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炆拿出刘伯温留下的宝贝(她是朱元璋御赐的女秀才)(1)

01

刘莫邪,一个颇具江湖气息的名字,主人公却既不是仗剑天涯的武林高手,也不是身怀绝技的山中隐士,而是一个才华出众的女秀才,八面玲珑的女名流,忠肝义胆的女谍者。

民间有很多关于她的传说,她无夫无子,常常一个人独来独往,行踪诡秘。

今天,我们就来拨开层层迷雾,还原一个有血有肉的真实的刘莫邪。


朱允炆拿出刘伯温留下的宝贝(她是朱元璋御赐的女秀才)(2)

02

刘莫邪出生于元末南京的一个普通读书人家,父母早逝,年幼的她就被舅舅家所收养。她的舅舅是个闲散文人,膝下无子,因此,非常疼爱这个可怜的外甥女。

刘莫邪从小聪明伶俐,对于舅舅教过的那些名家诗词,小小年纪的她,往往听个两三遍就能记住,而且还能依照自己的理解评点一番。

舅舅见小莫邪如此乖巧可爱,所以,每次参加文友的诗会总爱带着她。每当这时,小莫邪都特别高兴,在诗会上,她闪着一双乌亮的大眼睛,专心致志地盯着品诗论文的大人们。

恰逢一个丹桂飘香的日子,一帮文友又在一座花园中举办诗会,小莫邪照例由舅舅带着来参加。这次的诗题是“咏四季花”,由每人在素笺上写一首诗。

小莫邪看到大人们或低头沉吟,或挥笔泼墨,很有兴致,于是也向舅舅讨来纸笔,悄悄写下了一首七言绝句:

三秋桂子美钱塘,疏影横斜点素妆;

十里芙蓉娇出水,春风桃李满庭芳。

这时,莫邪见舅舅还未写完,就扯了扯舅舅的衣襟,把写好的诗笺递给了他。舅舅接过诗笺一看,十分满意,便对众人诵吟了一遍,顿时,诗会众人啧啧称奇。

这短短四句诗,恰到好处地概括了秋桂子、冬梅花、夏芙蓉和春桃李这四季代表性的花卉,诗意虽谈不上新奇,但出自一个九岁小姑娘之手,如此老练自然,怎能不让众文人赞口不绝呢?

从此,小莫邪便成为了诗会中的一位正式成员,每次与大人平起平坐,作诗论文,她的名声不胫而走,成了南京城中人人皆知的“女神童”。


朱允炆拿出刘伯温留下的宝贝(她是朱元璋御赐的女秀才)(3)

03

元末天下大乱,群雄并起,南京沦为战火纷飞之地,在性命难保的动荡时局中,谁也顾不上谈论什么诗文,刘莫邪这个“女神童”,自然也就没人关心了。

厮杀过后,天下安定,朱元璋力挫群雄,破元立明成了明太祖,都城定在南京,南京城便又恢复了昔日的盛世繁华。

这时,已是花样年华的刘莫邪,再次出现在了人们的视野中。她凭借自己的诗才和诗名,频频出现于王孙贵族的诗文酒会,成了京城高级社交圈中的名流,特别是受到一些名媛贵妇的喜爱。

刘莫邪与明太祖的女儿大长公主,关系十分密切,是她的座上常客,如此一来,刘莫邪的盛名就通过大长公主,传到了明太祖朱元璋的耳中。

出身贫贱的朱元璋,却酷爱附庸风雅,听女儿说起京城里有这样一个才女,于是,特意召到殿上面试。刘莫邪在皇帝面前镇定自若,对答如流,朱元璋一时高兴,当即赐她为“女秀才”。

虽然,一般的秀才并没有多少地位,但刘莫邪的这个“女秀才”,却是全国独此一个,不知不觉地就有了“见官大三级”的殊荣,再加上她与大长公主的密友关系,人人都对她敬畏三分。


朱允炆拿出刘伯温留下的宝贝(她是朱元璋御赐的女秀才)(4)

04

后来,明太祖朱元璋驾崩,这时太子已先他而逝,于是,由皇太孙朱允炆继位,即是明惠帝。惠帝害怕明太祖所分封的藩王势力膨胀,影响自己的政权,就听从了侍臣们的计谋,采取了削藩政策。

不料,此举引起了燕王朱棣的不满,他凭着手中的兵权,打出“清君侧”的旗号,由燕京起兵南下,实际上就是要争夺惠帝的皇位。

双方血战几年,燕王大军骁勇善战,势如破竹,很快便直逼淮南,局势紧迫。南京城中风传大长公主的驸马,都尉梅殷也有投降意图,一时间,全城官民惶恐不安。

副都御史茅大方想写信探明梅殷的态度,可兵荒马乱之中,竟找不到人愿意冒险送信。

就在这时,刘莫邪自告奋勇地站了出来,因为她长期周旋于达官显贵之间,所以对政局十分清楚,又是梅殷妻子的密友,由她去传信,自然再合适不过。

于是,茅大方当即写下一诗笺,并密嘱有关事项,刘莫邪便携带诗笺离开了南京。

穿过硝烟弥漫的险途,刘莫邪风尘仆仆地来到淮安防地,拜见了梅殷。梅殷一见是妻子大长公主的闺中密友来访,惊讶之余,殷勤招待。

到了帅府,刘莫邪取出茅大方的诗笺,对着梅殷大声朗诵道:

幽燕消息近如何?闻道将军志不磨:

纵有火龙翻地轴,莫教铁骑过天河。

关中事业萧丞相,塞上功勋马伏波;

老成不才无补报,西风一度一悲歌!

梅殷领悟诗中深意后,忙表示:“食君之禄,忠君之国,理所当然。梅某率兵拒敌,决不会作辞枝的落叶,随风飘舞!”刘莫邪得此答复,连夜返回南京,把消息传给了茅大方。

此后,燕王大举南下,探知了梅殷的坚决抗拒之心,只好绕过了他的防地,由扬州渡江直取京师。谷王朱穗归降,薛岩打开金川门迎接燕军进城,南京很快就被攻陷,惠帝朱允炆在宫中的熊熊大火中,不知去向。


朱允炆拿出刘伯温留下的宝贝(她是朱元璋御赐的女秀才)(5)

05

燕王朱棣自立为皇帝,称为明成祖,改元永乐,重制朝纲。

朱棣命皇妹大长公主写信,召梅殷还朝,归顺到自己手下。梅殷收到妻子书信后,深感大势已去,准备以死殉节,所以也就无所畏惧地回到南京。

刘莫邪听闻此事,急忙赶到驸马府,密告梅殷,惠帝已成功逃出京城,正在联络各地勤王势力,以图东山再起,劝诫他不要轻生。

梅殷受到刘莫邪的鼓舞,便暂时安顿下来,悄悄发展拥戴惠帝的势力,等待有朝一日,里应外合,重振惠帝的天下。

尽管,惠帝的踪影,无人知晓。即使这样,梅殷等惠帝的一众忠贞臣子,仍不放弃拥护故君复位的愿望。

驸马都尉梅殷虽早已被解除了兵权,但碍于大长公主的面子,朱棣不便对他施行镇压。他就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在南京秘密策划着复拥惠帝的行动。

南京城中许多旧臣故老也都参与此事,而刘莫邪则在其中担任秘密联络的工作,因为她有着“交际花”的特殊身份,能够自由出入豪门官府,从事这项工作再合适不过了。

初取皇位的明成祖,对京城旧臣的此类活动自然十分关注,通过手下的特务组织东厂,查获了他们的蛛丝马迹。

于是,朱棣果断开始先发制人。屈于梅殷势力和影响甚大,便在梅殷一次过桥时,悄悄命人将他挤下水去淹死了。

梅殷一死,我们的女秀才刘莫邪,便立刻被捕了。尽管很多人为她求情,可是,在拥立故主的种种证据面前,也没人敢多说一句了。

此时的刘莫邪,已经年逾半百,历尽繁华,既然自己选择了这条充满艰险的政治道路,事到如今,对待生死,早已看淡。

有一天,大理寺少卿薛岩前来查狱,前呼后拥,不可一世。刘莫邪见他副无耻的得意模样,便即兴作诗吟道:

三朝元老两朝臣,尺蠖龙蛇看屈伸;

缩头胁肩公相贵,金川门外迎新君。

这首诗正好揭了薛岩的伤疤,他不由恼羞成怒,临走时命狱卒在当天夜里将刘莫邪缢杀了。

就这样,女秀才刘莫邪,结束了她充满传奇色彩的一生,给世人们留下了无数的惊叹和不解。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