡寿命超过这个数字就会被罚款,而事实上,那个时候的电灯泡的使用寿命可以达到 1500-2000 小时。

Q:可能现在手机电池也是这样的阴谋?

A:那个应该是技术真的不行。

3.猫的问题

Q:好,接着我们的主题,还有哪些大牌产品你觉得不行?

A:小米有个叫青米的插排,那个插排也不行。

行业避雷指南(大牌产品避雷指南)(3)

Q:发生了什么?

A:它的那个总开关设计不合理,摁下去太不费力。我们家一套电影院的东西,都插在上面,好几次看个电影,中途被猫给踩停掉了。

Q:猫真的很会捣乱。

A:我觉得现在很多产品,特别家里的东西,一定要考虑到一个因素——猫和狗。特别要考虑到猫,猫是所有东西都会去碰,都会去踩的,都会去趴的。对吧?为什么苹果的 HomePod 我觉得特别棒,因为我家的猫根本不碰它。

行业避雷指南(大牌产品避雷指南)(4)

西蒙的猫

Q:你是怎么发现的?

A:我买回来 HomePod 就一直担心,它的外表是布面编织品,很怕被猫当作猫抓板使,所以就会观察,结果发现,我家猫连靠近它的欲望都没有。

4.错误的擦地方式

Q:HomePod 的音质也不错,很值得买。

A:有一个叫 iRobot 的智能擦地拖地机器人,这个也不值得买。

行业避雷指南(大牌产品避雷指南)(5)

我买了之后,觉得不好用,就丢给我妈,我妈后来又把它丢一边,最后我姐给她买了一个 Dyson 吸尘器。

Q:百度上显示,"iRobot,由美国麻省理工大学的机器人科学家创立,专注研发实用机器人超过25年。iRobot产品畅销全球,销量已超过2500万台。"

A:我当时也是被这种简介骗过去了,觉得它应该挺好用的,后来自己用了戴森才发现,iRobot 打扫卫生的方式是错误的。

Q:哪错了?

A:北方城市里的房子,你打扫卫生,应该像戴森那样,只解决一个主要问题——灰尘。如果你要擦地,你就去用其他工具。

iRobot 这种打扫工具,它不是吸尘式的,就是一块布,推着擦,先用干擦除尘,再用湿擦进一步清洁。听起来什么事都省了对吧?但坑就坑在这里!你用了就会发现,干擦它就不太能弄得多干净,再上湿擦,地板直接就脏到能看到渍了。

Q:那你用戴森,擦地怎么办?

A:擦地我用严选上一个 39 块钱的伸缩杆懒人拖把,再买了它家的地板清洁湿巾,这个组合省时省力,根本不用去洗拖把抹布,非常适合懒人。

行业避雷指南(大牌产品避雷指南)(6)

5.亚马逊的心机

Q:还有其他不值得买吗?

A:入门版的 Kindle ,我买过一个,体验太差了,翻页只给我一个感受——慢,上面字体也只有三四种选项,没有我特别喜欢的字体,再加上,我这个眼睛,每天长时间对着 iPhone 和 Mac 这种高清屏,让我来看 Kindle 这块低分辨率的屏,字看起来都是粗糙的,我真的受不了。

Q:你可以尝试它家最贵的那款?

A:让我去买更贵的那款,我也不推荐。这么贵,有钱去买实体书不好?或者你真的想看 Kindle 电子书,再多花些钱买个 iPad ,去 iPad 上看不更好?

iPad 上有一个 true tone 的功能,还可以根据你的环境光调整屏幕的冷暖,你用 Pad 哪怕看文字看多长时间也不会觉得累。

Q:你真的很讨厌 kindle 。

A:乞丐版真的土,看起来亚马逊有意要区分低、中、高之分。

Q:书不能土吗?

A:好书是不土的,好书是有文化有内涵的。那个入门款的 Kindle 我看就是那种"又不是不能用"的将将就就的机器,就塑料加个屏幕,人体工学也压根没去做,握感很一般。我觉得,亚马逊就是故意弄个很一般的东西放在那儿,好刺激有点要求的人去多花很多钱去买更好的体验。但我不会再上当。

Q:好,谢谢西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