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在传统文化中地位等同于“龙”,读《易经》才能理解其深意

坤:元。亨。利,牝马之贞。

在《周易》坤卦中,以母马来比喻坤卦的德行,贞顺、亨通。我们都知道,乾坤代表着天地,也代表男女。有个朋友问我,为什么这里会用到母马。乾卦讲龙,坤卦讲马,其中的逻辑在哪里。

为什么历史上的马容易变(在传统文化中地位等同于)(1)

马,具有高尚寓意的一种动物

我回朋友说“龙马精神”。他立刻心神领会,但仍希望李秀笔记在这里写一写“马”这种动物。我想,今天人们对于动物的感受和远古时期也许有着一定的差异。毕竟,今天的人们与动物的接触越来越少。

不管怎么说,马在今天的日常生活中,仍然是深受人们喜爱的一种动物。在北京的长城脚下,甚至还有一个专门展示马文化的专题博物馆,吹着塞外的风,遥看连绵的山脉,一下子就能感受到马背上的器宇轩昂。

今天的现实生活中,人们与马的接触越来越少,马和其他的动物,对于生活在城市里的人们来说,事实上已经区别不大。

为什么历史上的马容易变(在传统文化中地位等同于)(2)

我们生活在平原的人们其实已经很少有人骑马,人们耳熟能详的仅有《西游记》里的白龙马,还有一些诸如“马到成功”、“龙马精神”、“一马当下”的成语。一些属马或者姓马的朋友,则比较喜欢在家里悬挂一些骏马的绘画。总之,我们现代大多数人,对于马的幻想大多停留在成语中,绘画里,远一点儿想到的则是茫茫大草原。

事实上,在八十年代以前,马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还仍然起着重要的作用,村落里到处有马的身影。历史再往前追溯直到几千年前,马在我国文化中的地位其实是非常高的,尤其是其象征意义,代表着刚健、自强不息、奋斗不止。

为什么历史上的马容易变(在传统文化中地位等同于)(3)

读易,需要换位思考

曾经,有个女生给我留言说,不喜欢《周易》,因为坤代表女性,可是坤卦里居然用母马来形容,因为她不喜欢马,更不喜欢母马。

我对她说,《周易》不是你这么个读法,读易需要换位思考。你要想一下古人,他们一定是特别喜欢马的,就像你今天喜欢车,是同样的道理。马在古代,就是车的发动机。其次,乾坤代表男女,和坤卦里的母马是两回事。

在《周易》坤卦里,以母马的贞顺来比喻坤卦的德行,取的是马的象征意义,刚健前行,奋斗等等品质,与“龙”的地位实则相当。追溯历史换到古人的位置上,就能理解,马在《周易》成书的那个年代,是极为高尚的象征。在《说卦传》中,对于马,也是有着多方的解读,比如说“乾为良马,震是脚为白色的马,坎则是脊背突出的马”等等。

为什么历史上的马容易变(在传统文化中地位等同于)(4)

龙马精神有着的深刻内涵,古人了不起

我们中国人,“龙马精神”是经常说的一个成语。有人说,龙马是我国古代神话里的一种生物,兼具了龙和马的形态,代表着吉祥如意,寓意人的精神健硕。

伏羲氏有天下,龙马负图出于河,遂法之画八卦。——《尚书》

上述内容,记载在《尚书》中,表面意思似乎是在说河图,但李秀笔记的感受则是,龙马的出处,也许在《易经》中才能找到更明确的答案。因为,龙马、河图的最终结果是八卦。

在《周易》中,乾卦描述的就是龙,坤卦则出现了马。乾坤两卦,用今天的自然科学来解读,乾卦描述的是太阳的运行规律,坤卦则描述了月亮的运行规律。因此,“龙马精神”的深刻内涵,也许只有深读《易经》的人,才能理解——代表了日月轮转,代表了古人崇尚的“乾坤”大道。

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周易·系辞下》

在《系辞》里,伏羲氏观天地,鸟兽,其中的天地、鸟兽如此一来就能对上了。当然除了龙、马,《周易》中涉及的动物还是很多的,比如象、猪、牛、羊、鹿等等。从系辞的描述中,我们能感受到那种人与自然,人与动物的亲近与和谐,非常美好的感觉。总之,古人的大智慧从中可见一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