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说到历史上大智若愚的人物,雍正的第五子弘昼,必然榜上有名。

无情最是帝王家,若是没有厮杀上位的本领,那么立荒唐人设,便是一条保命的良方。

雍正最宠爱的儿子排名(雍正儿子中最聪明的一个)(1)

影视剧中的弘昼

无论历史上的哪个朝代,到了皇位更迭的阶段,都会或多或少地出现一些争斗。

雍正是九子夺嫡的最终获胜者,经过惨烈厮杀,亲手将一个个亲兄弟推上绝路,雍正自然比谁都懂得其中的门道。

不知是福是祸,雍正不似父亲康熙和儿子乾隆一般子嗣众多,且他的孩子中,只有四名皇子长大成人。

为了防止皇子夺嫡,雍正开创了秘密立储制度的先河。

只可惜,这样也没能挡住皇子夺嫡的发生,弘时一朝败落被削了宗籍,而后郁郁而终;六阿哥弘曕因为年岁过小,根本没有夺嫡的希望,最后被过继给了雍正十七弟门下;而五阿哥弘昼,却成了雍正几子中,过得最潇洒快活的。

无为而为

众所周知,雍正继位的时候已经四十五岁了,在此之前,他从并不被看好的冷门皇子,一路与其他兄弟斗法,最终成功登上皇位。

雍正最宠爱的儿子排名(雍正儿子中最聪明的一个)(2)

雍正画像

因此,他比谁都更清楚,皇子夺嫡于皇家而言有多少的坏处。

雍正本就子嗣单薄,原以为自己不会有为皇子夺嫡操心的可能,却还是低估了皇家之内的冷漠。

皇家的兄弟不是兄弟,而是竞争对手,弘时尽管按序齿而言是三阿哥,事实上却是雍正在世中最为年长的。

长子的身份给弘时造成了一种,自己有很大概率登上皇位的幻觉,但是,他不知道的是,雍正的心中早就已经有了继位的人选,也就是四阿哥弘历。

要说雍正有多喜欢弘历,这倒也不见得。

只不过,弘历可以说是雍正的诸位皇子中,综合实力最高的。

这个“高”当然与弘历的能力有一定的关系,但更多的却是因为康熙。

雍正最宠爱的儿子排名(雍正儿子中最聪明的一个)(3)

影视剧中的康熙

弘历出生于康熙五十年,但是第一次见到康熙,却是在康熙六十年。

据史料记载,弘历自幼聪慧,五岁就学,过目成诵,是个争气的好苗子,因此,康熙见到弘历的时候,便心生怜爱。

此时的雍正尚不是康熙既定的继承人,见到弘历受宠,心中自然是欣喜万分。

有人说,或许是康熙对自己的儿子们已经失望了,又或许康熙只是年岁长了,想要享受一下含饴弄孙的感觉,还有人说这是康熙在暗示雍正自己会选他继位。

总之,康熙将弘历带进了宫中亲自调教。

毫不夸张地说,弘历的起点就是其他兄弟的终点,这种隔代亲的优势,给了弘历降维打击的资本,弘历甚至获得了与岁康熙一同巡行热河的殊荣。

不止是母凭子贵,父凭子贵在皇家也算不得什么稀罕事。

雍正最宠爱的儿子排名(雍正儿子中最聪明的一个)(4)

因此,在雍正继位初期,雍正便秘密立储,将弘历选定为了自己的继位者。

一方面,雍正认为有了康熙的亲自调教,弘历是有帝王之才的;另一方面,雍正也记得弘历给自己夺嫡路上无心插柳的助力。

然而,大皇子弘时却并不知道这些,他还在做着大梦,幻想着自己尚有一搏之力。

结果可想而知,生性多疑,最忌旁人觊觎皇位的雍正,无情地打击了弘时。

可以说,弘时争与不争,结果都不会有太大的不同。

那么,此时的弘昼又在做什么呢?

弘昼早已经知道,自己是不可能争得过弘历的,也不见得手段会比弘时高明,于是,弘昼“躺平”了。

雍正最宠爱的儿子排名(雍正儿子中最聪明的一个)(5)

若是弘时与弘历真的鹬蚌相争双双失宠,那么弘昼便是雍正不得不选的继承人;若是弘历顺利上位,自己也未曾与其结仇,惹不上弘历的忌惮,能够保自己一脉富贵平安。

反之,若是自己也一头扎进了夺嫡的浑水当中,不说弘时、弘历,就是雍正也会对其产生忌惮心理。

无论从哪种角度来说,参与夺嫡都不是弘昼的最佳选择。

因此,自知不具备正面厮杀能力的弘昼,选择了无为而为,一切顺势而为。

但是,独善其身这件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为了不被逼着站队,弘昼只能剑走偏锋,无限放大自己的存在感,又无限放大自己的荒诞不经。

难得糊涂

天家无情,若是活得太过于清醒,往往都会使自己陷入不幸。

雍正最宠爱的儿子排名(雍正儿子中最聪明的一个)(6)

但是,弘昼又并不是蠢笨无能之人,他比谁都清楚自己的处境有多艰险,却只能装作糊涂,不去正真假、辨是非、言对错。

明明能猜到雍正的心思,弘昼却从来不去踩雍正最在意的那个点,他总是将自己的蠢笨挂在嘴上。

自贬又如何?总好过于漏了聪明遭来忌惮的好。

但是,仅仅做到这种程度,并不能够令人放心,于是,弘昼便对自己下了狠手,时常在雍正无伤大雅的“雷区”反复横跳。

虽然贵为皇子,弘昼却喜欢与和尚、道士结交,整个人显得神经兮兮、荒诞不经。

《雍正王朝》和其他清宫剧中,都曾有过弘昼“活出丧”的片段,这并非是影视剧杜撰而来,而是切实的,正史上明文记载过的。

所谓“活出丧”,大多是为了破所谓七十三、八十四的“坎儿”,或者是某些“能人”掐指算出的血光之灾的。

雍正最宠爱的儿子排名(雍正儿子中最聪明的一个)(7)

影视剧中“活出丧”

“活出丧”说到底,不过就是图一个心理安慰罢了,但是,弘昼却十分热衷于“活出丧”,对于弘昼的年龄而言,这无疑是极为不合时宜的。

更何况,弘昼贵为皇子,做出这种事情来,便是不顾天家颜面。

但是,弘昼不但做了,还做的大张旗鼓、人尽皆知。

有人可能会问,不是说弘昼是聪明、懂得自保的么,怎么会做出这种分分钟被杀头的事情来?

莫非,弘昼并不是大智若愚,而是真的荒唐?

事实上,弘昼就是算准了分寸,才会做出如此“没分寸”的事情来。

要知道,弘昼在雍正十一年的时候,就被封了和亲王,雍正十三年还同弘历和鄂尔泰一同被派出处理苗疆事务,若是他真荒唐,雍正又怎会待其如此?

雍正最宠爱的儿子排名(雍正儿子中最聪明的一个)(8)

但是,雍正对弘昼的喜爱,除了他的能力之外,更多的就是他的懂分寸,能认清自己的位置。

从九子夺嫡中厮杀出来的雍正,如何会堪不破弘昼的心思?

雍正清楚,弘昼弄出“活出丧”这种看似十分严重,但实质上并没有动摇皇权,也没有造成实质性伤害,只是自毁名声的事情,就是为了让自己放心,也让自己的继位者弘历放心。

弘昼就差在脑门上直接贴上“无心皇位”的字条了,雍正又怎么会不全了他的一番苦心呢?

毕竟,弘昼只是自毁名声、行径荒唐,既无结党营私,又不妄图把持朝政,就当个废物儿子宠着又有何不可呢?

而雍正能够看清弘昼的心思,弘历同样也能。

雍正最宠爱的儿子排名(雍正儿子中最聪明的一个)(9)

毕竟,二人之间只差了三个月左右,是实打实的同龄人,又在九岁的时候一起读过书,成长阶段也时常聚在一起,并不是普通皇子之间的情谊。

因此,眼见着弘昼摆明了不想站队也无心皇位,弘历便更不会去拆穿弘昼的荒唐人设了。

大家都心照不宣的时候,弘昼的种种看似严重,却又没有伤到内里的错误,便都成为了可以原谅的事情了。

而在弘时被削宗籍彻底无缘皇位,之后又郁郁而终后,曾经共同长大的兄弟二人,变成了彼此最为强劲的对手。

毕竟,六阿哥弘曕的年龄太小,在夺嫡中太过弱势。

这时的弘历就更需要观察弘昼的一举一动了,他要确定弘昼只想图个富贵平安,而不是卧薪尝胆,随时能够给他致命一击。

所以,弘昼越荒唐,越败坏自己的名声,弘历便会越安心。

雍正最宠爱的儿子排名(雍正儿子中最聪明的一个)(10)

影视剧中的弘昼

毕竟,这名声败得久了,假的也成真的了。

就像是如今很多平台都拒绝启用污点艺人一样,没有人愿意一个满嘴荒唐言的人,来当这个国家的最高领导人。

靠着如此操作,弘昼既没有遭到雍正的忌惮,也没有惹来弘历的猜忌,顺利保全了自己。

心照不宣

雍正十三年八月二十三,雍正驾崩,九月初三弘历登基,自此雍正时代终结,乾隆时代正式到来。

此时,雍正第六子弘曕刚过三岁,乾隆作为兄长,担有抚育幼弟之责。

但是,弘曕较乾隆小了二十几岁,若是弘曕一直安分守己,对于乾隆而言便是无伤大雅。

雍正最宠爱的儿子排名(雍正儿子中最聪明的一个)(11)

而弘曕若是成年后起了不臣之心,未必就不会动摇了乾隆的皇位。

而对幼弟赶尽杀绝这事,是断然做不得的,那就只能想个办法将弘曕彻底从皇位争夺战中踢出去。

如此,过继便是最佳方案。

于是,乾隆三年,弘曕被过继到了雍正十七弟允礼一脉,自此彻底无缘皇位。

与弘曕不同,弘昼在乾隆继位后,非但没有受到半点影响,反倒愈发风生水起。

套用演艺圈的一句话,便是:只有崩无可崩的人设,才是立得最稳的人设。

弘昼的人设便是如此,无论是官场还是民间,说到弘昼都会吐出“荒唐”二字。

雍正最宠爱的儿子排名(雍正儿子中最聪明的一个)(12)

而生在皇城内,荒唐又有何不好?

弘昼不用参与兄弟之争,也不用时刻担心自己的性命,和家中众人的安危,不愁吃喝、肆意妄为,如此人生,岂不快哉?

弘昼的无奈都被他所看淡,一首《金樽吟》将自己的无心皇位,只求痛快活一场的心境说了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世事无常耽金樽,杯杯台郎醉红尘。人生难得一知己,推杯换盏话古今。

弘昼传世的诗极少,这首诗更像是写给乾隆的保证书。

大概意思就是:你也不用忌惮我,我对皇位半点非分之想都没有。若是有时间,我还不如喝个痛快,和好友一起谈天说地说说酒话,哥哥你就放心吧。

句句不提求乾隆宽心,却字字都在表明心迹。

雍正最宠爱的儿子排名(雍正儿子中最聪明的一个)(13)

因此,有史学家将这首《金樽吟》称作弘昼的“保命诗”,也并不是夸大其词。

毕竟,细数弘昼的一生,可是做了太多荒唐到可以杀头,甚至是诛九族的事情了。

即便是乾隆继位后,弘昼依然保留着“活出丧”的习惯。

而此时的“活出丧”,已经不止是坐在棺材上看众人哭丧了,而是开始明目张胆地向官员们索要“礼金”。

要说弘昼缺钱吗?他可一点都不缺。

乾隆继位之初就送了弘昼一份大礼,知道弘昼时常与和尚、道士的混在一处,直接大手一挥,将雍正的原府邸雍亲王府,后来的雍正行宫雍和宫,改成了喇嘛寺,并交给弘昼管理。

而这个原雍亲王府中所有的财物,乾隆也一并送给了弘昼。

雍正最宠爱的儿子排名(雍正儿子中最聪明的一个)(14)

雍和宫里的大佛

要知道,雍正就算再节俭也是皇帝,雍和宫中的金银财宝也是数不胜数的。

仅仅靠着这些财物,便能成全弘昼甚至其后代几辈过上奢华的生活了。

但是,弘昼偏要敛财,偏要惹得大臣们怨声载道,他知道,朝堂上对弘昼的不满声音越大,乾隆便会越放心自己。

要知道,乾隆可是在晚年,连百姓给雍正的肱股之臣李卫的庙都给砸了,说他心胸宽广,实在有些牵强。

自幼一起长大的兄弟,彼此之间都有着心照不宣的默契,于是便出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就是弘昼在闹,乾隆在笑。

即便是弘昼在乾隆监试八旗子弟时,当堂出言顶撞乾隆,乾隆都能一笑置之,兄友弟恭的面子工程做的十足。

而弘昼对于军机大臣讷亲,就不只是言语攻击了。

雍正最宠爱的儿子排名(雍正儿子中最聪明的一个)(15)

二人在朝堂发生争执之时,弘昼直接对讷亲拳脚相加,而乾隆全程都没有阻止,甚至过后也没有过分追究。

当然,这与乾隆对讷亲逐渐失望的心境也不无关系,也正是因为如此,弘昼才敢看准了时机,在朝堂之上做出如此有失体面、有悖祖制的事情来。

自此之后,再也没有人敢去与弘昼发生不愉快,若是被弘昼敲打或占了些便宜,大臣们也只能自认倒霉。

没办法,人家有个当皇帝的哥哥,哥哥护着他,还有谁能动得了他呢?

就算是为了刺激,做出了抢银车这种诛九族的事,乾隆也因为二人一脉相承,最终大事化小,小事化无。

就是想让弘昼去守个皇陵,都有皇太后一力护着。

然而,史学家对于弘昼的死,一直有着两种说法,一种说弘昼因管了不该管之事,最终三尺白绫了结了性命,呼声更高的则是弘昼因病自然死亡。

雍正最宠爱的儿子排名(雍正儿子中最聪明的一个)(16)

而无论弘昼真正的死因如何,他都顺利活到了59岁,是这一脉兄弟中除了乾隆最为长寿的。

而他的儿子也袭承了他的爵位,荣华富贵取之不尽。

不得不说,弘昼的一生,看似荒唐糊涂,实则是大智若愚,明哲保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