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假期回老家小住几天,在家门口遇到了我儿时关系最好的小伙伴,听妈妈说她嫁到了邻村,男人除了会写自己的名字几乎大字不识一个,而且脾气特别暴躁,所以她过得并不幸福。

好久没有见面了,彼此见到还是非常高兴的,她女儿也跟在身后,已经出落成一个亭亭玉立的大姑娘了,但见了我还是很害羞,扭身躲开向前走去。看着她背着个大包要出门的样子,问她这是要去哪里?她迟疑了几秒,告诉我她要去县医院,正要去镇上坐车。真是赶巧了,婆婆家离县医院只有一街之隔。我说:正好顺路,坐我们车一起走,正好可以叙叙旧呢。趁老公回家取东西的空档,我问她怎么了?她瞅了一眼已经走在前面有一段距离的女儿,小声跟我讲:女儿怀孕了!

性教育何时开始才是合适的呢(为什么让性教育蒙上神秘的面纱)(1)

闺蜜说:她见这几天女儿老恶心呕吐,自己也不知怎么一回事,经她询问才知道,女儿已经二个月没来例假了!因为还没有正式举办婚礼仪式,所以孩子不能要!我听了心头一紧问她:既然不想要,为什么不嘱咐她保护好自己?她很难为情地说:这种话在孩子面前怎么开得了口?然后千叮咛万嘱咐我:千万别说出去,太丢人了!

这不仅让人感慨,二十多岁的大姑娘了,连自己怀孕了都不知道,连最基本的生理常识都不懂,但这也不能全怪她,在相对落后的农村,仿佛谈性是很可耻的一种行为,更不能奢望摆到桌面上跟孩子们讲,即使今天,闺蜜还是如此思想,女儿还是如此无知!一代代人受封建思想影响根深蒂固!

性教育何时开始才是合适的呢(为什么让性教育蒙上神秘的面纱)(2)

我不禁反思,性教育真的就这样难以启齿吗?为什么整个社会都将性行为蒙上一层厚厚的极其神秘的面纱,让尤其是正处在成长期的少男少女即好奇又迷茫,导致他们很多一部分人即使长大成年都无所适从,甚至于像闺蜜的女儿一样需要付出惨痛的代价!

性教育何时开始才是合适的呢(为什么让性教育蒙上神秘的面纱)(3)

八十年代我上中学时,在生理课上讲到女生月经男生遗精的时候,虽然课本上只有极简短的几句带过,但大多数生理老师就会很自然的略过,根本连提都不提,连老师都在逃避,还处于懵懂少年时期的我们就更加的迷茫!当真正要面对时,由于对性知识缺乏最基本的了解,就会显得惶恐不安,甚至酿成不必要的悲剧。

九十年代初我上大学时,有一次正式上课之前,学校组织女生观看了一部关于女性生产的视频小短片,结束回到教室时,大部分男生已经就座准备上课了,我们几个女生进教室时全程都低着头,好象犯了什么大错一样!这是我长这么大第一次接受这样的教育,而这之前我根本不知道小孩子到底是从哪里生出来的,一个大学生尚且如此更何况那些从未走出过山村的孩子们!

性教育何时开始才是合适的呢(为什么让性教育蒙上神秘的面纱)(4)

即使时代发展到了今天,作为具有保护措施的避孕套还是不允许做广告宣传,而各种媒介却在大肆宣扬无痛人流!这是不是有点本末倒置,这算是亡羊补牢吗?那为什么本来可以在没有伤亡之前就可以补救而舍弃不用呢!避孕套它只是在必要的时刻保护大家避免不必要的麻烦的一个工具而已!为什么同样的要视其为洪水猛兽呢?

性教育何时开始才是合适的呢(为什么让性教育蒙上神秘的面纱)(5)

正常的性行为,她只是一种生理现象,跟吃饭睡觉一样再正常不过,她甚至跟爱情一样是世间一个美好的存在,我们会不惜华美之辞宣扬爱情的美好,我们也会不惜热情与欣喜去迎接爱情的结晶,无论是美好的爱情,无论是小生命的诞生都是与性行为分不开的,我们可以将《梁山伯与祝英台》《牛郎织女》等千古流传的美好爱情故事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为什么就不能坦然地面对并接受性教育呢?这也导致很多人视性行为既为可耻行为的假象。为什么就不能大大方方的让成长中的少男少女对性有一个正确的认识,理性的判断,让懵懂中的青少年减少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呢!

性教育何时开始才是合适的呢(为什么让性教育蒙上神秘的面纱)(6)

老公开车我跟闺蜜回忆着童年的趣事,只字不敢提她女儿怀孕的事,看着一旁正处在花季一样年华的女孩,却一路沉默不语,连一点精气神都没有,我相信这件事不仅让她的身体受到创伤,也会在心理上让她的一生都会留有阴影,起码也是她美好年华中很苦涩的回忆。看着有些沮丧的女儿,我其实好想跟她讲,以后学会保护好自己,但在她的认知世界里这件事是非常丢人的,所以我还是小心地维护着她卑微而愚昧的自尊。

性教育何时开始才是合适的呢(为什么让性教育蒙上神秘的面纱)(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