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2年,形意拳宗师李存义创办了中华武士会,这吸引了很多武术爱好者来拜师学艺。李存义本着“习武救国”的想法,对于来拜师学艺的弟子也十分欢迎。然而,他唯独拒绝了武功基础扎实,又刻苦好学的唐维禄,不收他为徒弟,只是允许他看门,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李存义如何练功(唐维禄练功把气路练歪了)(1)

说到民国时期的武术大师,李存义绝对是一个里程碑式的人物,他师从形意拳名家刘奇兰与郭云深,后来又拜八卦拳宗师董海川为师。光是苦练武艺,就用了数十年光阴。习成后多次比武,从无败绩,因此名扬天下。再加上他在刀术上造诣也很高,所以在武林界又有“单刀李”的美誉。

李存义不光武艺精湛,而且他还心怀“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思想,在八国联军侵华时,眼看国家就要亡在洋人的枪炮下。为了保家卫国,他毅然投身于义和团。不光在与联军作战时身先士卒,而且他还率众痛杀了不少联军,给联军造成了一定的损失。

因此在武林界,不管是从武艺来说,还是从武德来说,李存义都是威望很高的标杆人物。武林人士及民间武术爱好者,很多都是他的小迷弟。

所以,李存义创办中华武士社,大家都奔走相告,因为这也意味着,李存义打破了传统武术“传单不传双”“传内不传外”等规矩。

尽管李存义创办中华武士会,是想将各门派武术名家集结起来,让更多的人有机会习武,从而真正实现全民习武的风潮。不过,相比太极拳、八卦拳等,形意拳在实战中威力更大,特别是形意拳中的崩拳、劈拳,以及六合枪等,都是习武爱好者们渴望学习的武术。

所以前来拜师学艺的,大多是冲着李存义和形意拳而来。在那段时间里,李存义教授的徒弟遍及全国。这也在无形中,抬高了形意拳在武林各派武功中的地位。

在来拜师学艺的武术爱好者中,有一个叫唐维禄的人。

说到唐维禄,那也是李存义的小迷弟之一。

唐维禄是天津宁河人,出生于1868年。

唐维禄家境贫寒,从小就跟着父母干农活。那时节,不光苛捐杂税多如牛毛,还有盗匪烧杀抢掠。身为社会最底层的劳苦大众,自然是被压迫得最惨的一批。他们就算勤劳肯干,还是入不敷出,甚至连温饱都难实现。

为了贴补家用,每到冬闲的时候,唐维禄就批发一点年画和祭祀品,到各村叫卖。在叫卖的途中,他看到本就艰难的老百姓,要不断忍受官匪的欺凌,自己却无能为力。因此从那时起,他就立志成为一名惩强除恶的武术高手。

1903年,武术名家申万林到唐维禄的家乡教拳。已经35岁的唐维禄高兴不已,立刻拜在了申万林的门下,跟他学习形意拳。虽说年纪大了点,但唐维禄比起其他师兄弟刻苦得多,如此苦练数年,艺成之后,唐维禄被请到汉沽给人看家护院。

李存义如何练功(唐维禄练功把气路练歪了)(2)

在那个年代,习武有两个谋生之路:一是做镖师,一是招徒授艺。唐维禄的武艺在地方上首屈一指,名声也颇为响亮。因此他在护院的同时,还顺便设了个拳场,收徒授艺。

尽管已经有了谋生的本事,但唐维禄却仍然苦练拳脚,一心想练成神功。

然而,就在唐维禄44岁时,他的鼻子上长了个疙瘩。练武的人一看,就知道他练功夫的时候,气路出了问题。也就是说,他的形意拳并没有练到位。

唐维禄想找师傅指点,但是师父申万林早就去了东北。不过,除了申万林,唐维禄还很崇拜另一位形意拳大师,那就是李存义。

正好,李存义在天津创立了中华武士会,并且广招弟子。于是,唐维禄和师弟傅长荣等人,也找到中华武士会,想要拜师学艺。

没想到,傅长荣等人都顺利地成为了李存义的弟子,唯有唐维禄被拒绝了。

原来,李存义嫌唐维禄年纪太大了。

本来,习武和练体操一样,也都是少年时开始练习,再经过十几年的苦练勤学,才能在武艺上有所建树。年轻时比较适合学习,教起来悟得快,学得也快。但是人年纪大了后,不仅体质上输给了年轻人,而且记忆力也不如年轻人。用李存义的话说,教这样的徒弟,很费劲。

再加上他又把形意拳练岔气了,要想端正过来,非常不容易。所以,李存义就拒绝了他。

被拒绝后,唐维禄可急坏了。他找到李存义的弟子张鸿庆从中“通融”,同时他还主动表示给中华武士会看大门,干杂活。这样一来,李存义才算勉强收留了他。

不过,虽说做了徒弟,但唐维禄却因为要看大门,不能和其他师兄弟们那样学习武艺。所以,他一看到李存义教授武艺,就站在旁边看,并在心里默默记下招式。等到夜深人静的时候,他再一边回想一边练习。

如此过了4年,师兄弟们迎来了结业考核,这种考核就相当于现在的毕业考试。

由于李存义对徒弟们的考核很严格,所以能让他满意的寥寥无几。

李存义正在摇头叹息时,唐维禄却在考核中表现不俗,一路过五关斩六将,居然顺利地通过了李存义的所有考核内容。并且不管是内功还是外功,都无可挑剔。

李存义对唐维禄的表现,感到十分意外,也就改变了对唐维禄的看法,所以在颁给他结业证时,还将专治跌打损伤的五行丹的秘方传给了他。

让李存义没想到的,唐维禄领了结业证后,却向李存义请求,想继续跟师父学艺。李存艺当即就摇头拒绝,他说:“你都48岁了,你以为中华武士会是养老的地方吗?”

李存义如何练功(唐维禄练功把气路练歪了)(3)

眼看这次真没有希望了,唐维禄只得告别了李存义,回到了汉沽。

唐维禄跟着李存义学形意拳,虽然因为自己年纪太大了,李存义不愿意教他。不过也有不小的收获。除了学到了不少形意拳的武功外,他因为练拳走上了正路,鼻子上的疙瘩不仅得到了控制,并且在一个月后就消掉了。

当然了,还有一种说法是,李存义之所以那样对待唐维禄,是因为唐维禄鼻子上长疙瘩,就是练得太狠,李存义需要给他卸劲。把劲卸了,他的气路自然回到正道上来。让唐维禄看门,他不能随便走动,也就是给他卸劲的表现。最终果然起到了效果,唐维禄的劲卸了,他的武功路数,自然也就顺了。

唐维禄回汉沽以后,依然给老本家“桐裕成”看家护院。并继续设拳场,收徒授艺。

本来收徒弟是要有“见面礼”的,但出身穷苦的唐维禄,始终记得他年少时立下的帮助穷人的志向,因此他收徒弟不仅不搞仪式,还从不收学费。

凡是想来学艺的,他必先看上一眼,觉得是个学武的料子,就收为徒弟。

在教授武艺的过程中,如果发现徒弟是个可塑之才,他就把李存义给的五行丹的秘方抄一份给徒弟,以此鼓励徒弟刻苦练功。

唐维禄平时对徒弟们十分和蔼,只在教拳的时候非常严格。

有一次,唐维禄穿着一件月白色的马褂,端着一碗炸酱面一边吃,一边给徒弟们讲授练功的诀窍。徒弟们正是年轻喜欢开玩笑的年纪,于是几个人互相使了眼色,突然一拥而上,想把那碗炸酱面打翻,淋到唐维禄的衣服上。

谁知,唐维禄手里依然端着碗,只是走了一圈,竟然把这几个徒弟都给撂倒了。临了,唐维禄还不忘现场教学,告诉吃惊不已的徒弟们,他使用的是形意拳中的肩打、胯打和臀打,打法主要靠身体的扭动,不管是肩、胯还是臀,使得力都会像拳头一样打出去。

此外,唐维禄很有侠义精神。有一次,村里的宋绅士被四五十个土匪威胁,要求他两天内必须拿出2千两银子,如果没有办到,就血洗村庄。

宋绅士虽然在村里有些声望,但他却不是个有钱有势的人,而是因为他颇识些诗书,在村里当私塾老师。让他一个教书的先生筹2千两银子,显然是不可能办到的事。村里人害怕土匪会血洗村庄,因此大家惶惶难安。

最后,宋绅士只好找到了唐维禄,希望他能想个周全的办法。

唐维禄应承下来后,第二天早晨一大早,他就坐在宋家大门口。不一会,四五十个土匪就从大车店里出来,连呼带喊地来到了宋家门口。

尽管对方人多,但唐维禄并不害怕,反而迎上去客气地告诉对方,他是“单刀李”李存义的徒弟,要求对方若是想敲诈,只能到别处去。

土匪们仗着人多势众,当然不听唐维禄的话。其中有个很有些功夫的土匪头目,突然冲到唐维禄面前,举起拳头劈脸就往下打。唐维禄轻轻一闪,躲过了那一拳,随后飞起一脚,将对方踢出了一丈开外。

有个叫小胡子的土匪,眼见大事不妙,赶紧掏枪。但唐维禄眼疾手快,一把扣住小胡子的手腕,随后夺下了他手里的枪。待他再松手时,小胡子的手腕已经正不过来了。小胡子痛苦不已,一阵阵哀嚎。

土匪们这才知道,唐维禄的武功高强不是吹的。因此大家连连拱手求饶,连说,有眼不识泰山,还请高抬贵手。这样,一场祸患才终于解除。

唐维禄虽说武功高强,但因为他收徒不收钱,再加上有侠义精神,还常常接济别人,因此一生清贫。1944年,唐维禄在贫困潦倒中,走完了他的人生。他去世时,他的弟子和曾得过他帮助的百姓,无不自发前来给他送葬,也算是对他一生作为的肯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