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业大国,在我们的文化中,有着非常多的有关农业生产的古代谚语,本文介绍的就是一句农业谚语:瑞雪兆丰年。

这句谚语的意思是冬雪预示着来年是丰收之年,也就是说,如果冬天的下的雪很大,那么明年的庄稼收成会很好,明年会是一个丰收之年。

这句话到底是封建迷信,还是有科学依据的呢?

俗语瑞雪兆丰年的瑞是什么意思(古人说瑞雪兆丰年)(1)

图片来源于网络

其实,瑞雪兆丰年背后是有科学依据的。

“瑞雪”之所以能“兆”丰年,主要原因有哪些呢?

下的是雪吗?下的是化肥

在现在的农业生产中,化肥已经被广泛地使用,使得庄稼的产量大大提升。

化肥之所以能提升庄稼产量,主要是因为化肥能提供对植物生长至关重要的微量元素——氮、磷、钾等。

雪中含有很多氮化物。据观测,如果1升雨水中能含1.5毫克的氮化物,那么1升雪中所含的氮化物能达7.5毫克。在融雪时,这些氮化物被融雪水带到土壤中,成为最好的肥料

在没有大量人造化肥的古代,冬天下雪带来的氮元素非常重要,这会使得明年的庄稼生长得更好。

冻死害虫

我们可能会有这样一种生活经历,下雪的时候不怎么冷,但雪化的时候会特别冷。

那是因为,雪化的时候要从周围吸收热量

正是如此,冬天下雪,来年雪化的时候,会从土壤中吸收许多热量,这时土壤会突然变得非常寒冷,温度降低许多,害虫就会冻死

所以说冬季下几场大雪,是来年丰收的预兆。

结语

古人或许不懂科学,但在长时间的农业生产活动中,也总结出了一些规律。他们把自己的经验和智慧通过一代代口耳相传,慢慢地也就变成了我们所听到的民间谚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