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一个视频让《阳台上》上了热搜。​

视频里的观众质问导演张猛,称《阳台上》转场生硬、配乐尴尬,甚至称其为圈钱的烂片。​

最难看的十部烂片(这部烂片也许是今年文艺片的最大黑马)(1)

​当然观众有表达想法的权力,但在公开场合的质问,对影片创作的目的臆断的行为着实有些欠妥。

​同时这也暴露了一个重大的问题,就是观众如何看待文艺片与艺术电影。​

评价一部文艺片需要有与商业片不同的维度,而在木兄看来种种迹象表明《阳台上》并不是一部烂片,它可能成为2019年文艺片中的一匹黑马。

最难看的十部烂片(这部烂片也许是今年文艺片的最大黑马)(2)

​往往一部文艺片不会掀起大规模的波澜,而《阳台上》被热议很大程度源于这部电影的主演周冬雨,同时她也是这部电影的出品人。足见她本人对这部影片的重视程度。

​周冬雨的演技大家有目共睹,《七月与安生》之后,她对表演仿佛开了窍,并捧得了金马影后。​

最难看的十部烂片(这部烂片也许是今年文艺片的最大黑马)(3)

在此之后的《喜欢你》、《后来的我们》中的表演也获得了诸多赞誉。但同时公众也对她的表演有些质疑,那就是重复。​

《七月与安生》中的李安生,充满灵气,敢爱敢恨,浑身上下散发着一种机灵劲,到了《喜欢你》中也同样机灵、活泼,不时的放飞自我。​

而经历了《春风十里》后观众中就产生了“难道周冬雨只会演一类角色吗?”的质疑。​

最难看的十部烂片(这部烂片也许是今年文艺片的最大黑马)(4)

​诚然,演员是被动的职业,《七月与安生》的巨大成功,让我们看到了周冬雨的灵气,同时也限制了她的表演,之后找上门来的剧本达到复制着李安生的模式,想要突破也难上加难。​

由此我们也不难理解周冬雨为何担纲《阳台上》的出品人了,她不惜承担风险,自掏腰包也要从李安生中寻求突破。​

周冬雨的突破的确很大,这次的角色是一个智力低于正常人的女孩。​

最难看的十部烂片(这部烂片也许是今年文艺片的最大黑马)(5)

​她所饰演的陆珊珊,是影片男主角张英雄“仇人”的女儿,从预告片来看,有大量关于陆珊珊的大量生活细节,洗头、晾衣、在街头行走。​

片中的一幕,当张英雄靠近陆珊珊说“跟我去白相(上海话,玩)”时,周冬雨吃着饼子,本能的撤了一步。​

最难看的十部烂片(这部烂片也许是今年文艺片的最大黑马)(6)

​偏了一下头,即不同意也为拒绝,转过身来继续大口大口的吃着饼子,身体微微摇晃,肢体略有些僵硬与抽搐。​

最难看的十部烂片(这部烂片也许是今年文艺片的最大黑马)(7)

​风平浪静,没有一丝的缀余,浑然天成,精准无比。​

这个场景周冬雨一句话也没说,但通过肢体语言就传达出了智力障碍者的状态,从细节、动作节奏都无比准确,一个场景就准确还原了一个智力障碍人士的真实状态。​

最难看的十部烂片(这部烂片也许是今年文艺片的最大黑马)(8)

​作为演员的周冬雨在《阳台上》的突破值得期待,而作为出品人,对于电影质量的把关也让人刮目相看。​

此次《阳台上》采用了胶片摄影,在数字年代,胶片已经成为了电影行业的奢侈品,与数字的便捷、高效相比胶片的造价及其昂贵,操作也十分困难,但却有着独特的质感。​

最难看的十部烂片(这部烂片也许是今年文艺片的最大黑马)(9)

​在影片中我们能发现,每一帧画面都有着胶片的颗粒感,多种颜色的转换清晰度、饱和度都与数字摄影大不相同。

最难看的十部烂片(这部烂片也许是今年文艺片的最大黑马)(10)

​到了生活场景,居民区的楼房,阳台上的光晕,仿佛老照片一般,有着记忆的模样。因此电影中的那个充满市井气息的上海如此的真实、可信。

最难看的十部烂片(这部烂片也许是今年文艺片的最大黑马)(11)

放弃成本低的数字,采用操作难度大、造价高的胶片,也足以见得作为出品人的周冬雨勇气。​

当然我们无法忽略另一个人,他才是这部电影的幕后英雄。他就是影片的导演,张猛。也许你对他不熟悉,但有一部电影你绝对知道,那就是《钢的琴》。​

最难看的十部烂片(这部烂片也许是今年文艺片的最大黑马)(12)

​这部2010年上映的电影在豆瓣保持着8万人评分,8.4的高分。​

影片以东北为背景,讲述了一个父亲为了赢得女儿的抚养权为女儿造一架钢琴的故事,小人物的悲凉,东北人特有的幽默,让电影笑中带泪,同时影片对于下岗工人的描述又有着悲天悯人的人文关怀。​

最难看的十部烂片(这部烂片也许是今年文艺片的最大黑马)(13)

​独特的视听语言,横移镜头,空旷工厂的纵深调度,梦幻与写实交错,苏联音乐,对于工厂时代的缅怀,造就了张猛独特的作者气质。​

东北是张猛的故乡,更是他创作的沃土。​

从《耳朵大有福》再到《钢的琴》张猛以小人物作为视点体察着这片饱经风霜的土地上的一切,下岗、城市化、贫富差距,夹缝中生存的小人物,疲于奔命,悲喜交加。

最难看的十部烂片(这部烂片也许是今年文艺片的最大黑马)(14)

​但此后的张猛却陷入沉寂,聚焦于东北的两部作品《胜利》、《枪炮腰花》由于诸多原因,无人得见真容。​

最难看的十部烂片(这部烂片也许是今年文艺片的最大黑马)(15)

离开东北的《一切都好》虽有全明星阵容加持,却丧失个人风格,口碑、票房差强人意。​

最难看的十部烂片(这部烂片也许是今年文艺片的最大黑马)(16)

​审查、资本、艺术,夹缝中的张猛陷入了创作困境。​

《阳台上》的故事虽然不发生在东北,但有着张猛电影里熟悉点的故事元素,市井里的小人物,城市中的“市民失语者”,城市化的拆迁,在街头徘徊的复仇青年.....​

社会观察、人文关怀、小人物的心灵史,仍是张猛离不开的创作主题。

最难看的十部烂片(这部烂片也许是今年文艺片的最大黑马)(17)

​一名不断找寻突破的演员,一位力图摆脱创作困境的导演,打磨出了一部充满作者表达与人文关怀的电影作品。

《阳台上》是烂片吗?我不愿相信。​

-END-​

文|木目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