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我入手了一个PCIE接口的浦科特M8Pe 512G,支持NVMe,性能真的是没的说,不过居然不支持利用内存给SSD做缓存的Plexturbo技术,估计是浦科特觉得M8Pe已经足够强大,不需要使用Plexturbo技术来提升性能了吧。但是对我来说,是绝对不会放过任何一个提升性能的手段的。既然不支持Plexturbo,我就另辟蹊径,使用PrimoCache照样是妥妥的,虽然效率没有Plexturbo那么高,但是可以利用的内存空间却比Plexturbo要大得多。顺便还可以对比一下目前主流的低端TLC SSD、中端SATA MLC SSD和高端PCIE NVMe SSD之间的性能差距以及各自使用内存做缓存后的性能差距,看看哪一种方案性价比最高。

ram分配给ssd做缓存(高中低端SSD使用内存做缓存对比测试)(1)

有很多初级用户都会有两个错误的观点,一是以为使用内存给SSD做缓存就是在内存里面运行各种程序,而与SSD本身的性能无关;二是觉得使用内存给SSD做缓存只是跑分好看而已,实际应用并没有提升。其实这两个观点都是大错特错的。首先,用于给SSD做缓存的内存容量肯定是有限的,当数据量超出做缓存的内存容量时,肯定就需要在SSD上进行数据的读写,还有就是内存中的数据断电之后就会丢失,所以最终这些数据还是要写入SSD中来保存的,那么肯定就和SSD本身的性能有着极大的关系。其次,我们在运行很多程序的时候,有很多产生的数据都是临时数据,这些数据并不需要马上写入SSD中的,在使用内存作为SSD缓存之后,就可以避免一些临时数据在SSD中的不必要写入,内存和SSD的读写速度存在几个数量级别的差距,使用内存作为SSD的缓存,既可以提高响应速度,又可以减少不必要的写入量,所以绝不仅仅是跑分好看而已。所以我本人一直是比较喜欢使用内存来作为SSD缓存的。

不久前我曾经做过三款能够把物理内存虚拟为SSD缓存的软件的对比测试,测试的结论是在缓存容量小于8G的情况下,PlexTurbo的性能提升是最为明显也是最为有效的,而PrimoCache需要在缓存容量超过16GB时才能获得很好的性能。所以这次的测试分为两组,一组是针对中低端平台,SSD选用了浦科特M7V 256G和M6S 256G,系统的内存容量为8G×2=16G,配备这个价位SSD的主机采用16G系统内存比较符合实际。另外一组针对高端平台,SSD选用了浦科特M8Pe 512G,系统内存容量为8G×4=32G。内存使用的是之前一直在用的威刚XPG灯条DDR4 2400,单条容量8GB,默认电压1.2V,默认时序16-16-16-39-312,使用两条组双通道时加压1.35V可以超频到DDR4 3100(15-15-15-36-403),但是插满四条之后超频性能会有所下降,只能1.35V超频到DDR4 2800(16-16-16-39-418),所以我干脆把内存频率都统一设定为默认的DDR4 2400(16-16-16-39-312,1.2V),反正用于做SSD缓存的情况下内存频率对性能影响非常小。最近内存和SSD涨价非常厉害,幸亏之前我把需要用的SSD和内存都已经买好了,现在可以好好的笑看涨价。M8Pe并不支持PlexTurbo,所以我在M7V 256G和M6S 256G上使用PlexTurbo,并把4GB的内存设置为SSD缓存,而在M8Pe上则使用PrimoCache,并把16GB的内存设置为SSD缓存。这几个SSD的详细测试可以翻看我之前发过的测试文章。

ram分配给ssd做缓存(高中低端SSD使用内存做缓存对比测试)(2)

ram分配给ssd做缓存(高中低端SSD使用内存做缓存对比测试)(3)

ram分配给ssd做缓存(高中低端SSD使用内存做缓存对比测试)(4)

ram分配给ssd做缓存(高中低端SSD使用内存做缓存对比测试)(5)

ram分配给ssd做缓存(高中低端SSD使用内存做缓存对比测试)(6)

ram分配给ssd做缓存(高中低端SSD使用内存做缓存对比测试)(7)

大家都知道,使用了内存作为SSD的缓存之后,运行SSD的常规四项测试AS SSD Benchmark、CrystalDisk Mark、Anvil’s Storage Utilities和TxBENCH等四个软件所测得的性能参数已经无法反映出使用内存作为缓存的SSD的实际性能,因为这四个软件的测试数据块太小,默认情况下都不超过1GB,所以都是在内存里面进行读写,测的其实是内存的性能,只有运行PCMARK8这样的大型模拟测试软件,才可以反映出使用内存作为缓存的SSD的实际性能。PCMARK8的测试数据量在50GB左右,远远超过了用于SSD缓存的内存容量,这时候就需要考验SSD的真实读写性能了。

PrimoCache的功能非常强大,可以自由选择为不同硬盘甚至分区进行缓存加速,而且通用性强,不限SSD和主板的品牌和型号,不过PrimoCache是一款商业软件,普通版在60天试用期过后如果要继续使用需要进行购买,价格是200元。PrimoCache的安装和设置非常简单,打开设置界面后点击菜单中的第一个有“ ”号标志的图标,在随后出现的对话框中勾选需要使用内存作为缓存的硬盘或者分区,接着在“配置档”中选择“提升读&写性能”,然后设置用于做缓存的内存容量大小就可以了。后面的“启用延时写入”一定要勾选,时间一般设置为600秒。这个延时时间是指每隔一段时间就把缓存中的数据写入SSD中,所以时间设置得越久,那么数据在内存中待的时间越长,因为断电或者死机而导致数据丢失的机率也就越大。时间设置得太短的话,数据总是不断的写入SSD中,那么缓存起到的提速作用就越小。

ram分配给ssd做缓存(高中低端SSD使用内存做缓存对比测试)(8)

ram分配给ssd做缓存(高中低端SSD使用内存做缓存对比测试)(9)

下面是各个SSD在普通状态下和使用内存作为缓存之后的性能对比:

一、PCMARK8模拟实际使用环境性能测试

1、浦科特M7V 256G默认下:

ram分配给ssd做缓存(高中低端SSD使用内存做缓存对比测试)(10)

2、浦科特M7V 256G开启PlexTurbo 4G(DDR4 2400):

ram分配给ssd做缓存(高中低端SSD使用内存做缓存对比测试)(11)

3、浦科特M6S 256G默认下:

ram分配给ssd做缓存(高中低端SSD使用内存做缓存对比测试)(12)

4、浦科特M6S 256G开启PlexTurbo 4G(DDR4 2400):

ram分配给ssd做缓存(高中低端SSD使用内存做缓存对比测试)(13)

5、浦科特M8PE 512G HHHL:

ram分配给ssd做缓存(高中低端SSD使用内存做缓存对比测试)(14)

6、浦科特M8PE 512G HHHL开启PrimoCache 16G(DDR4 2400):

ram分配给ssd做缓存(高中低端SSD使用内存做缓存对比测试)(15)

PCMARK8测试成绩汇总:

ram分配给ssd做缓存(高中低端SSD使用内存做缓存对比测试)(16)

从PCMARK8的测试数据中可以做出如下总结:

1、低端的TLC SSD浦科特M7V 256G,采用了SLC Cache技术来提高测试成绩,所以虽然在AS SSD Benchmark、CrystalDisk Mark、Anvil’s Storage Utilities和TxBENCH等常规的测试项目中成绩甚至超过了不少中端的MLC SSD,但是在PCMARK8的测试中,测试数据量大大超过了SLC Cache空间的大小,所以测试成绩就明显落后于M6S 等中端MLC SSD。在使用PlexTurbo技术把4GB内存设置为SSD的缓存之后,测试成绩有了不小的提升。其中在魔兽世界、Adobe In Design、PHOTOSHOP的测试中性能提升较为明显,不过最后的测试成绩依然稍低于普通状态下的中端MLC SSD浦科特M6S 256G。究其原因,PCMARK8大约50GB左右的测试数据量远远超过了M7V的4GB内存缓存 3GB的SLC Cache空间,所以在很多情况下数据还是要被频繁的写入TLC NAND中,因此受限于TLC NAND的写入速度较低,整体性能提升有限。

2、中端的MLC SSD浦科特M6S ,其普通状态下的性能表现已经非常接近很多高端型号的MLC SSD,使用PlexTurbo技术把4GB内存设置为SSD的缓存之后,PCMARK8的测试成绩甚至超过了三星950 PRO、intel 750等高端PCIE NVMe SSD,不过依然落后于自家旗舰M8Pe 512G。对比各个子项目的测试成绩,可以发现使用了PlexTurbo的M6S 在很多项目中的成绩其实都只是微弱的落后于M8Pe而已,最大的差距不超过1%。内存用于SSD缓存来提升性能的效果更加的明显。

3、高端的PCIE NVMe SSD浦科特M8Pe,在普通状态下的性能表现非常强劲,接近5100分的得分是我目前见过最高分的PCIE NVMe SSD。在使用PrimoCache把16GB内存设置为缓存之后,得分达到了5157,每个子项目的成绩对比普通状态下都有一定的提升,不过最大的提升幅度不超过2%。我个人觉得,在M8Pe上使用内存来作为缓存,确实已经没什么必要。不过那些追求极致的高you端qian玩家,在内存富余很多的情况下玩一玩这种比较奢侈的玩法也是很爽的。从PrimoCache的记录中我们可以看到运行一次PCMARK8的Storage测试需要写入大约49GB的数据,而实际写入SSD的数据约为29.33GB,说明使用内存作为缓存确实可以减少SSD的数据写入量。

ram分配给ssd做缓存(高中低端SSD使用内存做缓存对比测试)(17)

二、实际使用测试

下面再来看看几个SSD在普通状态下和使用内存作为缓存之后的系统启动速度、游戏加载速度、Photoshop加载速度对比: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因为浦科特M8Pe是采用了PCIE接口的转接卡,启动时需要先加载rom文件,开机画面中会闪过浦科特的图标,所以启动速度会稍慢一点点。从上面的对比中可以看到,不管是使用PlexTurbo还是PrimoCache,因为在启动时需要预先加载一些热数据以提升系统响应速度,所以启动时间会比不使用内存做缓存的情况下反而稍慢一些。用户可以不使用预加载热数据的功能,不过这样的话系统响应速度需要在反复打开一些常用的应用程度之后才会变得更快。在实际的游戏和Photoshop加载速度上,使用了内存作为缓存的情况下加载速度明显得到了不小的提升。不过即使使用了PlexTurbo,M7V的性能依然无法超越M6S ,M6S 也无法超越M8Pe,也就是说内存用于缓存可以提升性能,但是提升的幅度不足以干掉上一级别的SSD。

ram分配给ssd做缓存(高中低端SSD使用内存做缓存对比测试)(18)

三、性价比分析和总结

以我测试中的几款浦科特SSD产品为例,从性能和价格来分析各自的性价比。表格中的价格为京东自营零售价,其他品牌相同级别SSD产品的价格与这三个也都非常接近,淘宝价格会比上面的价格略低。

ram分配给ssd做缓存(高中低端SSD使用内存做缓存对比测试)(19)

我个人觉得目前性价比最高的还是中端的SATA MLC SSD。首先目前中端的MLC SSD都是采用原生SATA主控,所以没必要选择M.2接口的产品。其次中端SATA MLC SSD产品很多都是上市有一段时间的了,价格比较合理,方案又都非常成熟。所以预算比较宽裕的理性消费者,我觉得还是首选中端的SATA MLC SSD。以浦科特M6S 为例,普通状态下的性能已经很不错,使用PlexTurbo占用4GB内存之后可以获得接近高端PCIE NVMe SSD的性能,目前配备8GB×2内存已经是主流装机起码的标配,所以占用4GB内存的话对其他应用的影响并不大,我个人觉得这是性价比最高的方案。低端的TLC SSD与中端MLC SSD的价格差距并不大,例如浦科特M7V与M6S 的差价仅为130元,在物价飞涨的今天,130元可以还不够两人出去外面小吃一顿。以我们潮汕地区比较热门的牛肉火锅来说,两个人,一个锅底、一盘青菜、两瓶灌装凉茶、三盘肉(千万不要以为一盘肉很大盘,那是不可能的)、一盘牛百叶或者生牛肉丸,已经妥妥130元。所以如果不是预算非常紧张的话,我个人还是建议加多这一百多元,装机方案从TLC SSD升级为MLC SSD。如果预算确实很紧张,那么也可以选择一款TLC SSD再使用PlexTurbo来提升性能(非浦科特品牌的可以使用破解版的PlexTurbo)。最后说说最近非常火爆的PCIE NVMe SSD,随着价格的不断下调,很多旗舰级PCIE NVMe SSD产品的价格已经比之前要亲民很多很多了,以浦科特M8Pe 256G M.2为例,1199元的价格只是M6S 256G的150%多一点,想想我一年多前买M6Pro 256G,当时的零售标价也要1199元。不过目前这些高端PCIE NVMe SSD的性价比确实不如中端MLC SSD,以装机为例,M8Pe 256G比M6S 256G贵了500元,在整机预算不变的前提下,如果这500元花在升级显卡上,获得的性能提升会更加的明显,例如可以从GTX 1060 6GB升级为GTX 1070,游戏性能马上可以提升一个档次以上。而如果花在升级为M8Pe 256G的话,在实际应用中的体验也就是每次加载游戏快一点点而已。当然,如果是预算非常充裕的用户,整机都非常的高大上,显卡已经上了GTX 1080甚至是TITAN X,那么选择M8Pe这样的PCIE NVMe SSD也更符合整机的定位。在整机各部分配件都已经是顶级的情况下,完全可以试试从64GB内存中划分32GB甚至是50GB出来给M8Pe做缓存,速度绝对是爆表。等单条16GB内存的价格更合理时,我就打算做这个尝试,试一下完全在内存中运行PCMARK8是什么感觉。

【结语】

本文由什么值得买网友“黑山老妖LYN”撰写并授权转载,由于篇幅原因,仅选取了精华的部分进行分享。完整原文可去我站《寻找最佳性价比方案:高中低端SSD使用内存做缓存对比测试及购买建议》查看,如果你有更多好物想跟我们分享,欢迎在评论区与我们互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