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万箭穿心没有结束(小人物的艰辛之歌)(1)

丈夫在爱情、婚姻中的背叛和生命中的彻底离席,以为寻觅到真爱和归宿却又被告知“没感情”,辛苦养育了十几年的亲生儿子在高考过后逼迫自己离开这个家。接踵而至的打击吞噬着这个在残酷的现实生活中苦苦挣扎着的妇女。辛酸而无奈的生活状态和小人物的艰辛与悲凉亦是整部影片想要表达的主题。影片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刻画,矛盾冲突的描绘和视听语言的运用深化并揭示了影片的主题。

电影万箭穿心没有结束(小人物的艰辛之歌)(2)

人物形象的生动刻画推动了影片叙事情节的发展,更深化了影片“小人物的艰辛”这一主题。李宝利是一个泼辣、啰嗦、重情重义而又可伶、勇敢的一个悲剧的妇女形象。她因搬家公司涨钱而大声叫嚷并非是因为抠门,而是因为她骨子里面的那颗省吃俭用的心的。她发现丈夫出轨之后,在想要闯进门的那一刻想起儿子。便转身报了警又独自在一旁肝肠寸断。这体现出她作为母亲,是一个十分负责的母亲,作为妻子,她维护自己的爱情却又想报复丈夫的心理和形象。这就塑造了一个典型的十分负责任的家庭妇女的形象。

电影万箭穿心没有结束(小人物的艰辛之歌)(3)

同时,又从另外一个层面上倾诉着弱势群体——妇女群体们的辛酸以及她们微弱的力量。后来,她对于何大嫂的帮助,以及与其他“扁担人”抢生意中可以看出,她的重情重义和能干。可就是这样一个能干的人,却被亲生儿子逼出家门,无家可归,再一次强化了李宝莉这一人物形象的悲剧色彩。同时,升华影片主题——小人物的艰辛与无奈。影片中还有很多的各具特色的人物形象。看似风光的健健却唯恐避之不及,甚至喝醉酒掉进沟里都没有人照顾;一直生活都十分辛劳的何大嫂,每天挑着扁担维持生计,住在脏乱的出租房内,当日子终于安定,儿子又出了事故……影片中将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小人物们的卑微以及面对生活的那种无奈的挣扎,徒劳的反抗的主题。

电影万箭穿心没有结束(小人物的艰辛之歌)(4)

影片中各种矛盾冲突的对抗和叙述深化了影片的主题,丰富了影片的内容。影片中的矛盾冲突是十分激烈的。马学武自己算是一个知识分子,包括“奶奶”代表的文化人形象,而李宝莉却是一个没有什么文化的“粗人”。马学武、奶奶,甚至于小宝都从心底里或多或少地鄙视着李宝莉。从奶奶的直接口述,小宝不经意间流露的情绪和语言都可以体现出来,而李宝莉在街头吃着炒饭,小宝在家中喝着牛奶,小宝和奶奶在家中休息等强烈的矛盾冲突和对比都体现出李宝莉的不易和辛苦。李宝莉为一群少年少女拍摄照片的时候,炫美的烟花映衬着李宝莉悲伤的面庞,热闹欢快的场景与其只身萧索的个人空间环境群体产生了激烈的矛盾冲突,构成了强烈的对比,突显出李宝莉的孤单与可怜。另一层面上,其实是在描绘小人物们的不易和辛酸,与现实生活格格不入的场景。

电影万箭穿心没有结束(小人物的艰辛之歌)(5)

视听语言的运用在影片中渲染了整部影片的艺术效果,揭示了影片的主题意蕴。

电影万箭穿心没有结束(小人物的艰辛之歌)(6)

影片中,李宝莉发现丈夫出轨并报警之后,倚靠在墙边哭泣的时候,背景音乐是厚实、沉重的而又舒缓的。这就像染上了一种悲伤的气氛一样。同时,画面中,李宝莉无助地坐在地上哭泣。配合着背景音乐,更能体现出她的无助和可怜。影片中,有一个镜头是,深夜中,万家灯火都灭了,只有一盏灯突兀地亮着,渺小而卑微。寓意小人物李宝莉内心的惶恐,缺乏安全感,绝望以及其自身的一种茫然无助感,充满了悲剧色彩,揭示了影片的主题:小人物、小市民的茫然无助,无奈艰辛和悲剧化情绪,以及一种无力面对现实的卑微。

电影万箭穿心没有结束(小人物的艰辛之歌)(7)

影片《万箭穿心》,穿的是李宝莉等一群小市民、小人物的心。他们所代表的是一种悲剧化的人群,面对残酷的现实,他们无力抵抗。面对残酷的现实,他们无力抵抗。影片通过刻画李宝莉等小市民的“形象”,把激烈的矛盾冲突和情节设置与画面空间作对比,以及渲染烘托极强的视听语言将李宝莉等一系列小人物的艰辛描绘的淋漓尽致。全方位,多层面地揭示了小人物面对生活的无奈与辛酸这一主题。

电影万箭穿心没有结束(小人物的艰辛之歌)(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