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古城的来历(厚重亳州)(1)

亳州古城的来历(厚重亳州)(2)

半截楼街在新华路中段路西,现在是闹市中的一方净土。这个地方,曾经作为民国亳县、新中国亳县、亳州市的亳州古城的来历(厚重亳州)(3)政府所在地,是亳县、亳州市将近一百年的政治中心,现为谯城区委、区亳州古城的来历(厚重亳州)(4)政府等四大班子办公所在地。

亳州古城的来历(厚重亳州)(5)

据老辈人回忆,州署衙门在民国成立没有几年遭了大火,大约在民国十年前后,县亳州古城的来历(厚重亳州)(6)政府即搬到刘家花园办公,就是半截楼街中间。街南,是办公场所;街北,是亳州古城的来历(厚重亳州)(7)政府接待所——后改名为亳州宾馆。直到2004年春天,建于清末的耿家四合院——作为亳州宾馆中独立的贵宾接待室“榴花馆”,仍然完好,十几株苍古的大石榴树,古趣盎然,夏日榴花似火,秋日硕果坠枝——后来被开发商连夜推平毁坏,这座保存一百多年,接待过乔石、万里、亳州古城的来历(厚重亳州)(8)温家宝、李德生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古代建筑,被彻底抹平。

半截楼,老辈人说是亳州“八大家”刘家的产业,叫刘家花园,为啥叫半截楼呢?传说当年刘家出过一个翰林,做过京官。老翰林告老还乡后,想建一座楼房,读书娱乐晚年,就请来工匠,在花园临街的地方起一座楼。

亳州古城的来历(厚重亳州)(9)

楼房盖了一半,老翰林一早一晚都到工地上看看进度。这一天下雨了,工匠们放工回家,老翰林踱着方步走进花园,老远就听见孩子吵闹的声音。走进一看,是两个亳州古城的来历(厚重亳州)(10)六七岁的孙子在土地上玩耍。大孙子手里提着一根木棍,栓几根麻绳,绳下系着一块砖;小孙子面前摞着一摞瓦。老翰林弯腰问道:“你俩玩的啥呢?”

“爷爷,我们做生意。”

读书人家,听见小孩子不读书,而学的是“贱业”,老翰林十分不喜,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这孩子该入蒙学了,怎么喜欢“生意”?老人家半恼半怒,问:“你们做的啥生意?卖的啥?”

“爷爷!”大孙子说:“我们卖房子,我卖砖头,他卖瓦,俺俩正比赛着,看谁卖得快呢!”

老翰林愣住了,呆立半晌,说不出话来。自己苦心孤诣想盖一座楼,还没盖一半呢,孙子就开始卖楼了,创业如此艰难,败家如此轻易。自己还能活几年呢?孙子已经开始卖楼了,这楼还盖个什么劲呢!越想越泄气,一甩袖子,走回老宅,吩咐管家:“楼房停业不盖了。”

管家说:“楼房才盖了半截,总不能成半截楼吧?”

“半截楼就半截楼吧。”老翰林长叹一声。

自此,这座半截楼就成了地标,这条街就叫“半截楼街”了。

--End--

叶秀岭 讲述 张超凡 整理

编辑:张珍 审校:明光 海博 审核:邓传功

亳州古城的来历(厚重亳州)(11)

亳州古城的来历(厚重亳州)(12)

环保公益广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