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早就听说北大教授钱理群批评我们的一些大学,包括北京大学,正在培养一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我们的大学课堂上,老师也经常告诫我们毕业后不要做“精致的利己主义者”那么,什么样的人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呢?能不能举个例子呢?,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是什么?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是什么(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是什么

问:早就听说北大教授钱理群批评我们的一些大学,包括北京大学,正在培养一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我们的大学课堂上,老师也经常告诫我们毕业后不要做“精致的利己主义者”。那么,什么样的人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呢?能不能举个例子呢?

答:这一流传甚广、影响深远的概念是钱理群先生退休后在一个座谈会上,谈及中国教育,尤其是大学教育时提出来的。他说当今实用主义、实利主义,虚无主义的教育,正在培养出一批“绝对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所谓“绝对”,是指一己利益成为他们言行的唯一的绝对的直接驱动力,为他人做事,全部是一种投资。所谓“精致”,是指他们有很高的智商,很高的教养,所做的一切都合理合法无可挑剔,他们惊人地世故、老到、老成,故意做出忠诚姿态,很懂得配合、表演,很懂得利用体制的力量来达成自己的目的。

“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这一概念的提出,一下子警醒了教育、文化、政治、思想界,这一概念很快被广泛接受,以至于中央纪委机关报《中国纪检监察报》上刊登文章,以“精致的利己主义”一词点名批评了几个落马官员。当然,不可避免地也引起一些争议。于是,在参加某文化活动时,钱先生回答与会者提问时再次重申了这一概念。他说:“我们的一些大学,包括北京大学,正在培养一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们高智商,世俗,老到,善于表演,懂得配合,更善于利用体制达到自己的目的。这种人一旦掌握权力,比一般的贪官污吏危害更大。”

“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概念的提出,体现了钱先生对教育的忧思,直截了当揭示出目前我国大学教育存在的严重问题。提出问题的目的在于引起“疗救的注意”。他希望还在大学学习的同学们引以为戒,并且认真思考,自己究竟要追求什么,要把自己塑造成什么样的人才,不要只注意提高自己的智力水平,而忽略了人格的塑造。

你说希望举个例子加以说明。这样的例子简直太多了。钱先生自己就举了一个他亲身经历的一个例子。有个学生在听钱讲课时每次都坐第一排,点头微笑很有礼貌;讲课过程中对所讲内容及时作出反应,点头、微笑,因此很快引起钱先生的注意。下课后这个学生总是迫不及待地跑到钱先生面前高度赞扬课讲得好,而且说得头头是道,讲得全在点子上。于是钱对这个学生有了好感。如此一次,两次,三次,好感与日俱增。到第四次他来了:“钱先生,我要到美国去留学,请你给我写推荐书。”钱欣然同意,但是写完之后,这个学生再也不出现了。于是钱先生明白他以前那些点头微笑等等全是投资,也就是鲁迅说的“精神的资本家”,投资收获了老师的推荐信,然后就“拜拜”了,因为老师对他已经没用了。钱先生说这是一个绝对的利己主义者,他的一切行为,都从利益出发,而且是精心设计,但是他是高智商、高水平,他所做的一切都合理合法,我能批评他吗?我能发脾气吗?我发脾气显得我小气,一个学生请你帮忙有什么不可以?这个学生有这个水平啊。但是,我确实有上当受骗之感,我有苦难言。这就是今天的北大培养出来的一部分尖子学生。

这种高智商的利己主义者走上社会之后,能很快融入社会,很快爬上高位,攫取很大权力。这些年落马的大大小小的官员们,靠卖身行贿拍马溜须这类粗鄙利己主义爬上去的占一部分,但更多的似乎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如电视剧《蜗居》中的宋思明,明明是个贪官,做了不少恶事,但观众看后似乎并不太恨他,更有甚者有人还赞美他。因为他身上有许多“看上去很美”的地方,相当迷人。作为市长秘书,他头脑清晰,思维敏捷,精明强干,各方面关系处理得顺风顺水,能力超强。在做人上,他谦虚谨慎,为人低调,从不张扬,严于律己,口碑甚好。包括对底层普通百姓,他似乎也表现出宽厚仁慈之心,让人感觉他从老百姓利益出发,处处为老百姓考虑。对妻子、对情人、对家庭,他都做到了“尽善尽美”。但透过现象看本质,他是一个典型的“精致利己主义者”,正如宋的上级领导孙书记对他的评价:“大奸似忠,大奸似忠啊!”这一评价入木三分一针见血,透视了宋所有迷人外表下掩盖着的阴暗卑劣的灵魂,是一棵美丽而有毒的“罂粟花”。

从喧嚣浮躁的社会生活及纷乱芜杂的人生舞台上提炼出“精致利己主义者”这一概念,突然让人眼睛一亮,许许多多这样的人豁然现形,无所逃遁。同时,这一概念也让所有人警醒,警惕自己千万别变成这样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