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向日葵风车,关注,点赞,收藏

上一回,一条崎岖的山道,将中原产的茶叶运送到西部,又将西部的宝马良驹输送到东部,是形成这“茶马古道”的因由。而那些在这条道上驮物赶马的人,随着公路建通,正消逝在历史中…

茶马古道详细走向(茶马古道上马帮穿行其间)(1)

▵纪录片《最后的马帮》,2001年,观看网站:bilibili

滇西北上的最后马帮,经过“死亡峡谷”独龙江峡谷,翻越高黎贡山,通往最后一个尚未通公路的独龙族,该记录片分四集,纪录了赶马人鲜为人知的生活,是一部对“正在消逝着的历史”的真实记录。曾获德国、荷兰国际纪录片奖。也获中国多项优秀纪录片奖。

茶马古道详细走向(茶马古道上马帮穿行其间)(2)

▵纪录片《茶马古道·德拉姆》,2004年,观看网站:bilibili

马队在神奇的“茶马古道”上行走,生活在沿途的原住民族,对于外来人,你只能仰视他们、欣赏他们、赞美他们。他们并不会因为别人的赞美而改变自己。影片像诗一样展现出自然的壮观与人的和谐。这里有一种力量,一种祥和,一份发自内心的喜悦。

茶的基本连载(五)

茶叶之路

马帮[3]

[茶马古道上,沿途美丽、壮观、贫穷。马帮穿行在这条古道上,就像高原的山脉一样,不卑不亢,充满了神奇般的色彩,与自然和谐并存。]

茶马古道的马帮

茶马古道的开通促进了东西部的贸易往来,也带动了东西部文化的交流。但是在古代,交通不如现代便利,能用的交通工具也不多。将大批量的茶叶运送到西部的困难程度可想而知。

茶马古道详细走向(茶马古道上马帮穿行其间)(3)

最初人们以人力负重来进行运送,每个人要背负300斤的茶叶前行,这些背茶人手持拐杖,防止前进时跌倒。若是累了想休息,便可将拐杖放置在背部下方以支撑货物,人则倚靠着货物休息,以免重新装卸。

茶马古道详细走向(茶马古道上马帮穿行其间)(4)

▵川藏线上茶马古道的茶背子,背着重量约300斤的砖茶,在雅州和康定之间的山道上。照片拍于1908年。

但是单靠人力背负不是长久之计,要知道这一路并不平坦,不仅有不少崎岖的山路,还常遇到湍急的河流。马帮于是应运而生。顾名思义,马帮就是按民间约定俗成的方式组织起来的一群赶马人及其骡马队。用骡马来驮运货物要比用人大大提高效率,也更为安全。

马帮一般有三种组成模式。

茶马古道详细走向(茶马古道上马帮穿行其间)(5)

茶马古道详细走向(茶马古道上马帮穿行其间)(6)

骡马

马帮为了克服路上的种种困难,就必须训练有素,组织严密。并且马锅头、赶马人和骡马都要各司其职,按部就班,行动也需要坦然有序。一路上,马锅头要熟知路线,提醒整个马帮可能遇到的危险。而赶马人随时都要检查马掌,一有损坏,马上就得钉补。

有趣的是,马帮中的骡马们也有自己的领导。骡马中的领导叫做头骡、二骡。这两匹马是一支马帮中最好的骡子。并且头骡与二骡一般只用母骡,按照马帮赶马人的说法是,母骡比较灵敏,而且懂事、警觉,能知道哪里有危险,而公骡太莽撞,不宜当领导。

茶马古道详细走向(茶马古道上马帮穿行其间)(7)

马帮每天的生活十分有规律。早上人们将头一天放出觅食的骡马找回,然后给骡马喂料,人们叫饭;吃完早饭,马帮便开始赶路;等到了目的地,马帮中的人们便扎营做饭,并将骡马放出觅食;吃过晚饭的人们便可以歇息。虽然生活略显单调,但马帮中也有很多规矩和禁忌。

马帮吃饭的时候,要先为骡马添料加草,然后人们才做自己的饭食。这样一是向骡马表示感谢,二是对骡马的关爱和崇敬。马队朝哪个方向走,生火做饭的锅桩尖必须正对这一方向,并且烧柴必须一顺,切忌烧对头柴。煮饭要转锅时,只能逆时针方向一点点慢慢转。开饭时,马锅头坐在饭锣锅正对面,面对要走的方向。所有的人吃头一碗饭是不能泡汤的,因为怕碰上下雨。人不能从火塘和锣锅上跨过,也不能挡住第二天要走的方向。吃饭吃得快的人只须洗自己的筷子,最后歇碗都要洗碗洗锣锅,锣锅不能翻扑,翻扑就是犯讳。

茶马古道详细走向(茶马古道上马帮穿行其间)(8)

马帮在途中,不仅行为上有这么多忌讳,就连语言上也有很多的忌讳。在路上,马帮要将“碗”叫“莲花”。因为碗跟晚是谐音,马帮可不想迟到。钵头不能叫钵头,要说缸钵。因为“头”与“偷”谐音,马帮不想财物失窃。不过,“柴”和“财”发间相近,是不用忌讳的。有时马帮路过村寨还要去买一捆柴扛回来,并大喊道:“柴(财)来了!柴(财)来了!”他们认为这样能帮助马帮招财进宝。

茶马古道详细走向(茶马古道上马帮穿行其间)(9)

随着时间的推移,茶马古道也渐渐失去了它原有的作用。古老的茶马古道如今已被川藏公路和青藏铁路取代。虽然它的交通作用被消弱,但人们并没有将它记忆。不少旅行者以徒步走完这些世界上海拔最高、最险峻的商道为荣。茶马古道上的城市——大理、康定、拉萨、普洱、丽江、香格里拉…已经成为现代人首选的旅行目的地。

如今在丽江,仍然可以清楚地看到凹凸斑驳的石板上那深浅不一的车辙,也似乎不能听到那悠悠的驼铃声和马帮嘹亮的歌声。

茶马古道详细走向(茶马古道上马帮穿行其间)(10)

▵通往藏区的公路

2014年,普洱市正式启动了景迈山古茶园的申遗程序,申报世界文化景观类遗产,包含景迈古茶园的茶马古道是茶叶之路,以茶为主体,也是传统茶马古道研究的核心区域,以古遗迹(茶园,古镇,古寺院)为中心点再现一条逝去的文化路线。

了解和保护茶叶之路,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

下回:贯通儒释道的东方哲理:以茶利礼仁,以茶可行道

中国茶文化在其沿革中不断融合了历代哲学思想与社会观念,作为中国古代一度占据主流地位的哲学思想流派,儒释道的精神内核也在不同层面上与茶道相互塑造通融,茶道亦成为儒释道哲学精神在现实层面的表面载体。

回顾:

英国人用鸦片换取茶叶,最终的结果是什么?

想用茶叶来作为外交手段,清政府是自信还是无知?

从古至今,历代的茶叶是以什么样的方式销售的?

茶叶传播中重要的历史事件:“以茶易马”和“以茶治边”

西部地区要茶叶,东部地区要宝马,茶马古道就这样被走了出来

看这3条茶马古道的路线,旅行的计划要安排上了

[茶的基本连载]

以《中国茶的基本》这本书为主导,结合其他“茶之书”整合内容,连载介绍关于茶的基本知识,向所有人推广茶生活。欢迎有疑点或问题的留言讨论。

阅读资料:

1.英国,罗伯特·福琼,两访中国茶乡2.中国,姚国坤,惠及世界的一片神奇树叶3.法国,皮埃尔·约瑟瑟夫·雷杜德画植物图绘4.中国,罗威尔主编,中国茶的基本5.中国,郑国建主编,中国茶事6.中国,吴觉农,茶经述评7.美国,乌克斯,茶叶全书8.美国,梅维恒&郝也麟,茶的真实历史9.英国,罗伊·莫克塞姆,茶、嗜好、开拓与帝国10.日本,荣西禅师,喫茶养生记11.中国,吴钩,风雅宋 看得见的大宋文明12.美国,伊沛霞,宋徽宗13.英国,柯律格,雅债 文徵明的社交性艺术14.加拿大,卜正民,纵乐的困惑 明代的商业与文化15.德国,贡德·弗兰克,白银资本16.中国,周重林,茶叶的战争17.中国台湾,陈慈玉,生津解渴 中国茶叶的全球化18.中国,周伟洲,英俄侵略我国西藏史略19.中国,周重林,茶叶江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