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安顺日报-掌上安顺】

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两个文明”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是记者走访时对平坝区乐平镇塘约村的直观印象。

双水镇文明乡村(绘就文明乡村新画卷)(1)

2017年,塘约村获“全国文明村”称号。站在村文明实践广场,目之所及是连片独栋住宅,彰显现代物质文明成果;漫步村中,村民热心邀请到家做客,折射出传统乡土人文精神。“物质文明 精神文明”是塘约村作为全国文明村的内核所在。

“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我们村创建‘全国文明村’,离不开党建引领。”塘约村党总支副书记彭远科介绍,塘约村把11个村民组和村级合作社划分为4个网格党支部、11个党小组,形成“党总支 党支部 党小组”的三级网格管理体系;同时,建立党员、村干部积分管理考核工作机制,把村干部、普通党员工作成效的评判权交给群众,并与薪酬奖励挂钩,从而激发党员干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凝聚干事创业激情,确保文明村创建工作各项部署落地落实。

双水镇文明乡村(绘就文明乡村新画卷)(2)

在党建引领下,塘约村党员干部积极发挥宣传员、指挥员、战斗员、调解员作用,发动村民美化村容村貌、完善基础设施、引领文明新风尚。

“从前,塘约河受上游煤炭厂影响,水体黑,污染严重。”村民易木珍回忆道。如今,经过治理,河水清澈、廊道通幽,哗哗水声与田田荷叶相得益彰,塘约河成为游客“打卡点”。

这是塘约村美化村容村貌、完善基础设施的一个缩影。自2021年全市启动宜居乡村创建工作以来,塘约村积极实施道路香草化、庭院个性化、河道廊道化、山坡景观化,从而实现村貌美化。近年来,塘约村累计搭建了500米廊道,建成“组组通”公路7.8公里,硬化联户路39499.86平方米,硬化庭院73721.49平方米,完成道路改造“白变黑”11公里,建成饮水项目3个,安装太阳能路灯480盏,完成房屋改造245户。

要实现长足发展,既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

采访当天,村民杨启才家在办酒席,只见村红白喜事服务队队员穿梭其间,忙碌事务。“红喜八菜一汤,白喜‘一锅香’,不发包包烟,也不上酒。”队长鲍忠琴介绍,村里红白喜事由村委出资委托服务队提供“一条龙”服务,其他酒席一律不准操办,坚决遏制酒席铺张浪费现象。

双水镇文明乡村(绘就文明乡村新画卷)(3)

治理酒席铺张浪费,是村规“红九条”的内容之一。作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塘约村狠抓乡风文明建设,除了制定推广村规寨规,实行“一村一总规,一寨一小规”,涵养社风民风;开办夜校,对村民进行种养殖、旅游接待等方面培训,增加创收技能、提升文化素养;选树“四爱”“四美”,营造创优争先的良好氛围;11支主要由大学生组成的志愿服务队深入村民小组,宣传进步思想,开展文明实践,引领文明风尚。

今年上半年,塘约村按照“屋外乡土化,屋内现代化”原则,利用部分村民的闲置房屋打造民宿,并投入运营。如今,塘约村村容村貌干净整洁、村民口袋越来越“鼓”、群众文化丰富多彩……一幅文明乡村的美丽画卷尽收眼底。

安顺日报社大数据智慧全媒体记者

陈应娴

编辑 顾宇

校对 梁惠焜

编审 吴丹

本文来自【安顺日报-掌上安顺】,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