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优的母亲施文心,与丈夫婚姻64年,生活有爱有辛酸。

她年轻时貌美如花,因何嫁给并不帅气的葛存壮,婚后生活如何?

如今,她94岁。人生暮年,儿子因何成为她的心病?

葛优的女儿(葛优母亲施文心)(1)

01

1954年的一年,葛存壮的朋友,拿着一张女孩的照片找上门来。

朋友想把照片里的女孩介绍给他。

葛存壮接过照片一看挺高兴:

“哟,挺漂亮的!”

然后热情地打听起女孩的名字。

“媒人”见葛存壮心急,故意打趣:

“她可是个知识分子,惦记的人有很多,就怕你没戏。”

照片上的女孩名叫施文心,后来成了葛存壮的妻子。

那一年,施文心25岁,是电影学院编辑班的一名学生。

葛优的女儿(葛优母亲施文心)(2)

她人长得漂亮,还写得一手好文章。

自上而下,散发着“文艺女青年”的气质。

这样的女子,身边自然不乏爱慕者。

那时的葛存壮,刚参加工作,在长春电影制片厂上班。

人长得清瘦,两个颧骨高高隆起,比较适合饰演反派角色。

葛优的女儿(葛优母亲施文心)(3)

他先后在电影《赵一曼》、《平原游击队》中,出演反面人物,成为那一时期的“反派专业户”。

由于塑造的坏人太多,即使卸妆之后,也会给人一种“坏蛋”的形象。

而施文心貌美如花、清丽脱俗,有几分像女星白百何。

乍看相貌,两个人并不般配。

他们是怎么相互看对眼的呢?

葛优的女儿(葛优母亲施文心)(4)

葛存壮与施文心,是在北京西四石胡同,一所旧王府里相识的。

当时电影学校还在筹建当中,因此学生宿舍临时安排于此处。

那时候,葛存壮虽然演了一些角色,但全部都是配角,几乎毫无名气可言。

尽管如此,当他出现时,还是引起了施文心的注意。

02

原来,施文心曾看过一部名为《六号门》的电影,对里面的配角印象深刻。

那个角色,有一种特别的眼神。

幽怨,深邃。

而出演这一角色的,正是葛存壮。

该片上映于1952年,葛存壮所饰演的,是配角“朱把头”。

葛优的女儿(葛优母亲施文心)(5)

虽然戏份不多,但导演却给了他几个特写镜头,来刻画人物贪生怕死的性格特点。

葛存壮将朱把头演得鲜活到位。

因为看过那几个特写镜头,施文心见到他后,感到很眼熟。

她有点难以相信,电影里恶贯满盈的“朱把头”,会跑来跟自己见面。

一对年轻人,第一次面,一时不知道该说什么。

陪施文心来的朋友见状,压低声音问她:

“你觉得这个人怎么样,合不合心意?”

施文心没有说话,而是轻轻点点头,表达着对葛存壮的认可。

葛优的女儿(葛优母亲施文心)(6)

那时候,葛存壮还在长春电影制片厂工作,只有接到工作任务时,才会回到北京。

刚开始相处,见面的机会少之又少,让这对恋人百般煎熬。

后来施文心毕业,在农村体验生活。

有一天,葛存壮突然来看她。

施文心所住的地方交通不便,葛存壮与她见一面,要步行十几里地。

为了显得成熟些,施文心谎称自己已经结婚了。

与葛存壮见面之后,同事热情地给他们腾房间。

施文心连忙推脱,直说不行。

葛优的女儿(葛优母亲施文心)(7)

其实,她对葛存壮并不十分了解,只知道他的职业,和演过的几部戏。

在那个年代,年轻人谈恋爱首先要看成分,两家要门当户对才可以。

可是,葛存壮与施文心直到结婚,彼此都没有问对方的出身,以及家庭背景。

因为爱情,一切都顾不得了。

在相恋的第二个年头,两人决定结婚。

虽然婚姻有了着落,但新的问题却摆在了他们面前。

03

那时候不比现在,年轻人谈恋爱结婚,都提前买房或者租好房子。

施文心与葛存壮,都住在各自的宿舍里,家里人并没有为他们准备婚房。

除了每个月有几十块钱的工资,他们几乎一无所有。

在如此艰难的条件下,想办一场像模像样的婚礼,并不容易。

葛优的女儿(葛优母亲施文心)(8)

1955年8月27日,葛存壮与施文心早早来到单位。

他们走进一间宿舍,然后开始清理起来。

因为许久不曾有人来住,角角落落全是灰尘。

这间不大的屋子,将成为他们的新房。

谁知道,婚房的问题刚解决,新的问题又迎面而至。

当年各单位都有要求,红白喜事不能铺张浪费。

本着一切从简的原则,两家双方的父母都没有坐到一起。

葛优的女儿(葛优母亲施文心)(9)

没有亲人到场祝贺的婚礼,让葛存壮与施文心,在甜蜜中有一丝说不出的苦涩。

最终,他们买来两条香烟和三斤糖,在单位同事的祝福声里,办了一场热闹而又简单的婚礼。

婚礼虽然简单,但同事们该随的份子钱,都没有落下。

他们大多数随了五毛,最多的也不过两块。

结婚之后没多久,葛存壮便外出拍戏去了。

当初借来的房子和床,都要物归原主。

施文心打包好行李,回到集体宿舍,过起了以往的单身生活。

不久前的那场婚礼,就像是一场绮丽的梦一般。

梦破了,回到现实的人,心里满是凄凉。

葛存壮每次回到北京,与施文心小住几日,便再去借房子和床。

如此往复,直到1957年施文心怀孕。

葛优的女儿(葛优母亲施文心)(10)

04

施文心的身体不好。

身高一米六二的她,发现自己怀孕时,体重不足八十斤。

这一年,四月的一个深夜,大多数人都已沉浸在梦乡里。

有一辆疾驰的汽车,明亮的灯光划破了夜的黑。

车子疾驰而过,奔向天坛医院。

汽车的后座上,是怀孕待产的施文心,和她的母亲。

施文心一只手抓着母亲的手,另一只手捂着肚子。

豆大的汗珠,不时从她脸上滚落而下。

自怀孕起,施文心搬到单位的宿舍里。

在距离预产期还有两个月时,施文心经历了难熬的一晚。

宫缩带来的阵痛,一阵接着一阵传来。

葛优的女儿(葛优母亲施文心)(11)

施文心(后排左二)

彼时,葛存壮住在小西天的家里。

由于还未足月,他根本不知道妻子,正在承受着如此大的痛苦。

车子到医院后,施文心被推进了急诊室。

经检查发现,怀有八个月身孕的施文心,患有严重的胎盘错位。

这种情况,很容易会导致孕妇难产,大人和孩子都会有生命危险。

第二天清晨,葛存壮才得知妻子住院的消息。

那几天,他像是丢了魂一般。

坐立难安,精神恍惚。

因为担心妻子,他每天都往医院里跑。

直到看到妻子安然无恙,他才放心地去上班。

葛优的女儿(葛优母亲施文心)(12)

为了调整心情,施文心每天开导自己。

但几天之后,还是出了问题。

在医院保胎的施文心,羊水突然破了。

怀孕八个多月,孩子就要提前出生。

那个年月,医疗条件远不比现在发达。

早产对于身体不好的施文心而言,是个不小的挑战。

05

那一天,葛存壮早早守在产房门口。

面对进进出出的医生,手里端着纱布和药棉,陷入两难的境地。

施文心体质差,孩子是早产儿,母女俩都会有危险。

保大人还是保孩子,成为他最不愿面对的选择题。

葛优的女儿(葛优母亲施文心)(13)

葛存壮没有犹豫,果断表示要保大人。

忽然,一个护士从产房里走出来。

门没关严实,留下一道缝隙。

葛存壮透过门缝,向产房里看去。

施文心躺在床上,周围放着几天前,自己给她买的巧克力和饼干。

见到葛存壮后,她微微一笑,好像是在告诉他,自己没事,不要担心。

看到妻子没事后,葛存壮长舒一口气。

幸运的是,因为施文心孕期短,腹中胎儿小。

在医生的鼓励下,她强忍剧痛,一鼓作气生下孩子,把危险降到了最低。

葛优的女儿(葛优母亲施文心)(14)

母子平安,葛存壮久悬着的心,这才放下来。

此后,他每天下班的第一件事,就是往医院里跑。

逢人便高兴地分享,自己添子的喜讯。

同事们都以为,他生了一个大胖小子,到医院一看才发现,孩子瘦得皮包骨头。

妻子和儿子都需要人照顾,让初为人父,毫无经验的葛存壮一筹莫展,只好请来岳母。

后来,儿子一天天长大,身体一天天变敦实,夫妻俩这才放下心来。

由于有了之前那番经历,葛存壮便为孩子取名为“葛忧”。

后来,在单位领导的建议下,才改名为“葛优”。

葛优的女儿(葛优母亲施文心)(15)

孩子出生以后,夫妻俩的心,靠得更紧了。

眼看着一家三口的日子越来越好,可又一个难题接踵而至了。

06

葛优4岁那年,赶上三年困难时期,人们经常为吃不饱饭忧愁。

虽然小葛优的花销不大,但还是给一个家庭,增加了新的负担。

当时,葛优被送到了托儿所。

大人们觉得,孩子入托是件好事,至少可以让孩子吃口饱饭。

可粮食紧缺的程度,还是超乎人们的想象。

一个周六的下午,施文心像往常一样,接葛优回家。

托儿所实行的是寄宿制,孩子只有在周末,才能回家与父母团聚。

葛优的女儿(葛优母亲施文心)(16)

葛优回家后,四处寻找吃的。

她深知,连托儿所里的孩子们,也已经填不饱肚子。

葛优是早产儿,比同龄的小伙伴,体质差了一些。

如今正处于长身体的年纪,却吃不饱饭。

施文心身为母亲,心痛不已。

正待一家人,为吃喝发愁的时候,施文心发现自己又怀孕了。

得知妻子怀孕的消息,葛存壮喜忧参半。

怀孕是件好事,但眼下吃不饱饭的难题,正摆在眼前。

好在葛存壮经常在外拍戏,三个人的口粮,实际只有两个人在吃。

吃饭的问题虽然解决了,施文心又早产了。

葛优的女儿(葛优母亲施文心)(17)

葛家添女,让有儿有女的葛存壮兴奋不已。

施文心在丈夫的陪伴下,来到街道办事处。

工作人员看她瘦得不成样子,便给他们家加了半瓶牛奶。

那个年代,除了吃饭还有许多预想不到的事。

葛优在入托的第二年,由于长期营养不良,患了“鸡胸病”。

施文心为自己没能照顾好儿子,陷入深深的内疚。

在那段艰苦的岁月里,一家人好不容易熬过了“吃饭发粥”的三年,接着又迎来了动荡的十年。

葛优的女儿(葛优母亲施文心)(18)

07

电影厂有规定,所有人员接受下放劳动,而且不能带孩子。

当时葛优只有12岁,葛佳刚上一年级。

自己还未长大,就要负责照顾妹妹。

每每想到一对女儿,施文心只能偷偷落泪。

葛优的女儿(葛优母亲施文心)(19)

那个年月,家里有孩子的实在太多了。

大家都有苦衷,便允许孩子们和父母一起过暑假。

一家四口团聚,燃起了对生活的热情。

平时大家下田劳动,会派出一个人,带孩子们玩。

钓青蛙、学游泳,在庄稼地里捉迷藏……

这些游戏,成为了那一代人,抹不去的童年记忆。

看着两个孩子,和父母在一起时如此开心,施文心幸福满满。

回想当年,因为身子弱,医生说她不适合生儿育女。

她却执意生下了两个孩子,一切源自对葛存壮的爱。

葛优的女儿(葛优母亲施文心)(20)

十年之后,春回大地。

葛优高中毕业,到京郊农村插队,平时的工作是养猪。

两年之后恢复高考。

施文心希望儿子参加考试,让葛优写影评。

葛优憋了半天,没写出一个字来,便说自己想当演员。

葛存壮不同意,知道儿子既不帅气,也不懂表演。

葛优的女儿(葛优母亲施文心)(21)

葛优不气不馁,先后考了三次,都没被录取。

本来打算放弃艺考,重新回农村养猪。

葛存壮见状,坐不住了。

于是帮儿子一把,编排了一个以“养猪”为题材的小品。

有了父亲的指导,又是本色出演,葛优在三次碰壁后,成为了文工团的一名演员。

经过多年努力,葛优一步步成长,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喜剧演员。

这些是施文心和葛存壮,当年连想都不敢想的。

葛优的女儿(葛优母亲施文心)(22)

08

年龄渐长,儿女们已成家立业。

葛存壮接到的戏越来越少。

2002年,葛优凭借电影《大腕》获百花奖。

为他颁奖的嘉宾,是父亲葛存壮。

父子同台,葛存壮得意满满,表示儿子是他这一生,最得意的作品。

葛优的女儿(葛优母亲施文心)(23)

施文心的编辑工作并未放下。

2003年,接受出版方邀请,书写一家人的故事。

这本书倾注了她的心血。

葛存壮半个字未写,却总爱挑剔,连标点符号都不放过。

为这,老两口拌嘴是避免不了的。

这样幸福的生活,持续了十多年。

葛优的女儿(葛优母亲施文心)(24)

2016年,葛存壮因脑梗引发心衰竭去世,享年87岁。

葛存壮去世后,葛佳在国外定居,照顾施文心的工作,落到了葛优身上。

平时葛优外出拍戏,妻子贺聪便和保姆一起照顾婆婆。

丈夫的离去,施文心极度悲伤和压抑,患上了居丧综合征。

为了缓解病情,葛优悄悄收起了老爸的所有照片。

在葛优和妻子的陪伴下,施文心的病情好转,渐渐走出了那段阴霾。

葛优的女儿(葛优母亲施文心)(25)

如今,施文心94岁。

儿子葛优也已经65岁。

鲐背之年,施文心有一大遗憾。

她唯一的儿子葛优,虽然事业有成,但却没有生育儿女。

但她也看开了,只要儿子儿媳恩爱就好。

而母亲健康长寿,成了葛优的追求。

只要工作不忙,葛优便陪在母亲身边。

有一天,葛优跟母亲聊天:

“妈你一定好好的,活到一百岁!”

施文心沉醉于晚年的幸福,一张笑脸沐浴在午后的暖阳里。

葛优的女儿(葛优母亲施文心)(26)

结语:

在生活面前,施文心接受了眼下的辛酸和不易。

人生暮年,失去老伴,却稳住情绪。

与儿子儿媳生活,看淡一切,落得清闲。

正所谓“以闲为自在,将寿补蹉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