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网讯(记者/吴诗航 见习记者/蔡燕娣 通讯员/粤国资宣 盐业集团)为深入贯彻落实广东省国资委关于稳经济、稳增长的工作部署,盐业集团所属广东省和洋包装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和洋包装”)围绕“精耕细作、精打细算、精兵强将”的工作思路,聚焦生产经营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大力压减成本费用,加强精细化管理,深化三项制度改革,降本增效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2022年1至7月,和洋包装销售费用同比减少19%,管理费用同比减少12%。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工作落实情况(稳经济国企在行动)(1)

和洋包装核心业务为食盐包装生产。通讯员供图

精耕细作,降低生产管理成本

和洋包装在全面成本费用测算与分析的基础上,重点从生产管理成本管控入手,结合业务实际情况,明确各环节降本增效目标,制定可行方案,实实在在降低成本费用,多措并举促进提质增效。

一是精细化管理降低损耗。在食盐包装生产环节,质量监控与各生产流程紧密结合,细化对生产物料及低值易耗品的管理,提高利用率,减少非必要损耗,实现今年1至7月生产损耗率同比下降2%。注重对机械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实现修理费用同比有效减少约20%。在企业内部管理环节,树牢节约意识,员工积极落实,将车辆、办公用品、业务招待、劳保等费用严格控制在合理范围。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工作落实情况(稳经济国企在行动)(2)

印刷机装备在线质量检测系统 ,实时监控反馈质量问题。通讯员供图

二是信息化调度提高效率。充分利用生产管理信息系统,加强对生产、物流、质检等环节的精准控制,减少不必要的生产空余时间,成功提高生产与物流效率。合理调度车间生产时间,适当增加中夜班的生产时段,充分利用峰谷电价差额,上半年正常生产用电时段实现电费同比下降5%。

三是优化工艺节约成本。挖掘生产一线技术革新潜力,探索生产工艺优化提升空间。在现有设备和人员基础上,调整原有印刷工序,采用粘度控制仪和封闭式油墨盆,减少溶剂使用量。在多次试验的基础上,调整生态海盐、精选海盐、雪晶盐的包装材料结构和自然食用盐袋装生产工艺,在保障质量的同时该部分产品的材料上半年损耗较调整前减少3%。

精打细算,控制原料采购成本

和洋包装密切关注原材料价格变动和供给情况变化,加强市场分析和趋势研判,综合考虑每月需求与库存量实际情况,实行公开招投标,统筹采购,有效控制采购成本。

一是综合分析研判,合理确定采购时点。根据历年市场价格情况和波动规律,结合保障合理生产库存,分析、研判价格走势,重点做好行情预判、比价、议价,优化采购方案,在多方议价的基础上确定最优采购价格和采购量。

二是实行公开招投标,统筹降低采购成本。做好大宗原材料的公开招投标和规模采购规划,降低原材料总体采购成本,预计2022年同比口径可降低成本约350万元,减幅5%。下一步将针对部分未纳入招投标的材料启动招投标程序,进一步降低采购价。目前,PE膜的采购基准价下降约1000元/吨,其它原材料采购价格也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精兵强将,降低人工成本

和洋包装抓住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牛鼻子”,坚持推动三项制度改革动真碰硬,精简机构,压减管理岗位,优化人员配置,加强薪酬管理,控制人工成本,激发企业活力。预计2022年人工成本可实现同比减少10%。

一是降低职工人工成本。为更好地适应行业政策变化和企业转型的发展要求,围绕“管理人员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紧抓改革落地见效。企业原来的10个部门精简为5个,中层管理人员从11人精简至8人,管理和后勤辅助人员从39人精简至26人。期间,13名符合条件人员参与中层管理岗位竞聘,3名中层管理人员调整到一般管理岗位。中层以下岗位人员通过竞聘方式确定,4名后勤管理人员充实到生产经营一线。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工作落实情况(稳经济国企在行动)(3)

4月13日,和洋包装召开中层管理岗位竞聘会。通讯员供图

二是压减劳务用工成本。在保障企业生产经营实际需求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劳务用工管理,上半年减少劳务用工成本120万元。4月份精简5名后勤管理岗位劳务人员;5至7月分别精简7名辅助岗位和7名车间劳务人员。截至目前,通过岗位优化精简19名劳务人员。

三是健全全员绩效考核体系。对照生产经营总体目标和降本增效行动方案,针对部门责任及岗位职责分工,落实“收入能高能低”,进一步健全全员绩效考核体系,形成“一岗一考核、一人一张表”。通过加强绩效考核管理,明确岗位绩效考核内容,量化考核指标,将考核结果与薪酬兑现、职务升降紧密挂钩,提高员工工作效率,促进降本增效措施的有效落实。

改革永远在路上,改革之路无坦途。和洋包装将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推进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取得进一步成效,牢记稳经济、稳增长的国企责任担当,咬紧全年生产经营目标不放松,持续攻坚克难、降本增效,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