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发衡水!

近日,高速交警景县大队民警

在收费站旁发现一男孩站在路边,

身边没有大人,

民警怕出事立即上前询问,

男孩却不说话,

经过民警十多分钟的开导,

男孩才说自己是被父母扔在这里的……

我们一起来看看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儿~

9月20日,中秋小长假第二天,

衡水市民王先生开车

带着爱人和儿子外出旅游。

在路上,因为贪玩手机,

儿子与父母吵了起来,

父母一气之下

将其“扔”在了高速收费站上,

并驾车离开。

幸好巡逻民警及时发现了孩子,

并积极联系,

最终,父母赶来接走了孩子。

老人被儿子扔在高速上(一男孩被父母扔在了高速上)(1)

据了解,当日上午8时40分,高速交警景县大队民警张阿男开车巡逻至衡德高速龙华收费站时,发现一男孩站在路边,一副垂头丧气的样子。收费人员上前告知:“这孩子不知是咋回事,撵也撵不走。”

民警立即下车询问,可男孩一直不说话,且表情失落。经过民警十多分钟的开导、劝说后,男孩自称姓王,是衡水某中学初二学生,当天,一家人趁着中秋小长假从衡水出发去济南游玩,由于在车上玩手机与父母吵了几句,不想竟被父母丢到路上。

在询问了男孩父母的联系方式后,民警随即取得了联系。“如果你们不打电话,我就让他在高速上待到晚上了!”接到民警的电话后,孩子的母亲气呼呼地说道,不过随后表示,会马上赶过来接孩子。

当日9时07分,男孩父母赶到了龙华收费站,民警将男孩送至其母亲手中,对依然情绪激动的母亲进行了批评,同时教育家长要注意沟通方式,切莫因孩子一时对抗就草率行事,让孩子置身险境之中。男孩父母现场承认了自己的错误,在对民警表示感谢后,带着孩子离开。

说起手机,

相信家长们对它是又爱又恨,

“爱”的是手机给我们提供了很多便利,

不管生活和工作都离不开它;

要说“恨”,主要是因为

不少孩子玩手机游戏上瘾,

饭不好好吃,作业也不按时做,

时不时就上演一出“手机争夺战”,

有的家长气急了,

还会做出一些特别不靠谱的事儿。

由于手机的普及,

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是“低头族”,

成年人都对其爱不释手,

何况是自制力不够强的孩子?

但是任由孩子沉迷于手机不去管,

也是极其不负责任的做法。

管是一定要管的,

那到底怎么管呢?

一是提前制定好规则

规定好每天玩手机的时长,什么时候玩,在哪儿玩,玩什么等具体内容。一定要告诫孩子,如果孩子违背了规则,那么不但要受到惩罚,还会没收手机。

二是用心陪伴孩子

有家长以为,只要人在孩子身边,就是陪伴,其实那仅仅只能算是“陪着”。只有父母用心去陪伴孩子,才可以真正理解孩子的感受。带着孩子玩他想玩儿游戏或活动,让孩子感受到现实生活的快乐,才会远离虚拟网络。

三是培养孩子新的兴趣

改掉一个坏习惯最好的办法,是培养一个新的好习惯。每个孩子都有自己喜欢的东西,想让孩子从手机中剥离出来,那就要找到能够让孩子感受到快乐的新兴趣!比如阅读、美术、运动等,让孩子可以从这些活动中获得成长与满足。

四是家长做好榜样

身教胜于言传。家长自己捧着手机不放,却教育孩子不能玩手机,这样的教育不但没有一点说服力,还会降低家长的权威。父母自己在孩子面前不玩手机,多看书,多运动,孩子自然也会受到影响。

说到底,

手机只是一个工具,

孩子如何使用手机,

关键看家长的教育方式。

教育过程

不会是一帆风顺的,

家长也是普通人,

会生气发火也是正常的,

但冷静之后,

要及时为自己情绪失控行为道歉。

而且发火也要把握好度啊,

把孩子扔在高速上的

危险行为一定不能再有了!

来源:衡水晚报、河青家长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