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说周伯通是个老小孩,年龄很大、心智很小,所以江湖人称老顽童。周伯通的形象被老顽童三个字概括的入木三分,似乎这人从来都是一副皮一下很开心的样子,真的是这样吗?看书仔细的朋友会发现,周伯通年轻时候并不顽皮,在师兄王重阳的管教下,周伯通其实是个老实巴交的小道士,跟道士下山里头的何安下很像。年轻时候的周伯通还是个懵懵懂懂的少年,一副呆头呆脑的样子,乍一看憨憨的有点傻,丝毫没有老年后的顽皮样子。

一个呆头呆脑的小道士,是如何转变成一个玩世不恭的糟老头的呢?主要原因是王重阳死后发生的一件事,王重阳死后周伯通上桃花岛找黄老邪要九阴真经,黄老邪自然不给,此时的周伯通还是个菜鸟,根本打不过黄药师。不仅打不过,还被黄药师囚禁在了桃花岛,这一关就是十五年。十五年前,周伯通是一个不知天高地厚、武功低微的小道士,十五年后,周伯通逃出桃花岛后,就变成了疯疯癫癫、武功高强的中神通老顽童。

这十五年间,周伯通的武功有了长足的进步,然而武功的突飞猛进并不是他性格转变的原因。性格的转变发生在十五年,但究其原因还得追溯到王重阳死之前的两件事。一件事是周伯通跟瑛姑的情感纠葛,另一件是王重阳的临终嘱托。瑛姑的事情周伯通一直不敢面对,一方面是他对瑛姑有愧,另一方面是周伯通并不想对瑛姑负责,毕竟以他的性格实在受不了男女之间的儿女情长,所以周伯通一生都在逃避瑛姑。

王重阳的临终嘱托则比瑛姑的情感期许更为沉重,周伯通身为全真教弟子,有责任将全真教发扬光大,而他也接受了师兄王重阳的托付,执掌全真教。可惜这并非周伯通本意,既然受不了瑛姑的责任,又如何管得了全真教众弟子,所以周伯通必然不会执掌全真教。周伯通被困桃花岛十五年,正好让他躲掉了这两件事。然而躲得了一时躲不了一世,周伯通终归是要出去的,出去之后又要面临这些破事。如何能躲掉这两副重担,又不受世人谴责,装疯卖傻无疑是最好的办法,你总不能要求一个傻子当教主吧,也不能强求一个疯子当丈夫吧。这下大伙应该明白了,周伯通为

周伯通为什么称为老顽童(周伯通一开始并不皮)(1)

周伯通为什么称为老顽童(周伯通一开始并不皮)(2)

周伯通为什么称为老顽童(周伯通一开始并不皮)(3)

何会有如此转变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