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关注 探图网摄影社区

图文丨摄影师赵永清

编辑丨探图菌

原来摄影可以如此简单(摄影不是一个人的孤芳自赏)(1)

原来摄影可以如此简单(摄影不是一个人的孤芳自赏)(2)

探图网摄影师

赵永清

赵永清,男,1963年6月出生,江苏省苏州市人,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吴中区摄影家协会副秘书长,《中国摄影网》、图虫网、探图网、香港旅游出版社签约摄影师,现在苏州吴中木渎镇政府机关工作。

自小喜爱摄影,2003年用拥有了属于自己的第一台数码相机索尼F828。2013年开始发表摄影作品,同时参加各种摄影比赛,《流光溢彩李公堤》、《诗意江南》等50多幅作品在中国摄影家协会、《中国摄影报》和《大众摄影》杂志举办的各类全国摄影大赛中获奖和发表,《山乡晨韵》获香港第九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风光摄影系列铜奖,《蓝调水乡》、《窗外的园林》、《绸都小满戏》等多幅作品被中国园林博物馆和中国农业博物馆收藏,《禾木之晨》、《集市藏民》等数十幅作品获奖并结集出版。

摄影,不交流等于孤芳自赏,不学习等于闭门造车,交流和学习是摄影的两条腿。

● ● ●

Q:你好,赵永清摄影师!非常高兴你能接受探图网的专访。先跟大家打声招呼吧。

A:哈喽大家好!我是探图网摄影师赵永清,摄影让我们认识,摄影让我们结缘,摄影让我们随性交流,摄影让我们一起共同提高。有人把摄影看得太崇高,这样对摄影师来说压力太大,其实我是把摄影当作一个普通的爱好,比如别人的抽烟、喝酒一样,我只不过更注重的是精神的愉悦。

原来摄影可以如此简单(摄影不是一个人的孤芳自赏)(3)

《石湖春韵》

Q:还记得你和摄影结缘的故事吗?为什么会喜欢上摄影?

A:要说起和摄影的缘分,那是太早的故事了,我小时候就喜欢拍照,觉得那是一个很神奇的盒子,居然可以把人的图像装进去再印出来,小时候不明白,老是跟在城里来的摄影师的身后转,别人拍照,我喜欢在快门响起的一刹那把自己的手伸进画面里,家里穷,买不起相机,也拍不起照片,就让自己的手蹭拍一下。

原来摄影可以如此简单(摄影不是一个人的孤芳自赏)(4)

《水韵江苏》

80年高中毕业以后参加工作,那时候乡镇企业还是赚工资回生产队买工分的时候,相机对于我来说依然是一个非常奢侈的东西,那时候自行车是最最需要的交通工具,因为很多同事已骑车上班,而我还靠两条腿。买不起相机,就借朋友的玩,解解瘾。80年代的农村穷,我家也穷,最重要的家庭大事就是造房子,在村上不能最后一家造楼房,如果是最后一家,那是很耻辱的事情。于是摄影兴趣的种子一直埋在心底,忙于生计了。

后来渐渐生活好起来了,老婆也知道我从小有个摄影梦,于是2003年的时候破天荒同意花8000元,陪我去苏州长发商夏买了一台索尼F828,后来才知道这台机器被人们称为机皇。那时候摄影没有现在这样好的学习和交流的氛围,也没有正式拜师学艺,只能一个人瞎拍瞎钻研,进步不快。后来就买了佳能50D,换了佳能5D2、5D3,1DX,器材逐年升级。我一直认为,摄影,不交流等于孤芳自赏,不学习等于闭门造车,交流和学习是摄影的两条腿,两者都不可偏废,我能够取得今天这些成绩,靠的就是不断的交流和学习。

原来摄影可以如此简单(摄影不是一个人的孤芳自赏)(5)

《桃花源里是仙境》

Q:平时都喜欢拍摄什么类型的题材?为什么会关注这些题材?

A:平时我喜欢风光和人文,其实很多摄影师都是从风光开始的,我也一样,一开始东奔西跑拍风光,后来发现人文更能够反映现实、表达人物。

有人问我风光、人文哪个难拍,我觉得要拍好都不容易,都难拍,拍风光很辛苦,起早贪黑,也费钱,满世界跑,拍人文需要更多的思考和时机等待。

近几年开始关注少数民族的题材,跑了西藏和南疆等地,关注少数民族的生活、习俗、文化和信仰,总有一种神秘感,想了解他们,反映他们,表达他们的喜怒哀乐。

2017年春季我去西藏,在昌都地区拉多乡一个露天集市上,意外遇到了很多藏民,男男女女,老老少少穿着节日盛装,在逛集市,他们头饰、发辫、穿着,深深吸引了我,我还是第一次见到这样的场面。根据导摄介绍,他们当中,居然还有贵族,贵族女孩白皙的皮肤没有高原红,穿着高贵,头饰豪华,边上有普通藏族妇女替她拿着集市上采购的东西。还有一个头饰漂亮的藏族妇女看见我们围着她拍照,害羞得逃来逃去,低头掩饰,不肯配合,后来索性逃到了他老公的身边把脸藏起来,其实我们知道她是担心老公埋怨她随便给人拍照,其实她老公倒是落落大方,允许我们拍摄,于是那藏族妇女便一改以前拒绝的态度,配合我们拍摄了。藏民族神秘的文化和生活,我这一课缺得太多了,回来以后经常关注,期待下一次进藏更深入的拍摄。

原来摄影可以如此简单(摄影不是一个人的孤芳自赏)(6)

《色达之夜》

入选新时代、新征程——全国第九届“群艺杯”摄影艺术展”

原来摄影可以如此简单(摄影不是一个人的孤芳自赏)(7)

《集市藏民》

入选圣域高原—乌兰察布之约国际摄影大展

Q:你喜欢到哪些地方去采风?这些地方都有哪些素材提供给你?

A:我去过不少地方采风,比如云南元阳,那里有蓝梯田、草房民居、神奇的云雾;五次去坝上,一次夏季、两次冬季零下30度,两次秋季,冬季坝上的纯净,奔腾的马群,马嘴巴里喷涌的热气,在逆光里透亮闪烁,给人的是穿透的力量。北疆白哈巴的古村落、一个蓝调下的神秘家园,禾木的早晨,炊烟袅袅,白桦林在晨晖下的韵味,令人记忆深刻。西藏的广袤,纯净的空气,白云低得可以唾手可得,热情的藏民,风雪中三步一叩的朝拜人,他们的眼神里依然充满了温情。南疆喀什高台民居里的人文,孩子们天真的笑脸,晒太阳老人的安详,大巴扎买馕大妈温暖的叮嘱,还有塔吉克族的婚礼、叼羊比赛都让我久久不能忘怀。

Q:拍摄时常用的装备有哪些?

A:经常使用的器材是佳能5D3,1DX,镜头是佳能16—35;24—70,100—400,今年新买了大疆无人机拍摄。

原来摄影可以如此简单(摄影不是一个人的孤芳自赏)(8)

《高山精灵》

原来摄影可以如此简单(摄影不是一个人的孤芳自赏)(9)

《夕阳驼影》

探图杯世界风光大赛人气奖

Q:创作的过程中是否发生过难忘的故事?可以选择具体的作品讲述一下么?

A:那就说说《松阳古村》这幅作品吧,松阳是浙江丽水地区的一个县城,那里摄影的氛围很浓,我每年的春节都要去一次,今年也不例外。

松阳有很多古村落,虽然原住民不多,但也有过年的气氛,门上贴着对联,地上满是炮仗的细碎。杨家堂村被称为松阳的小布达拉宫,古村保护得比较好,环境改造得也不错。我们到达的时候是8点左右,转了一圈,拍了几张,正要准备离开,这时山后云烟四起,好心的村民仿佛知道这样的环境里需要人物点睛一样,主动帮我联系起了牵牛的老蔡,于是就有了这张《松阳古村》。

回来后就试着挂到探图网上出售,结果还真有人买了一年的使用权,以前我的照片都是躺在硬盘里睡大觉,现在觉得可以让自己的作品走向市场,也是一种很好的尝试。

原来摄影可以如此简单(摄影不是一个人的孤芳自赏)(10)

《松阳古村》

这张作品《禾木之晨》,是2011年秋季去北疆拍的,获得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办中国传统村落大展二级收藏奖,开始的时候,我对这张片子不抱信心,因为很多人说画面里的汽车破坏了古村落的古韵,后来入选以后,我和评委交流,才知道,一张作品不要轻易被自己否定,一定要相信自己的眼力,画面里的汽车非但没有破坏古韵,反而反映了当地百姓为了适应摄影经济,开起了农家乐接待摄影人,努力发展经济,是当代生活的现实反映,也说明了古村的变化、人的思想的变化,有时代气息。

原来摄影可以如此简单(摄影不是一个人的孤芳自赏)(11)

《禾木之晨》

这张作品《诗意江南》,2015年的7月拍摄于浙江南浔古镇,入选由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办的“运河重镇,世界文化遗产地”南浔全国摄影大赛,是雨天拍出有情调作品的很好例子。一般摄影师因为爱惜器材,下雨了就收起家伙不拍了,南浔古镇有很多廊棚,我就躲在廊棚下拍摄雨中的江南古镇,别有一番诗意。原片是倒过来的,在一次观片会上,我拿出来交流,有老师建议将片子倒过来,就有了这张充满情调和诗意的江南风情画。所以我说,交流是摄影过程中很重要的一环,交流可以得到很多好的建议和意见。

原来摄影可以如此简单(摄影不是一个人的孤芳自赏)(12)

《诗意江南》

这张作品《山乡晨韵》,2011年秋季拍摄于安徽婺源石城,获香港第九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风光摄影系列铜奖。这张作品其实也可以说明在恶劣天气环境下如何因势利导,创作出好作品例子。当时当地旅游部门和石城的村民在利益分配上没有处理好,造成村民反对大批量的摄影人来拍摄,所以在太阳出来前夕,故意用茶籽壳燃烧,让烟雾弥漫整个村子,如果是村民各家各户的自然炊烟才好呢,我面对这样的不利因素,在太阳被弥漫覆盖前夕,徽墙忽隐忽现的时候,抓拍了这张作品,两分钟之后烟雾漫过了整个村庄。

原来摄影可以如此简单(摄影不是一个人的孤芳自赏)(13)

《山乡晨韵》

Q:你每次拍摄前都会做哪些准备,又是如何策划每一次的拍摄呢?

A:每次外出拍摄之前,总会浏览一下之前人们拍摄的图片,也总结一下自己之前拍摄的内容,学习不是简单模仿,回顾也不是简单的复制,而是要找出不同的感觉,另辟蹊径,另找思路。也可以到比赛网站上找到别人的帖子,看看他们拍摄的地址,手机上提前下载好摄影经常需要的APP,比如导航、指南针、天气、月亮、星空地图等,做到有备无患。

Q:你的作品会做后期吗?你如何看待图像后期处理?

A:我不排斥后期,我觉得照片后期就像美女的化妆,其实前期拍摄到位,后期并不复杂。我也喜欢学习李涛、钟百迪的后期讲课,学习他们的技法和思路。一般摄影师都是将机内参数设置在中性档,所以拍出来的照片不管是对比度、色彩、清晰度等都是没有个性的,不能令人满意,我很少给人看相机里的原片,如果我是一个女性,估计也喜欢化妆。

原来摄影可以如此简单(摄影不是一个人的孤芳自赏)(14)

《梦幻李公堤》

原来摄影可以如此简单(摄影不是一个人的孤芳自赏)(15)

《三色太湖》

Q:你认为摄影对你最大的影响和帮助有哪些?

A:摄影对我最大的帮助,主要是迫使我不断学习新的知识,让我的生活更加充实。摄影是需要知识的储备的,这个知识不光是文化知识,文学功底不可少,有的摄影师参加比赛经常为起不好题目而头痛,还需要知道天文、地理、气象、潮汐、晨昏日落,摄影人都是出门看天,万宝全书。

Q:有没有很想尝试的风格或主题,但还没拍过?可否透露一下拍摄的计划?

A:我一直有一个拍摄计划,拍一个真正老百姓的《生计》系列,拍老百姓为生计而努力的系列作品,拍了一点,可惜没有坚持下来,以后还是会坚持拍下去,可以是百工艺人,也可以是街头谋生片段,总之是拍老百姓的生活、赖以生存的状态。

原来摄影可以如此简单(摄影不是一个人的孤芳自赏)(16)

《流光溢彩李公堤》

入选“古韵今风家在苏州”中国苏州国际摄影展

原来摄影可以如此简单(摄影不是一个人的孤芳自赏)(17)

《窗外的园林》

入选第三届全国园林摄影大赛

原来摄影可以如此简单(摄影不是一个人的孤芳自赏)(18)

《水环境整治》

入选全国“美丽中国水”摄影大赛

原来摄影可以如此简单(摄影不是一个人的孤芳自赏)(19)

《春雾弥漫石湖畔》

入选第三届全国园林摄影大赛

原来摄影可以如此简单(摄影不是一个人的孤芳自赏)(20)

《枫叶红了》

入选全国木渎国际摄影大展

原来摄影可以如此简单(摄影不是一个人的孤芳自赏)(21)

我是探图网摄影师赵永清,

快点击「阅读原文」加入探图网摄影社区,

和我一起玩转摄影~

-/END/-

一个可售卖的

高品质摄影社区

探图网

订阅号:tantupixs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