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唐末帝登基那一年,太子太保赵凤有足疾,不能朝谒。

第二年,赵凤病情加重,想用《易经》给自己算命。最后形成了什么卦象,又预示着什么呢?

算命先生给皇帝进言 突然觉得自己这辈子值了(1)

连赵凤自己都不知道,因为他看都不看就把卦扔了,因为他突然觉得算卦毫无意义:

“我家世代贫贱,也没人活到五十岁,而我不仅已经年过五十,而且将、相都当了,怎么还能指望多余的寿命呢?”

虽然史料没有记载赵凤的具体年龄,但这时候赵凤自称年过五十,可以倒推赵凤大约出生在唐末黄巢之乱时期。

赵凤是幽州人,本来应该在幽州卢龙节度使刘守光手下出道,并且以进士的身份谋一个参谋类的工作。但唐朝灭亡后,刘守光一方面投靠了取代唐朝的后梁,一方面大量招兵,不但招兵,还要刺字。很多儒生都害怕破相,吓得去出家当和尚,赵凤也在其中。

算命先生给皇帝进言 突然觉得自己这辈子值了(2)

后来发现有跑路的机会,赵凤就逃到了并州河东节度使李存勖的晋国。先前刘守光是靠囚禁父亲刘仁恭上位的,一夺权就谋害兄弟,弟弟刘守奇也逃到了晋国。赵凤遇到刘守奇,简直是他乡遇故知,便做了刘守奇的宾客。

后来刘守光狂妄自大,竟然自称燕帝。天祐九年(912年),李存勖派蕃汉马步总管周德威统军大举攻燕,刘守奇也从军。周德威围攻涿州,受到刺史刘知温的抵抗,这时候刘守奇出来,以少爷的身份自称为父亲出头讨伐逆子,刘知温便投降了。

正常发展下去,应该是刘守奇因功受赏,赵凤跟着一起发达。然而刘守奇不但没得到奖赏,反而跑去了晋国的敌国后梁。

问题出在周德威身上。本来他和刘守奇是一边的,但看着自己攻不下的城却被刘守奇靠嘴拿下了,就嫉妒了,竟向李存勖谗言构陷。李存勖召见刘守奇,刘守奇担心遭祸,便带着赵凤跑了,做了后梁的博州刺史,赵凤也被刘守奇表为判官。

乾化三年(913年)后梁夺取燕国的沧州顺化军,任刘守奇为节度使。同年,刘守光想突围投奔这个自己曾想害死的弟弟未果,终于和父亲刘仁恭都被李存勖处决。而刘守奇随后也过世了。

史料没有记载这段时间赵凤是否继续追随刘守奇,但刘守奇一死,赵凤便不再是谁的附属了,做了郓州天平军的节度判官。

龙德三年(923年),李存勖建立后唐,称帝,即后唐庄宗,自称唐朝的合法继承者,随即派养兄李嗣源渡过黄河,奇袭攻破郓州,赵凤成了诸军濠寨使张廷蕴的俘虏。张廷蕴见赵凤如此相貌,觉得一定是儒生,问出了赵凤的来头,推荐给李嗣源,李嗣源又推荐给庄宗。

当时周德威早已战死,庄宗和赵凤之间的隔阂也不复存在,对庄宗来说,赵凤是一个值得任用的名士,便任为翰林学士、中书舍人、行尚书仓部员外郎,又任为扈銮书制学士。

同年,庄宗从郓州发兵,一举灭梁,拜赵凤为礼部员外郎、仓部郎中、知制诰、充翰林学士。

同光二年(924年),出身低微的刘皇后在收了后梁旧臣张全义的很多礼物后,为了抬举自己的门第,竟然想拜张全义为义父,便指使赵凤写信答谢,定下以后如何以国丈的礼节对待张全义。赵凤觉得不妥,秘密上奏:“自古没有天下之母拜臣子为父的。”庄宗表扬了他的直言,却仍然允许刘皇后和张全义认亲。

张全义养子郝继孙犯法当死,庄宗亲近的宦官、伶人等想没收郝继孙可观的财产。赵凤又上书说:“郝继孙作为张全义的养子,不应该有属于自己的财产,没收他的家产会让人觉得处死他是为了夺其财。”但庄宗又没有听。

大家都知道赵凤直言,也都知道庄宗总是嘉奖,又总是不听。

其实也有听的时候:

同光初年,赵凤在朝上推荐自己的朋友剧可久,使其得补徐州司法。

庄宗驾幸洛阳,赵凤与同僚刘昫、于峤等商议唐高祖、唐太宗庙在洛阳北,请庄宗自己拜庙,让天下知道敬祖奉先之道,毕竟庄宗自认为是唐朝的继承人,名字也的确上了唐朝皇室的族谱。但宰相豆卢革却觉得自己没想到这一层太丢人了,阻止了这件事,为当时人所讥笑。

后来刘皇后自作主张杀了大将郭崇韬,引发了以邺都兵变为主的一系列兵变,最终导致庄宗被杀,李嗣源被变兵推举为帝,即明宗。

明宗从小就在军界混,不识字;枢密使安重诲虽然识字,能把奏章读给明宗听,但不完全通晓文史,也就是他虽然能看懂每一个字,却不一定知道其中的意思,这就导致明宗不知道怎么回复一些奏章。于是明宗听了安重诲和另一枢密使孔循的建议,设置端明殿学士,以备顾问,人选就定了赵凤和名臣冯道。同年,任赵凤为户部侍郎,依前充职,也就是仍然当学士。明宗问赵凤进奏官是什么级别,赵凤答是派来送信的低级将领。

当时,端明殿学士排班在翰林学士之下,但赵凤说服了宰相任圜等人。明宗登基次年,也就是天成二年(927年),诏定端明殿学士班在翰林学士之上。不久,赵凤改兵部侍郎,仍然依前充职。

安重诲为了争权,想扳倒任圜,先鼓动明宗将任圜罢相,再说汴州宣武军节度使朱守殷叛乱任圜也有份,教唆明宗赐死任圜。

赵凤虽然受了安重诲的推荐,但也和任圜交好。他哭着对安重诲说:“任圜是义士,怎么可能作乱?您如此滥用刑罚,还怎么管理国家?”安重诲感到惭愧,尬笑了,也没有把赵凤怎么样,但也没有改主意,任圜还是死了。

算命先生给皇帝进言 突然觉得自己这辈子值了(3)

年底,赵凤权知贡举。

明宗登基前,看相者周玄豹曾说他贵不可言。明宗登基后,想召周玄豹入京叙旧,感谢一下他的先见之明。

赵凤反对,说:“周玄豹说陛下会成为天子,现在已经应验,还有什么事能问他吗?如果请他来京师,轻躁狂险之人将蜂拥到他家问吉凶,万一他再预言别人有命当皇帝呢?自古以来,术士妄言让很多人灭了族,这不是安邦之道。”于是明宗仅除授周玄豹光禄卿致仕,也就是给他一个退休干部的待遇,并厚赐金帛,也算表达了自己的心意,而没有召他。

先前朱守殷叛乱,是因为明宗曾短暂把朝廷从洛阳迁到东都开封,他以为明宗想对付自己。天成三年(928年),明宗又想迁往邺都。当时扈驾诸军的家属刚从洛阳迁到开封,眼看又要迁到邺都,诸军因而不悦。而庄宗的儿女亲家定州义武军节度使王都也自危,准备抵抗。尽管如此,绝大部分官员不敢反对。

当别人吓得不出声的时候,赵凤又来直言了,他并没有因为任圜死了就和安重诲绝交,现在他要表达意见,还得和安重诲合作。因为安重诲转达,明宗知道了赵凤的建议,停止迁都。

明宗问赵凤:“帝王为何赐人铁券?”赵凤对:“与之立誓,令其子孙长享爵禄罢了。”明宗说:“先朝受此赐者三人,郭崇韬、李继麟不久都被族灭,朕涉险得脱罢了。”于是叹息很久。赵凤说:“帝王心存大信,不需要刻之于金石。”

算命先生给皇帝进言 突然觉得自己这辈子值了(4)

有僧人从西域回来,献上佛牙,明宗赏赐他数千缗。赵凤却出来煞风景了,说:世传佛牙水火不能伤,请求验证真伪。怎么验证?他用斧头砍佛牙,佛牙很容易就碎了。就这样,帮明宗省下了一笔赏赐。

算命先生给皇帝进言 突然觉得自己这辈子值了(5)

赵凤知贡举时,将考场利弊报告明宗,明宗于是下敕:进士帖经通三即可,五科试本业后对策全精即可,诸经学帖经及格后于大经阁用试纸考试五义尚书,令其直解其理,通三即可,对策需要有理有主旨,言关体要。

膳部郎中郑兟奏称,诸司使职掌人吏,乘暖坐,带银鱼、席帽、轻衣、肥马,位列廷臣之间,尊卑无别,污染时风,请求下令禁止。明宗觉得对,应该禁止,中书省却驳回了。赵凤对宰相们说:“此失诚,大不可;不禁,为权吏所庇。”此事最终无果。

天成四年(929年),明宗以赵凤权知汴州军州事。这也是文官出身的赵凤第一次领藩镇,也没有太久。

先前赵凤修《庄宗实录》,没有把《何挺论刘昫疏》这篇黑材料写进去。刘昫拜相以后,就觉得赵凤是大好人,便引荐赵凤一同拜相。于是明宗拜端明殿学士、兵部侍郎、中大夫、上柱国、赐紫金鱼袋赵凤为正议大夫、门下侍郎兼工部尚书、授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监修国史、上柱国,封天水县开国男,食邑三百户,拜为宰相。

算命先生给皇帝进言 突然觉得自己这辈子值了(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