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张娜

  在蓬勃发展的影视行业,鱼龙混杂,良莠不齐,不少影星频频翻车,人设崩塌,令人唏嘘。作为老演员的李小冉除了演戏却没有任何相关新闻,前段时间在某档访谈节目上,又看到她那曼妙的身姿,出众的气质,清净素雅的装扮,给人一种干净、自爱、冰清玉洁的感觉。所谓“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用在她的身上一点也不为过。

演员李小冉什么星座(个性演员李小冉)(1)

  李小冉1976年出生于北京,1997年毕业于北京舞蹈学院,是当年北京舞蹈学院在北京地区录取的唯一学员,曾经跳过9年的民族舞。在机缘巧合之下进入影视行业做了演员,出演了多部脍炙人口的影视剧,饰演诸多经典角色,《来不及说我爱你》中的尹静琬、《今夜天使降临》里的林婷、《大丈夫》中的顾晓珺、《庆余年》里的李云睿、《今生有你》中憔悴的谈静……李小冉凭借着精湛的演技征服了不少观众。

演员李小冉什么星座(个性演员李小冉)(2)

  高颜值,多才多艺,是大多数演员的共性。在这一点上,我们都有目共睹。李小冉高挑的个子,优雅的气质,外形甜美靓丽,精干利索,有时候又颇有点男孩子的气概,随着她扮演的角色深入人心。她从一名舞蹈演员转型成为一名影视演员,绝非偶然,而是环境造就。李小冉在东方歌舞团时,曾接拍过几则广告,出色的外形让戏约接踵而来。之后,李小冉在《保镖》剧中饰演女18号,正式进入影视圈。

  回忆起自己的演艺之路,李小冉对记者说:“我最开始入行并不是自己有多么热爱演戏,不是没有戏拍就不行了,那时候没什么初心,就是纯粹的演戏来玩。虽然当时我的生活也比较困难,但是就是抱着这样一种心态去拍戏”。对于演戏不仅是她的谋生手段,最关键在其过程中能找到乐趣,把她自己生活中的感受融入到戏里角色中,能体验到不同社会阶层人物的心声,这也是能够尝试另外一种生活的途径。

  李小冉在接戏的时候有个原则:喜欢的戏我接,不喜欢的就不接。一定得是适合她自己的角色,才会去拍。即使听到有人说中年女演员无戏可拍的话,对她来说也没有任何困扰。李小冉在访谈节目中说:“我刚出道时接到的角色都是那种很青春的,这类角色现在不来找我,我觉得很正常,如果谁硬塞给我,我反而会觉得奇怪。当然,人随着年纪增长,接到的剧本一定是不同类型的。即便生活并没有被演戏所填满,也没有想过去接不适合自己的剧本。”

演员李小冉什么星座(个性演员李小冉)(3)

  对李小冉而言,每演一个角色,至少要让自己感到有意思,激发出一些看不到自身的东西,才是挑战。不久前,《今生有你》首播就在央视八套创下极高收视率。电视剧《今生有你》是根据匪我思存的小说《爱你是最好的时光》改编,讲述了心外科医生聂宇晟与曾经的恋人、单亲妈妈谈静携手面对命运,最终迎来幸福人生的故事。剧中李小冉扮演的单亲妈妈谈静,微微驼背、嘴角向下、黑眼圈、面容憔悴。为了给儿子看病,努力工作攒钱、勤俭度日,生活的无奈一度憋屈、隐忍,压抑后爆发的哭戏将观众瞬间带入到角色的情绪中。

  李小冉在电视剧《大丈夫》中扮演顾晓珺的角色,与《今生有你》中的谈静,二者在人物性格塑造上,大相径庭,形成反差,使观众耳目一新。顾晓珺,一位时尚杂志主编,性格干脆利落,做事雷厉风行。喜欢一个比自己老爸都大的男人欧阳剑“大丈夫”,她不顾父母的反对,旁人的异样目光,执意坚守自己对婚姻的选择,彰显出一个强势、有主见、有个性的现代女性形象。

演员李小冉什么星座(个性演员李小冉)(4)

  在二十多年的演艺生涯中,李小冉出演的优秀剧目不胜枚举,她的代表作《像雾像雨又像风》《夜幕下的哈尔滨》《凤穿牡丹》等都备受关注,获奖频频,也曾登上各种颁奖舞台,2005年出演电视剧《别了,温哥华》并获得第十四届北京影视春燕奖电视剧女配角;2008年出演电视剧《凤穿牡丹》并凭借此剧获得南方盛典最佳女主角;2010年主演的电视剧《来不及说我爱你》获得搜狐电视剧互联网盛典“最具号召力女演员”奖;2011年参加央视春节联欢晚会出演小品《午夜电话亭》获得三等奖;2012年出演的电影《夜莺》入围2013年度“新加坡影汇”的影片之一 。

  作为一个优秀的演员,过硬的演技,良好的形象和专业素养,不仅在作品中起到教化人心的作用,更在社会中利用自己公众人物的身份,起到表率作用。李小冉作为亚洲艺人的代表,曾携手周迅、舒淇,免费拍摄了一组关于宣传艾滋病广告的照片,进行拍卖,所得的款项最终都全部捐献给艾滋病防治协会,以帮助艾滋病患者进行康复治疗;携手赵雅芝、吴佩慈倾情演绎出“粉红丝带,舞动生命”的口号,打造出极具震撼力的粉红丝带主题封面。呼吁全社会关注女性健康尤其是乳房健康的粉红风暴;李小冉曾受邀作为救助儿童会大使前往云南墨江竜宾小学,看望师生和家长,并赠送给学生们学习用品。

  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李小冉将自己的才华气质延续到了戏中,无论是古装还是现代,各类角色都演绎得入木三分、出类拔萃,她在作品中兢兢业业地扮演着人生百态,因此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本组稿件来源于《视界观》杂志第125期“视界人物”,《视界观》杂志第125期于2022年12月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