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战事已进行了超过四个月。俄军延续了近一段时间的势头,在卢甘斯克进一步挤压乌军的空间。目前,整个卢甘斯克尚未被俄军控制的城市只剩下一个。

乌军收缩

俄军逼近卢甘斯克“孤城”

当地时间24日,英国广播公司公开了一处外国雇佣兵在乌克兰的秘密基地。基地设在一处修建于二战时期的防空掩体内。有外国雇佣兵告诉记者,他们不满武器分配的方式。

争夺城市(争夺最后一城)(1)

23日,一名美国海军陆战队退役士兵通过社交媒体发布了一段视频,通过第一视角记录了外国雇佣兵在北顿涅茨克与俄军作战的现场。这名雇佣兵透露,激战持续了6个多小时。美国《华尔街日报》记者说,这段视频展现的或许是外国雇佣兵在北顿涅茨克参与的最后一场战斗,因为就在这段画面发布之后大约10小时,乌方官员宣布,驻守北顿涅茨克的乌军人员已被下令撤离。当地官员表示,整个撤离行动可能将持续数天。

争夺城市(争夺最后一城)(2)

《纽约时报》报道,目前尚不清楚乌军已经撤出了多少人,也不清楚在联外桥梁全部被毁的情况下,乌军如何实施一场大规模的撤离行动。城外的乌军此前曾一度通过橡皮艇、甚至游泳,向城内的守军提供补给。乌军撤出北顿涅茨克,意味着与其隔河相望的利西昌斯克成为卢甘斯克唯一一座仍处于乌方控制下的城市。

争夺城市(争夺最后一城)(3)

连日来,利西昌斯克以南地区成为攻防双方争夺的焦点。在戈尔斯科耶的矿区,卢甘斯克武装先是用坦克进行火力打击,随后派出步兵分队进入建筑物。一批乌军人员试图突围,但被埋伏已久的狙击手击退。24日,卢甘斯克武装宣布,已完全控制利西昌斯克南部的城镇佐洛特与戈尔斯科耶,并在两地政府大楼前举行了升旗仪式。俄国防部当晚发布消息称,有大约2000名乌军人员在这一方向被包围,41人在此前24小时内投降。

争夺城市(争夺最后一城)(4)

俄国防部表示,已经从南部方向封锁了利西昌斯克。这一说法从乌克兰媒体公布的最新战场形势图上得到了验证。《纽约时报》这样写道:从佐洛特到戈尔斯科耶,从托什科夫卡到米尔纳多利纳,这些地名在很多地图上都难以找到。但这几个村庄和城镇在短短几天时间内接连被俄军攻占,意味着乌军在利西昌斯克周边的防线正在迅速失守。不过,乌官方暗示,目前的局面“都是按计划行事”。

争夺城市(争夺最后一城)(5)

美国智库战争研究所分析,北顿涅茨克之战对俄军来说还算不上“决定性的胜利” ,也不是整个俄乌战事中的一个重大转折点。西方媒体普遍认为,与北顿涅茨克相比,接下来的利西昌斯克之战可能会更加残酷。俄军于五月上旬将北顿涅茨克作为其进攻重点,到乌军宣布撤离,耗时一个多月。而利西昌斯克地势较高,地形也更为复杂。乌方官员相信,俄军很难在短时间内拿下利西昌斯克。

争夺城市(争夺最后一城)(6)

乌克兰官员24日表示,俄军负责前期侦察和渗透的小组已经进入利西昌斯克郊区,并破坏了一座桥梁。这座原本有10万人的城市,目前仅剩下1.5万人留在市内。法国24台发现,选择留下的不少民众对乌克兰政府全无好感,甚至公开表示希望俄军能赢。

争夺城市(争夺最后一城)(7)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认为,战局接下来的走向在很大程度上将由两大因素决定。首先,在北顿涅茨克方向投入大量人员和装备后,俄军是否还有能力发起大规模攻势,攻占更多土地。第二,同样蒙受了重大损失的乌军是否还有足够资源在其他方向上发起反攻。东北部的哈尔科夫是乌军近一段时间主要的反攻方向之一。但最新情报显示,俄军可能正在重新集结兵力。

西方重武器陆续到位

俄乌火炮对决升级?

在乌克兰军方23日发布的视频中,乌军炮兵在特战队员的配合下对俄军火炮实施了精确打击。为了尽可能地削弱俄军在火力上的优势,乌军近期一方面加强了对俄军火炮阵地的打击,一方面加快了西方武器的部署。24日,乌军方首次公布了“海马斯”系统发射火箭弹的现场视频。美国防部官员当天证实,首批海马斯系统已经运抵乌克兰境内。另一方面,俄军的火力打击手段也在不断强化。

争夺城市(争夺最后一城)(8)

俄国防部24日公开了TOS-1A多管火箭炮在乌克兰参与作战行动的视频。TOS-1系列多管火箭炮是一款以T-72系列主战坦克为基础研发的220毫米口径火箭炮。其发射出的温压弹先将易燃液体散布在空气中,然后瞬间点燃产生强大火焰。俄媒透露,这种温压弹能产生3000摄氏度的高温,即使是钢铁盔甲也会被融化。因此,这型装备也有“喷火坦克”之称。

争夺城市(争夺最后一城)(9)

有美国官员对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表示,美方最新的评估认为,俄军正在顿巴斯占据上风,主要原因是吸取了战事初期的经验教训,在空中与地面作战力量的配合、以及后勤补给等方面表现得更好。美方还认为,来自西方的武器装备不会立即改变战局,主要原因是提供的数量和射程都有限。此外,俄军也加大了对战场上西方武器的打击力度。

西方连开三场峰会

能团结对俄?

据俄媒报道,俄总统普京近日签署命令,表彰20名来自车臣国家近卫军部队的官兵。俄乌战事开始以来,车臣部队不仅参与了马里乌波尔、北顿涅茨克等多个方向上的战斗,设在车臣古杰尔梅斯的俄罗斯特种部队大学更是成为俄全国志愿者赴乌克兰作战前接受集中训练的重要基地。上午是战术和火力训练,下午是理论课。在两周的时间里,志愿者接受了在城市和森林等不同环境下作战的训练,并学习了军事制图等特殊行动所需的技能。

争夺城市(争夺最后一城)(10)

有美国专家表示,尽管普京此前已明确表示不会派遣义务兵参加特别行动,但车臣志愿者部队可以成为俄罗斯在乌克兰战场保持战力规模和战备状态的重要手段之一,成为俄在军事上应对战事长期化的有力支撑。

争夺城市(争夺最后一城)(11)

同样是面临长期战,西方的应对正走到关键节点。6月下旬,西方连开三场峰会。美联社认为,这三场峰会将考验西方在继续对俄施压、并对乌援助的问题上能否保持团结。《华盛顿邮报》指出,上一次西方连开多场峰会是三月底。当时,西方似乎展现出了罕见的团结姿态,俄军在基辅周边的攻势也遇受阻。但这一次,乌军在战场上正处于下风,西方阵营也出现了分裂的迹象。

争夺城市(争夺最后一城)(12)

《洛杉矶时报》认为,四个月来,西方一直试图通过严厉的制裁惩罚俄罗斯,也因此承担了能源价格飙升、通胀日益严重等痛苦的后果。尽管法德意等国领导人此前集体访问乌克兰展现团结,但对俄罗斯能源的依赖仍将推动部分欧洲国家敦促乌克兰在领土等问题上做出让步,以尽快结束战事。

争夺城市(争夺最后一城)(13)

从6月中旬开始,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以“制裁导致管道所需零部件滞留加拿大”为由,减少通过北溪管道向欧洲输送天然气。国际能源署署长法提赫·比罗尔22号接受《金融时报》采访时警告,欧洲应该做好准备,以防来自俄罗斯的天然气供应被完全切断。”

来源: CCTV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