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秋天,气温有所降低,昼夜温差大,喜欢高温的绿藻生长会受到影响,有些地方硅藻会慢慢成为优势种群了解好藻类的特性,有助于平时的肥水管理说到水肥,许多人的理解就是透明度比较低,这种认识过于片面正确的理解应是,水体中有一定丰度和多样性的藻类,稳定性比较强,且有益藻类占优势种群才是养殖中所需要的肥水所以肥水的核心,就是培养有益藻类,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水产肥水养殖技术?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水产肥水养殖技术(建议收藏秋季肥水)

水产肥水养殖技术

到了秋天,气温有所降低,昼夜温差大,喜欢高温的绿藻生长会受到影响,有些地方硅藻会慢慢成为优势种群。了解好藻类的特性,有助于平时的肥水管理。说到水肥,许多人的理解就是透明度比较低,这种认识过于片面。正确的理解应是,水体中有一定丰度和多样性的藻类,稳定性比较强,且有益藻类占优势种群。才是养殖中所需要的肥水。所以肥水的核心,就是培养有益藻类。

说到培藻,第一招,那就是光照 ,藻类是通过光合作用生长的,虽然硅藻对光照的需求要低一点,但也同样需要,像蓝绿藻等,对光照的需求则要高得多,这也是这些藻类总是趋向于水体的中上层,就是为了吸收更多的光能。假如水质透明度低,那可以用一些絮凝剂,如解毒混浊清、黑碳晶等增加透明度;

第二招,那就是温度,在适宜的范围内,水温越高,藻类生长越快。对于水温的解决,其实不可能去把池水加温,但逆向思维,可以培育适宜在温度较低环境下生长的藻类。比如硅藻,在5到38度都可以生长繁殖,在水温过高的情况下生长不好,反而在秋节和春节,生长迅速。在天然的水体中有大量的硅藻,只需补足硅藻生长的营养,就可以促进硅藻的生长。比如常用多肽硅藻肥加活藻素,或是用氨基酸肥水膏加活藻素;

第三招,那就是营养,其实上面都已有提到。在藻类生长中,对碳、氮、磷的需求是比较高的,据范博士的介绍,其最佳比例应在2:2:1。其次就是钾、硅、微量元素等。所以当水体缺什么,那就应补什么。而在实际生产中,往往都是用一些速效的无机肥,根据需要选用不同的种类快速肥水。

第四招,那就是微生物,微生物的分解转化,把大分子有机质转化成藻类可以同化吸收营养的小分子有机质。当用速效肥,就会发现一个缺点,往往肥效不能持久。而养殖塘底和水体中,往往又有大量的有机物,动植物的尸体,饲料的残饵粪便等,其中都包含有大量的藻类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所以补充微生物,此时,也就是在补肥。比如我时常提到的成都鱼康的芽孢杆菌原粉、酵素,除了预防鱼病,重要的就是促进藻类生长,降低饵料系数。在使用上,注意,水的透明度当低于30厘米,就应多补菌,少补速效肥;当到了秋节,如透明度高于50厘米,那则增加速效肥的使用,适当减少菌的使用频次。做到藻、菌、有机质间的平衡。

第五招,那就是藻种,有的人常说水体中缺乏藻类的种子,需要人为的投入藻种,但市场上大多数藻种都不是真正的藻类种子,而常见的都是一些藻类生长的促藻素、营养盐。既便有真的,对于四大家鱼养殖,尤其是花白鲢,要通过定向培藻去实现产鱼,那你就不要想挣钱了。反而我在实践中发现,天然水体中其实是有各种藻类的种子的,只要有了适宜它生长的条件和营养,如把活藻素加氨基酸、碳源多肽和乳酸菌等,藻类就一定能长出来,不信你可可把自来水装进源泉水瓶,敞开口瓶在太阳下放置数周,水都会变色。

第六招,那就是解毒。这些年我遇到很多爱用强氯精、硫酸铜和菊脂类杀虫药的养殖户,往往这些人都是搞了几十年的人,传统养殖,不喜欢用菌,效益不高,影响了调水解毒产品的投入,在这种恶性循环中,有人养了一辈子鱼,也未能实现财富梦。所以,培藻,如果使用了上述产品,解毒有利于藻类的培养。像氯制剂可以使用水体解毒护水宝,但注意不要在倒藻缺氧时用。而硫酸铜和菊脂类,是最难解的,我的经验可用生石灰,或用底改片解。

从效果看低温肥水

从第一次听说低温肥水这个概念,过去已有些年头了,但说老实话,我真没有碰到一个能和在气温高时肥水效果相媲美的产品。想一想,国家每年投入那么多钱去南极科考,难道我们的企业家就不能从南极搞回一个低温菌种,用于到水产养殖上,我想这个肯定是可以的。但问题就是在南极,鱼的产量也很低啊。不然爱斯基摩人怎么会有饿死的呢。从搜索的图片上看,那里的水的透明度非常高啊。只能说,低温情况下,浮游生物繁殖就是慢,这是科学规律,是只能遵守的。还记得,读初中时,有关于建国初期大跃进的介绍,也听长辈多多少少讲了些,那时和天斗、和地斗,其结果如何,参天大树砍伐一空,铁还是没有炼出来,赶英超美至今未实现;那时浮夸的亩产双万斤,一棵萝卜叶子下可乘凉,至今天都还是想象。

科学来不得半点虚假,要肥水,还真得补充氮、磷、钾、菌种、微量元素等,只有真的能补充这些,又能补足水体中所缺乏的这些成份,那才能有一个好的肥水效果。回过头来,看看过去鱼龙混杂的各类鱼肥,有的第一年效果好,可第二年效果就差了。为什么,因为第一年水体中缺的是微生物,当把这些微生物补充进来,正好补足了所缺,所以效果好,到第二年了,水体中的氮磷已被微生物分解释放的差不多了,又成了限制性因素,就是水桶理论中所说的最短的那块短板。

那接下来就有一个问题了,土壤还可以测土施肥呢,那水产养殖上能不能测一测,但这个还待时日。现阶段只能用经验去试验性肥水,如果淤泥较厚的,土壤中会沉积一些营养,其次是精养塘,鱼所排的粪便中也含有大量的未消化吸收的营养成份。如果是新塘,那水体中还可能还缺乏一些藻类,所以还得想办法引进一些肥水的表层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