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联,起源于桃符。据《后汉书•礼仪志》说,桃符长六寸,宽三寸,桃木板上书“神荼”“郁垒”二神。“正月一日,造桃符著户,名仙木,百鬼所畏。”

直到宋代,春联仍称“桃符”。王安石的诗中就有“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之句。后来,桃符由桃木板改为纸张,叫“春贴纸”。明代时,桃符才改称“春联”。明朝朱元璋不仅亲自微服出城,还亲自题春联。经明太祖这一提倡,此后春联便沿习成为习俗,一直流传至今。

明朝初年,一直流行的桃符不再用桃板,而是改用红纸书写吉祥的联句,这便是春联。那么,为何会发生这样的变化呢?

春联为什么非要红色(春联都是红色的吗)(1)

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明太祖朱元璋建都南京后,为庆贺开国盛典,在除夕时传旨,要求家家户户门上必须贴春联。第二天朱元璋微服出行,漫步大街小巷,满眼都是春联,非常高兴。当他发现一个屠户人家因没钱买纸就没贴春联时,便命人取来纸墨,当下挥毫为屠户题下一联: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斩断是非根。自此之后,贴春联的习俗被传承了下来。

贴福字,贴春联,红红火火过大年。我们现在见到的福字和春联都是红色的,也烘托了喜庆的年节气氛;但是紫禁城里的春联在一段时期内却是白色的。为什么贴白色春联呢?这就要从满族的习俗说起了。

满族崇尚白色,清军入关后,也保留了这一习俗,早期的春联多以白色纸绢书写。其后受到汉族文化的影响,满族开始书写红色的春联。从乾隆时期《岁朝图》中可以发现,当时紫禁城内宫殿各处张贴的春联都是红色。

来源:百科知识

【声明:本号为“全民阅读推广”官方公益账号,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