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4-01 00:05

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中共中央委员有42人英勇牺牲,其中牺牲在上海龙华的就有7位,占六分之一,恽代英就是其中的一位。

在上海龙华革命烈士就义地,恽代英的孙女恽梅朗读了一段爷爷生前留下的文字:“我问你,为什么不替社会国家做事?你便说一木怎能支大厦。我想你懒惰罢了,你自己先便不愿意做,你骄傲罢了,你自己不肯折节以交天下有志之士。”

不能忘却的纪念作者(不能忘却的纪念)(1)

恽梅的爷爷恽代英是《中国青年》的第一任编辑。在上海市黄浦区淡水路66弄4号,《中国青年》杂志社旧址,恽梅讲起恽代英与这本杂志的故事:“爷爷在《中国青年》上投入了非常大的心血、思想和感情。他回答了当时青年们对于家庭、恋爱、生活还有各种方方面面的问题。”

在第一期《中国青年》上,恽代英写下了一段与青年人共勉的话:

一、 每星期至少牺牲六小时,作有益于社会改造的事业。

二、 每星期至少牺牲六小时,作有益于社会改造理论与办法的研究。

三、 有收入时至少捐其十分之一作有益于社会改造的事业。

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恽代英进入国民党上海执行部工作,参与领导“五卅运动”,大革命失败后他参与领导了南昌起义和广州起义。郭沫若曾说:“在大革命前后的青年学生们,凡是稍微有进步思想的,不知道恽代英,没有受过他的影响的人,可以说没有。”

不能忘却的纪念作者(不能忘却的纪念)(2)

走进龙华革命烈士纪念地的监狱,恽梅分享了爷爷被捕的故事:“那是1930年,他是在从事工人运动时被捕的,在老怡和纱厂的附近,正巧碰到‘抄靶子’的,当时因为爷爷手里拿着传单,身上带着钢笔,对方觉得他可疑,就把他抓了进去。”

被捕之后,恽代英化名王作林,声称自己是从武昌来上海找工作的失业工人,始终未暴露身份,在龙华监狱中,他坚持用演讲和文字继续革命工作。

“浪迹江湖数旧游,故人生死各千秋。已拼忧患寻常事,留得豪情作楚囚。”这首狱中诗,就是恽代英所作。

1931年4月,恽代英的身份暴露,国民党许以高官厚禄劝说他放弃革命,但恽代英并未因此放弃信仰。

不能忘却的纪念作者(不能忘却的纪念)(3)

“当时奶奶到了狱中,看到爷爷身体很瘦弱,因为他当时有肺结核,但是他还是很坚定,对革命的信念很坚定。奶奶就把父亲的照片给他看了,爷爷就对奶奶说,一定要好好教育孩子,不管再苦再累,一定要把孩子培养好,他是革命的希望。”这是恽梅从父辈那里听到印象最为深刻的故事。

1931年4月29日,恽代英英勇就义,中国青年的楷模牺牲了,但他的精神被后人铭记。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邢维 陈瑞 李珂 王琳琳 王健慧 摄像 李维潇 刘宽漾 吕心泉 编辑 沈佩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