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们心目中,刘伯承元帅戎马一生,见惯了生生死死,理应是个铁骨铮铮、心硬如铁的钢铁汉子。

然而,刘帅的家人和熟悉他的人却不这么看。

在他们眼里,刘伯承元帅也有脆弱的时候,在他的心底有两处不可触摸的痛点,越到晚年,这种情况表现得更明显。

刘伯承故居铜像名字是谁题写的(刘伯承元帅心底有两处痛点)(1)

难得一见的老照片

痛失幼女刘华北,这是刘伯承元帅心里永远的痛。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五天后,“山西王”阎锡山就在蒋介石的授意下悍然挑起战端。

为了捍卫抗战胜利成果,我人民军队奋起反击,9月10日,上党战役正式打响。

指挥这场大战的是我晋冀鲁豫军区司令员刘伯承。

战役结果是:阎锡山的晋军损兵折将近4万人,8个军编制的兵力被迫变成了5个,在山西彻底陷入收缩防御告终。

战后,司令部有同志说:这一仗打得太痛快了,总算是为小华北报了仇!

同志们都知道,刘伯承司令员战前不久刚从延安回来,离开延安前,他刚刚亲手掩埋了自己心爱的女儿-年仅6岁的小华北。

令人吃惊的是,小华北不是死于伤病,而是死于暗杀。

“冤有头,债有主”,谁是杀害小华北的元凶?

非常遗憾,直到刘帅撒手人寰时,有关部门还没能抓获杀人凶手。

小华北被杀于延安“洛杉矶”托儿所”。

1940年春,延安成立了一所托儿所,名为“中央托儿所”,孩子们的父母大都是正在前线抗日作战的我军将领,也有一些抗日烈士的子女。

他们中有左权的女儿任远征、杨勇的女儿杨小平、主席的女儿李敏等等。

刘伯承也先后把二女儿刘华北、儿子刘太行送到了这里。

刘伯承故居铜像名字是谁题写的(刘伯承元帅心底有两处痛点)(2)

“洛杉矶”托儿所”的孩子们

1942年5月,“中央托儿所”接受了美国友好人士的捐助,因此改名为“洛杉矶托儿所”。

这间托儿所培养了上千名儿童,很多孩子后来都成为了国家的栋梁之才,而刘伯承的女儿刘华北却遭遇了不幸。

小华北长得像妈妈,她眼睛大大的,睫毛长长的,脸蛋肉嘟嘟的,一笑起来特别可爱。

可是,她对爸爸、妈妈却有一肚子意见,因为爸爸、妈妈很少来看她。

尤其是爸爸,平时都在前线,偶尔回趟延安,刘伯承也是忙着汇报工作,还有开不完的会,很少到托儿所来看她。

其实,刘伯承何尝不想自己可爱的女儿,可是,战事频繁,他又肩负重任,无暇顾及而已。

当时,抗战刚刚胜利,国民党就已经在为重启内战做准备。

为了掌握我党我军的动态,国民党方面向延安派出了一大批特务,他们刺探军情,打探我军高级将领的动向,手段繁多,无孔不入。

“洛杉矶托儿所”里住着我军那么多高级领导人的子女,自然会引起敌特的注意。

近些日子,延安正在召开“七大”。

托儿所所长丑子冈发现,“洛杉矶托儿所”附近经常有陌生人出没,这个情况立刻引起了他的警觉。

他立即采取了一些安防措施,并加强了日常检查的频度和力度。

但是,“百密有一疏”,意外情况还是发生了。

1945年8月18日晚 ,丑子冈提着油灯,仔仔细细巡查完每一间屋子,直到孩子们全都入睡。

临走前,丑子冈还是觉得不放心,他叮嘱两位值班的保育员:“千万不能大意,一定要提高警惕。”

丑子冈离开托儿所后,两个保育员又在院内、院外认真检查了一遍,这才回到院中。

子夜过后,一位老保育员觉得口渴,她吩咐另一位年轻的保育员道:“我去烧点热水来喝,你一个人在这里看一会,我很快就回来。”

老保育员刚离开,年轻的保育员突然腹部剧痛,她忍了一会儿,腹痛非但没有减轻,反而越来越严重了。

她本想大声喊叫,让老保育员赶快过来,可是,她又怕吵醒了孩子们。

剧痛难忍的情况之下,这位保育员捂着肚子跑去找药去了。

等她回到院里时,老保育员也已经回到了院里。

一直到天亮,除了年轻保育员跑去取药那一小会儿时间,院子里再也没有断过人。

第二天一大早,孩子们在保育员的帮助下陆续起床、穿衣,托儿所里顿时热闹起来。

保育员发现,向来乖巧的刘华北还没起床。

“华北,起床了,小伙伴们都已经起床了!”保育员喊了两遍,却没有听到小华北的回话。

难道是身体不舒服了吗?保育员感觉有些异样,走到小华北的小床前。

刘伯承故居铜像名字是谁题写的(刘伯承元帅心底有两处痛点)(3)

“洛杉矶”托儿所”的孩子们

她掀开被子,顿时大惊失色:

只见小华北浑身是血,娇小的身体早已僵硬……

丑子冈所长一边让人安抚好其他孩子,一边迅速向中央报告了情况。

安保人员以最快的速度赶到了现场,迅速展开了工作。

包括“洛杉矶托儿所”所有工作人员在内,大量与托儿所有接触的人都接受了调查。

可是,安保人员没有任何收获,也没有发现凶手留下的痕迹等有价值的线索。

在与孩子们交谈时,与刘华北住在一起的小朋友说出了一个情况。

当天晚上,宿舍里来了一个头上裹着毛巾的人,举着手电来找刘华北。

这位小朋友说,刘华北当时还跟那个人说话了,她说:“叔叔,我认识你。”

那个叔叔告诉小华北:“不要说话,叔叔给你吃饼干。”

后来发生了什么,这个小朋友也说不清楚了。

根据小朋友提供的这个线索,安保人员马上进行了一系列侦查。

然而,许多天下来,案子没有任何进展。

直至现在,这个案子始终没有侦破。

凶手为什么要杀害一个六岁的女孩?

几乎所有领导都认为:凶手杀害刘华北,矛头指向的是她的父亲-刘伯承。

国民党顽固派曾经多次派出杀手,试图暗杀刘伯承等中共高级将领,却一直没有得手。

刘伯承没想到的是,可恶的敌人会对手无寸铁的孩子下毒手。

面对孩子的尸体,汪荣华失声痛哭,刘伯承则极力掩盖内心的痛苦,还不忘安慰保育员的员工。

他说:“大家不要太难过了,这伙人一定以为,杀了我女儿,就会乱了我的心智,简直是白日做梦!”

安葬好小华北,刘伯承随即返回部队。

离开之前,刘伯承夫妇俩再次安慰托儿所的同志,并对他们一直以来对华北的照顾表示感谢。

就是在这种情况下,9月10日起,刘伯承凭借着超人的意志力和极强的心理素质,强忍着爱女新丧之痛,指挥全军将士大挫敌军,逼迫蒋介石坐在了谈判桌前。

但是,女儿被害之事让刘伯承元帅心疼了一辈子。

刘伯承故居铜像名字是谁题写的(刘伯承元帅心底有两处痛点)(4)

刘伯承夫妇

“爸爸一直觉得对不起这个大女儿,可他从不提起。”刘伯承元帅之子刘太行回忆说。

“父亲临终前经常处于神智不清状态,偶尔清醒的时候,他说:‘我太对不起大女儿了,没有把她养大。’”

刘太行说:“父亲在弥留之际还在说:‘女儿的案子没破,我是死也不能瞑目啊。’”

由此可见,小华北遇害给刘伯承元帅带来了莫大的伤害,这件事也成了他心里一辈子的痛。

据刘太行说,父亲晚年还有一个旁人难以理解的举动。

刘伯承元帅被人们尊称为“战神”,可以这么说,他的大半辈子都与战争、战场有关。

然而,到了晚年,刘伯承元帅却很少提及战争往事,甚至拒绝观看战争题材的电影。

有些电影中偶尔也会出现打仗流血的情节,一到这个时候,刘伯承元帅就会起身离开,绝不多做逗留。

当刘太行问父亲“为什么不愿意提起淮海战役?”时,刘伯承元帅给出的答案是:

“每次大战开始前,我都会睡不好觉。牺牲一位战士,就有一个家庭跟着悲伤,一场战争要毁了多少个家庭啊。”

“我不敢看战争的场面,无数指战员用生命为我们铺就了胜利之路,我们是踏着他们的尸体走向胜利的。”

“你们一提到这些往事,我心里想到的都是那些死者,闭上眼睛,我总觉得无数的白发老人找我要自己的孩子,年轻的寡妇找我要她们的丈夫……”

刘伯承故居铜像名字是谁题写的(刘伯承元帅心底有两处痛点)(5)

这就是“心怀仁慈、手握利剑”的刘伯承元帅,他的心中有天下,也有人,有家,身上闪烁着人性的光辉。

朱德元帅曾这样赞誉刘伯承元帅:

“具有仁、信、智、勇、严的军人品质,有古名将风,为国家不可多得的将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