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对于中国人来说,是个有点玄妙的数字。

比如,七情六欲、七上八下、三魂七魄、七年之痒等。

七这个数字,似乎可能代替任何事物。

而从心理学上分析,七,是记忆力的分水岭。

人们在进行记忆时,内容如在七个之内,就能迅速记住。

而一旦超出七个,就会出现记忆混乱的问题。

同时,七也用来指代一些重要的“坎儿”。

比如,七年之痒。

在婚姻中,我们常常用“七年”来表达一段感情已经从热烈走向平淡。

随着《大侦探》《王牌对王牌》《奔跑吧兄弟》《向往的生活》等我们熟知的综艺节目走到或者即将走到七年之痒的分水岭,让我们来回顾回顾往昔。

王牌对王牌第1期到第4期(王牌对王牌终于七年之痒了)(1)

看一看那些年随着他们的艰难前行,我们也一同走过的青春岁月。

综艺节目发展史

我国的综艺节目,丰富又短命,能进行到七年以上的,都是算是长寿综艺了。

在我国,最早出现的综艺,是1983年首播的春节联欢晚会。

王牌对王牌第1期到第4期(王牌对王牌终于七年之痒了)(2)

它的出现,让人们在匮乏的年代,初次体会到文娱生活的快乐。

直到现在,它也在作为综艺的代表,在每个除夕,为人们送去祖国的祝福和关怀。

而自春晚的首次播出之后,我国的综艺节目开始缓慢地萌芽。

其中包括《超级女声》《超级男声》《快乐大本营》等流传甚远的综艺节目。

王牌对王牌第1期到第4期(王牌对王牌终于七年之痒了)(3)

而随着人们文化水平、消费水平的提升,春晚等传统综艺也开始慢慢被替代。

娱乐、消费主题的综艺节目开始占据主流。

其中以《快乐大本营》为其中佼佼者,它同样也以24年的播出记录,始终占据综艺顶流的位置。

随着《快乐大本营》的成功,一系列的综艺节目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纯娱乐类的《欢乐总动员》、《天天向上》;

知识竞猜类的《非常6+1》《一站到底》;

情感类的《爱情保卫战》《非诚勿扰》;

运动竞技类的《奔跑吧》《全员加速中》等等。

在这些层出不穷的综艺中,慢慢显现出同类扎堆、同质严重、模仿抄袭明显、创新越来越少、艺人出众较少的特点。

于是综艺节目开始慢慢呈现短龄化的情况,像极了红极一时的流星:耀眼的闪过天空然后又迅速的消亡。

能够持续下来经久不衰的也慢慢地成为了一代人的青春和回忆。

比如《王牌对王牌》,作为一档老少皆宜的大型明星真人秀,坐拥老中青三代的明星阵容,可以说是格局拉满,多人游戏、团队比拼,每一期都轻松又欢乐。

王牌对王牌第1期到第4期(王牌对王牌终于七年之痒了)(4)

看着沈腾,贾玲等王牌家族,绞尽脑汁和嘉宾组斗智斗勇,

最后没有办法于是扯皮耍赖、撒泼打滚让人欢乐的同时,真的是让人见识到了另类的通关方式。

谁说只有输赢两种结局,明明还有耍赖这条路可走。

这让我们这些在社会中的卑微打工人,理解了还有“躺倒”这条路可走。

这让人在一天的疲惫后慢慢卸下重担,体会到轻松的愉悦。

偷懒虽然可耻,但是谁能说他不香呢?

《王牌》的七年之痒

很多人都在说,或许《王牌》也进入到了七年之痒。

越来越硬核的广告,沈腾、贾玲等王牌家族,甚至嘉宾队员都开始的提词器表演,越来越没有存在感的嘉宾。

王牌对王牌第1期到第4期(王牌对王牌终于七年之痒了)(5)

于是,有些人开始唱衰《王牌对王牌》,觉得这个节目可能也就走到这里了。

毕竟,“敷衍观众、跪舔资本”是一切摆烂开始的源头。

但是,小编希望《王牌对王牌》不是,我希望它能挺过这次的七年之痒,持久长青。

毕竟痒嘛,挠挠不就行了嘛,何必非要把人都弄没了呢。

更何况,它曾经带给我们那么多开心的瞬间。

小编始终记得,第一次看《王牌对王牌》是在一个朋友家里。

说实话,那时还不是特别熟悉的朋友,只是因缘际会聚在一起的异乡打工人。

那次她生病,我去她家探望。朋友特别热情,招待我吃饭。

饭后 ,我们一起在家看起了《王牌对王牌》。

一些熟悉的梗,熟悉的人,熟悉的音乐慢慢出现在节目中。

王牌对王牌第1期到第4期(王牌对王牌终于七年之痒了)(6)

伴随着欢笑,我的小小的不融入感也慢慢地被驱逐,开始和朋友开心地聊起来。

这里以前我听过!

这个人我看着长大的!

这个剧你也看过?

慢慢的,发现原来我们有这么多共同点,原来我们的喜好都好像,原来我们的童年也都是这样走过的。

于是,我们开始熟悉起来,开始变得能够理解对方,能够慢慢产生默契,而这些都是因为《王牌对王牌》给我们的契机。

它真的是一把很好的钥匙,能够帮助我们打开陌生朋友的心灵,让我们在似曾相识的环境中,去认识对方,理解对方。

它将我们80后90后两代人的青春带回了屏幕,让新一代能去理解老一代人的艰辛,让老一代人能够去理解新一代人的思想。

它带来的不只是欢笑,也是心灵的碰撞,融化了代与代的隔阂。

王牌对王牌第1期到第4期(王牌对王牌终于七年之痒了)(7)

这是对于我们而言,对于明星而言,《王牌》其实是一个很好的洗白剂。

它虽然捧不火什么明星,但是能让他们泥泞中来,干干净净地走。

比如在过去几季大放异彩的王源、宋茜、欧阳娜娜、甚至是目前王牌家族顶梁柱的关晓彤。

很多人在没有看王牌之前,对他们都有着或多或少的不太好的印象。

王牌对王牌第1期到第4期(王牌对王牌终于七年之痒了)(8)

在他们来到《王牌对王牌》之前,都或长或短的经历过网络的洗礼,外貌抨击、人品堪忧、能力不足、演技辣眼、偏爱炒作、男女关系等。

毕竟作为明星,他们的一切都是受人注视的,生活中一点点的差错,带给他们的就是我们想象不到的灾难。

天价赔偿、雪藏危机等等,他们就像是行驶在刀刃上,一个疏忽就是一辈子。

可能有人说,人家挣那么多钱不需要同情。

小编想说,小编并不同情那些在娱乐圈只知道捞钱敷衍观众的明星,小编只是害怕,会不会因为某次的失误,真的造成了一个兢兢业业克己奉公的人的一辈子伤痛。

王牌对王牌第1期到第4期(王牌对王牌终于七年之痒了)(9)

所以为什么有的明星会被误解,会不会是因为我们目前只看到了他的一面,或者说是媒体想让我们看到的这一面。

而近两年来越来越多劣质的明星被抛弃,优秀的明星被发现不就是因为各种真人秀综艺帮助观众们进行的筛选。

所以,路遥方知马力,日久才见人心。

正能量的策划

而对于最新的一季,《王牌对王牌》整体策划的方向还是很正向很积极的。

着力于传统文化,发掘各个行业的王牌,立足中国传统,发掘文化内涵。

王牌对王牌第1期到第4期(王牌对王牌终于七年之痒了)(10)

但是总的来说,节目的叙事结构过于单一,而且因为走古风路线很多现代的小游戏就失去了价值,直白说教开始慢慢增加,剧本痕迹过于严重,其实这些与这一季的整体规划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但是《王牌》也在通过其他方式去弥补,比如更换嘉宾,及时注入新鲜的血液,优化妆造,古风妆造真的美出圈,甚至让人分分钟想拔下来做壁纸。

所以,你看,他也努力了,不是么?

一个节目能够走过七年,真的很不容易。

每一个经过这么长岁月的综艺都必不可少地承载了一代人的记忆。

王牌对王牌第1期到第4期(王牌对王牌终于七年之痒了)(11)

他们就像是一个个学步的孩子,可能有跌倒、可能有进步,一切都充满了不确定性。

所以,请各位观众,不要急,有问题我们就及时指出,每一个成长都是不易的。

我们在这个更新换代频繁的世界多点耐心,等等它,等等那个承载了我们青春的综艺,和我们一起成长。

你喜欢看《王牌对王牌》吗?

撰文 | 桃夭

编辑 | 豆豆

排版 | 宇宙尽头打工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