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积累与运用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部编版七年级语文第四单元复习?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第四单元复习(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练习题及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第四单元复习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练习题及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淡泊(bó) 淫慢(yín) 废墟(xū)

B.坍塌(tān) 慷慨(kāng) 光秃秃(tū)

C.薰衣草(xūn) 山毛榉(jǔ) 戳(chuō)

D.酬劳(chóu) 禁锢(gù) 啜泣(duō)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拈轻怕重 见异思迁 纯翠

B.麻木不仁 精益求精 帐篷

C.漠不关心 不毛之地 琢摩

D.刨根问底 战战京京 嘶哑

3.下列各句中运用对偶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这里虽然成了废墟,但是,像马蜂窝一样、一间挨一间的房子周围,总会有一口水井,或是一眼泉水吧!

B.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

C.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D.这些白桦树棵棵鲜嫩、挺拔,像笔直站立的少年一样。

4.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时间真如行云流水,一晃几十年过去了,望着镜中的两鬓白发,他不由得发出“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感叹。

单元测评

一、1.答案:D解析:D项中,“啜”应读chuò。

2.答案:B解析:A项中,“翠”应为“粹”。C项中,“摩”应为“磨”。D项中,“京京”应为“兢兢”。

3.答案:C解析:A项为比喻。B项为设问。C项为对偶。D项为比喻。

4.答案:A解析:A项中,“行云流水”的意思是飘浮的云,流动的水,形容诗文、书画、歌唱等自然流畅。用来修饰时间,不符合语境。

5.提示:从《西游记》(吴承恩)、《三国演义》(罗贯中)、《水浒传》(施耐庵)、《红楼梦》(曹雪芹、高鹗)中任选两个即可。

6.B

二、(一)7.诸葛亮三国政治军事

8.(1)达到远大目标。(2)增长才干。(3)放纵懈怠。振奋精神。

9.(1)君子的操守、品德,是用宁静来修身养性,用节俭来培养德行。(2)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学习。

10.静淡泊立志惜时

11.志是学的前提和基础

(二)12.(1)这是贯串全文的线索。(2)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能吸引读者)。

13.示例:(1)动作描写:“她扶着桌子,往下坐,没坐在椅子上,滑到了地上。”“扶”“滑”两个动词突出了母亲得知真相(画是假的)后受到的打击之沉重。(2)语言描写:“是啊,所以我丈夫说这画是国宝级的。”这句话表现了母亲的得意和自豪。(3)外貌描写:“看不到她的表情,我看到的是一片花白的头发。”母亲的头发是“花白”的,从侧面突出了母亲生活的艰辛。(4)神态描写:“偏偏她还喜滋滋地指着画。”“喜滋滋”表现了母亲陶醉(喜悦)的心情。解析:先确定描写母亲的方法,再选择典型的例子,分析其中蕴含的人物心情、情感等。对母亲的描写中,典型的例子很多,可以从动作、语言、外貌、神态等描写方法分析。

14.答案:(1)它是父亲留下的念想(遗物)。(2)它凝结着母子之间的深情。(3)它是“我”和母亲的精神支柱。(4)它寄托了“我”对父母的怀念。解析:这和画的真假无关,只和儿子对画的情感有关,可以从父亲的遗物、母子之间的真情、精神支柱、怀念父母之情的角度分析。

15.答案:(1)热爱(孝敬)父母。(2)体谅母亲(善解人意)。(3)为爱用心良苦。(4)有奋斗精神。解析:从结尾处儿子与“我”的对话描写中,可以看出其具有爱父母、体谅母亲、用心良苦、勇于奋斗等精神。

三、点拨:这是一道半命题作文题。题目给出的核心词是“我”,对横线上所填的内容给出了提示。可以反其道而行,写“笨笨的我”“被丢弃的我”;还可以独辟蹊径,写“在春天放飞的我”“笑到最后的我”等。从提示语和上面举例的标题看,本次作文在文体上更容易写成写人的记叙文。“我”应该是自己最熟悉的对象了,选择自己最独特的地方,用富有真情的语言诉说自己的相关情况,这应该是每个同学都能做好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