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星9月榜#现实生活中,父母过生日,你没有亲自到场祝贺并接待好其他亲友,你只是给了你父母十万块钱。你感觉给十万块钱,能弥补你作为儿子在父母过生日的关键时候不到场么?古代礼节是有道理的,十万块钱的礼也不是不重,可是你没到场,就是你没有给父母过生日,虽然有那十万块钱,因为你缺少关键仪式,说明你心不诚,就等于你没有给父母过生日是一样一样的。

孟子告子章句讲解(生活需要仪式感)(1)

抄写原文

书归正传。孟老夫子住在邹国时,季任留守任国,代理国政,送礼物来和孟子交友,孟子接受了,但不回报。孟子住在平陆时,储子做齐国的卿相,也送礼物来和孟子交友,孟子接受了,也不回报。过了些时候,孟子从邹国到任国,拜访了季子;从平陆到齐都,却不去拜访储子。

孟子告子章句讲解(生活需要仪式感)(2)

这些地方都很近

季任:任国国君之弟。古代兄弟的排行是伯(孟)仲叔季,季任,看名字就知道是任国国君的四弟。还记得刘邦的小名叫刘季,按今天的话就是刘老四。曹操曹孟德,孙策孙伯符,就是老大。孙权孙仲谋,就是老二。负责打水泊梁山的张叔夜,就是老三。平陆:今山东省汶上县。

孟子告子章句讲解(生活需要仪式感)(3)

刘季刘老四

任国的老四在主持任国国政的时候,这种情况肯定是国君出访不在家,派人送钱给孟子。孟子没有亲自去回访表示感谢。孟子住在平陆(齐国边缘县)时,储子是齐国的相国,也派人送钱给孟子,孟子也没有回访表示感谢。后来,孟子去任国的时候,亲自拜访任国老四表示感谢。到齐国国都时,却没有去拜访储子表示感谢。

孟子告子章句讲解(生活需要仪式感)(4)

临淄离平陆有些远

这里讲一下春秋战国时期有关送礼拜访的礼法。有人亲自上门送礼,是必须要回访答谢的。《论语》中阳虎想结交孔子,曾趁孔子不在家时亲自送烤乳猪给孔子,孔子也故意趁阳虎不在家时去阳虎家答谢,结果回来的路上遇到阳虎,阳虎想让孔子出来帮他,孔子只是说考虑一下,并没有出来帮他。有人不亲自去送礼,而是派人送礼,那么收礼的人去送礼的人的国家时,要去拜访答谢,本章就属于后一种情况。

孟子告子章句讲解(生活需要仪式感)(5)

烤乳猪

孟老夫子的弟子屋庐子高兴地说:我找到到老师的不对的地方了。便向老夫子问道:老师到任国,拜访季子;到齐都,不拜访储子,是因为储子只是卿相吗?

孟子告子章句讲解(生活需要仪式感)(6)

孟子

屋庐子很可爱,跟了老夫子半辈子,老夫子一直是按照礼节行事,可今天这事做得不对,他看出来了。你看季子是国君的弟弟,是贵族。储子只是相国,是高级打工者。闹了半天你讲究的礼也是嫌贫爱富,来,你解释解释吧。

孟子告子章句讲解(生活需要仪式感)(7)

嫌贫爱富

孟老夫子答道:不是这样。《尚书》说过:享献之礼可贵是仪节,如果仪节的隆盛赶不上礼物的丰盛,便等于没有享献,因为他的心意没有用在享献上面。这是因为他并没有真正完成享献的缘故。

孟子告子章句讲解(生活需要仪式感)(8)

祭祀

老夫子这个回答是启发引导性的,不是很直接,算是举例说明。《尚书·洛诰》说:你去祭拜祖先,祭品虽然很丰厚,可是你没有亲自到场,或者到场了各种仪式没有完成,就和没有祭拜祖先一样,这说明你的心思不在祭拜祖先上面。生活需要仪式感,古代的对仪式更加重视,你礼物虽然到了,仪式差很远,等于没有送礼。

孟子告子章句讲解(生活需要仪式感)(9)

祭祀神灵

屋庐子听了很高兴。有人问他,他说:季子做不到亲身去邹国,储子却能做到亲身去平陆。他为什么不亲自送礼去呢?

孟子告子章句讲解(生活需要仪式感)(10)

学到学问,屋庐子很高兴

屋庐子真是孺子可教也,立马领会老师的意思。季子当时在任国监国,按照礼法监国的人是不能离开值守的。储子是相国,没有监国的职责,是可以离开齐国国都临淄到平陆亲自送礼的。可是他没来,仪式不到位,相当于没来。你看,生活中的仪式感是多么的重要。季子是实在不能来,储子是能来不来,两者是有着本质差别的。这不是嫌贫爱富,这是按照礼仪做事,屋庐子明白了,不知道我说明白没?#济宁#​#70后的头条生活#​#情感休息室#​#大学生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