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句话出自《尚书·大禹谟》中记载的这16个字,实际上是他对古代圣人理念的集中传承和阐释。

16字文字虽精简,但如果从心传角度来讲,要领悟其精髓相当不容易。这16个字到底什么意思呢?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直译:人心难易其诡,道心难得其真,求真总须精纯专一,治世贵在守中固善。意译:人心是危险难测的,道心是幽微难明的,只有自己一心一意,精诚恳切的秉行中正之道,才能治理好国家。

惟:语助,无实义。

危:凶险。

道心:指伦理道德的准则。

微:精微。

精:精心。

允:真诚。

厥jué:其。

允执其中,谓真诚地遵守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

万物归于沉静人生如太极(人心惟危道心惟微)(1)

这里要澄清一下,古代治国的本质在于治理百姓,因此有贵族阶层和平民阶层区分。贵族的重要工作在于治理百姓,而百姓的重要工作在于从事具体的劳作。正所谓“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古时候没有人权平等这一说。因此,要站在统治者的立场才能理解这十六个字,也就是要依据统治者的价值观和方法论。

纯从字面上来理解这十六个字不仅没有什么意义,而且会产生歧义。这是因为古代智者思维高深,但用词却十分简洁惜墨,体现了较高的文字修养,同时古代的语法与今天有所不同,许多的表达方式从今天看来是从“反论”的方法来叙述事情的。而且最要命的是,我们已经失去了当时的语境了,因此用任何现代语言解释只会挂一漏万。尽管如此,这十六字仍大致可以作这样的解释:

一是治国重在治理人心。一方面由于人心难测又难以改变,所以对百姓不得不有所防范。治国者须因事为制、随机应变,不可固守旧制,应把握“无德必亡,唯德必危”的尺度;另一方面,要积极疏导,要从最易造成百姓心中纠结的社会问题入手,也就是要从百姓的根本利益和基本需求层面思考问题,防范社会的结构性利益失。也就是要防止结构性利益失衡成为人心不稳的根源。要以“人道”还治人心,适时教化,及时化解社会矛盾,警惕因人心不稳导致民怨迭起、社会不稳定,要扼制不确定因素的灾难性放大。

二是治国重在抓住事物发展的趋势。由于趋势生于微毫之处,故在“一阳初动处,万物未生时”就要注重防微杜渐。另一方面正是由于趋势生于微毫之处,往往不能被轻易察觉,也不容易区分,如同“道”一样。因此要格外细心,慎始敬终,要以“地道”(注1)格物致知,明察秋毫,保持必要的敏感性和判断力。(《道德经 •二十一章》说,“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中有信”。《道德经 •十四章》说,“博之不得,名曰微”)。

三是治国重在以精纯专一的态度探究事物的本质,不被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表面现象所迷惑,要充分发挥统治者的主观能动性。

四是治国重在切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要以不偏不易的务实态度(中庸之道)遵循“天道”(客观规律),从而守中固善,统率治国纲领。(子程子曰:“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中庸》)

从古代《易经》的观点来看,十六字应看作一个整体,而且只有“惟精惟一”是统治者在主观层面上把握所有治国真言的一把钥匙,也是古代君主及士人较为看重的四字真言。由于“惟精惟一”属于主观层面的把握,因而象征了主体。而其余十二个字只是象征了三个不同层面的客体,分别为人道、地道、天道,只能遵循和牢记,不能违背和超越。从而在总体上由主体和客体共同构成了体现整体性的阴阳格局。

万物归于沉静人生如太极(人心惟危道心惟微)(2)

各个人和学派都有自己的解读和运用,而且还可能有很大的差别。比如“一”在轩辕黄帝是“守一”,在唐尧是“惟精惟一”,在管子叫做“专一”,在老子叫“贞一”,在孔子叫“精一”,等等。

而这个“一”,既包含了对天道智慧的领悟,也需要在特定时期、特定环境和特定的人自身的运用才有意义。

姜子牙的”一“可以是72岁仍然”垂钓渭水,愿者上钩“;

诸葛亮的”一“可以是”三足鼎立“;

朱熹的”一“可以是”存天理,灭人欲“;

王阳明的”一“可以是”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

亚里士多德的”一“可以是“第一性原理”;

军神林彪的”一“可以是”不做赔本的买卖“;

郑板桥的”一“可以是”难得糊涂“;

马云的”一“可以是”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

张小龙的”一“可以是”连接一切“;

你的“一”是什么?为什么经常看不清?怎样才能找到?

以心探寻,或许能得圣贤心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