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看历史,总有些故事是惊人的相似。

1126年,金军攻破北宋都城的汴梁,俘虏了北宋的皇帝宋钦宗宋徽宗

岳飞挥师北伐,力图接回二帝,触怒宋高宗,最终被宋高宗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

于谦立谁为皇帝 拥有废立皇帝之能(1)

1449年明英宗土木堡之变被蒙古人俘虏,于谦拥立朱祁钰(明代宗)登基,

1457年明英宗复位,以“虽未显迹,意有之”的罪名杀害了于谦。

于谦立谁为皇帝 拥有废立皇帝之能(2)

每个杰出人物都会被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揭露这层面纱的不是和尚就是道士

于谦也也没有免俗,这不当7岁于谦某天跟着父亲外出时也遇到一个和尚,那个和尚看到他相貌时,忍不住的说道:“救时宰相是也!”。

1449年七月,蒙古也先率领5万骑兵进犯中原。

大太监王振一看,好你个蒙古鞑子,就5万人也敢来攻打我大明朝?我大明动动手指头就能把你给灭了。

不过这个功劳应该留给皇上。让皇上御驾亲征,我跟着,以后历史上也能留个名。

于是王振跟明英宗说:

皇上,这次蒙古鞑子给咱们送战功来了。你看他们只有5万人,咱们有30万人,到时候咱们6个人打他们1个人。咱们对外就说出动了50万大军,再加上您御驾亲征,咱们只要一露面就能把他们吓跑了。到时候您也能像太祖爷、成祖爷那样名垂千古了。”

明英宗一听,是这个理。走带你一块去建功立业去。

于谦立谁为皇帝 拥有废立皇帝之能(3)

于谦和兵部尚书邝野听到这个消息吓坏了,战可不是这样打的。

于是便极力劝谏,但明英宗不听。没办法,和邝野商量了下。

于是邝野跟随明英宗去打仗。于谦留在朝廷主持工作筹备粮草。

可怜明英宗自己不会打仗也不让邝野指挥,全交给王振瞎指挥,结果在土木堡打败,自己也被人活捉了。

于谦立谁为皇帝 拥有废立皇帝之能(4)

这下也先乐了,没想到能将大明的皇帝活捉了,那以后战就好打了。

于是也先带着明英宗继续朝前打,遇到关口,就把明英宗往前一放。你们皇帝在这呢,他要进关,快开门

这仗打的毫无难度,简直是指哪打哪啊,长驱直入,一直快打到京师。

这时候朝廷慌了。历史上往往在一个王朝生死存亡的时候会突然出现个英雄来拯救这个王朝

就在这个时候于谦的那个“救时宰相是也”预言实现了。

于谦知道蒙古人最大的底牌、最大的依仗就是被俘的明英宗。有明英宗在,大明这边就没法拼命打,你一打人家,人家就把你们的皇帝放在前面,你还能怎么打?

“救时宰相”就是“救时宰相”,他要破局!

一、拥立新帝

他破局第一步就是拥立监国亲王朱祁钰为新帝,只要我这边有了新的皇帝那蒙古那边的旧皇帝就无法要挟到大明朝了。在他的运作下,朱祁钰得到太后支持成为明景宗(明代宗),遥尊被俘明英宗太上皇,一切事情有了新皇帝之后就好办了。有了新的皇帝,大明在军事上受制约的力度大大减少,也先也不能把明英宗作为最大的筹码逼迫明朝和谈。

于谦立谁为皇帝 拥有废立皇帝之能(5)

明代宗

二、筹备兵马

当时明英宗朱祁镇北征是倾国而出,带走了三十万大军,此时不仅北京,就连河北、山东附近的兵源都非常紧张,北京城内剩下的只有老弱残兵。

于谦立马征调两京、河南的预备军,山东及浙江沿海的备倭军,江北及北京诸府的运粮军,集齐了近22万的人马。调来的兵马虽多,但其实这都是二流兵,缺乏训练,战力低下并且没有粮草。

当时北京的粮仓在通州,距离北京还有22公里,于谦只好让这些前往京师的部队绕行至沧州,同时动员百姓、官兵家属,自行运粮。

于谦立谁为皇帝 拥有废立皇帝之能(6)

三、将退斩将、兵退斩兵

于谦知道面对蒙古的5万精兵,自己这边虽然有22万兵力,但都不是正规军,没有实战经验,取胜概率太低。

打战就要祭旗,在这个关头,王振的余党是最好的祭旗人头,于是便拿他们的人头来祭旗。同时派各将领修缮兵器、甲胄、重整火器,做好防御工事,将百姓都迁入城内以坚壁清野。

为了提高士气,于谦决定亲自率领二十二万军队和瓦剌对抗,他将二十二万人分列在九个城门,自己则坐镇德胜门。并对所有官兵下了一个命令:

临阵,将不顾军先退者,斩其将;军不顾将先退者,后队斩前队”。

哀兵必胜,士兵没有选择,只有死命抵抗。城中百姓与官兵协作,鏖战一个多月,终于击败瓦剌,打了一场决胜的北京保卫战,大明王朝亦转危为安

历史的魅力就在于此,如此绝望的情形下,依然能创造出奇迹。

于谦立谁为皇帝 拥有废立皇帝之能(7)

景泰元年(1450年),蒙古提出议和。

也先:我同意释放你们的太上皇,你们什么时候来接太上皇啊。

使者:我不知道

也先:你回去告诉皇帝,只要派几个太监大臣过来,我就马上派人送去,这样可行?

使者不吱声。

也先:“太上皇帝留在这里又不能当我们的皇帝,实在是个闲人,你们还是早点把他接回去吧!”

使者还是不吱声

也先没辙了,为把这个累赘的太上皇丢出去,于是他决定再次议和。    

也先:你们怎么不带钱来赎人呢?

使者杨善:我们本来是带钱来的,但这样不就显得太师贪财了吗,幸好我们特意不带钱来,现在才能见识到太师的仁义啊!

也先:那你们的国书上为什么也没有写要接太上皇呢?

杨善:这是为了成全太师的名声啊!国书上故意不写,是为了让太师自己做这件事,您想啊,要是在国书上写出来,太师您不就成了奉命行事了吗?这可是大明的一片苦心啊!

也先被感动了,他没有想到明朝竟然如此周到,连面子问题都能为自己顾及到,确实不容易。于是他决定一定把朱祁镇送回去。

  杨善又说:“太师不贪财物,是男子汉,必当名垂青史,万世传颂!”(好男子,垂史册,颂扬万世)

  而也先更是兴奋异常,他激动地站了起来,当即表示男子汉大丈夫一言九鼎,兄弟你先安顿下来,回头我就让人把朱祁镇给你送回去。

于谦立谁为皇帝 拥有废立皇帝之能(8)

  奇迹就这样诞生了。没有割让一寸土地,没有付出一文钱(路费除外),太上皇明英宗于8月份被送了回来,安置在南宫废殿中。

1457年,明代宗突然身患重病,卧床不起。武清侯石亨、御史徐有贞、太监曹吉祥等勾结了起来,在正月十六日凌晨发动政变,拥立英宗复辟。而后又捏造了于谦要另立太子,将于谦逮捕入狱。

徐有贞说了一句让自己遗臭万年的话“虽未显迹,意有之”。

1457年正月二十二日,于谦被押往刑场,北京百姓闻之,夹道痛哭,行刑之时,巧逢阴云蔽天,可谓天怒人怨。

于谦立谁为皇帝 拥有废立皇帝之能(9)

“救时宰相”,他于乱世挽救大明江山,他一生清正廉明,政绩卓著。“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是他一生真实写照。他光明磊落的一生,正如他诗中表述的那样,名垂千古,受人敬仰。

于谦立谁为皇帝 拥有废立皇帝之能(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