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们对智能手机的依赖,很多人每天花费大量时间盯着手机屏幕,中国手机用户单日平均使用时长近4小时,同时,一些人为了保护心爱的手机往往会给它贴上保护膜,商家也在不断推出手机膜的新卖点,例如护眼的防蓝光贴膜。

什么是“蓝光”?

“蓝光”的真正名称叫做High Energy Visible Lights,也就是高能可见光,是波长在400-500纳米范围内的光,它比紫外线略低,是可见光中能量最高的部分,颜色呈现为蓝色和紫色,因此就被俗称为“蓝光”。人们对手机屏幕尺寸、色彩、对比度要求的不断提高,加之长时间使用手机,眼疲劳、眼损伤的情况时有发生。导致这些问题产生的一个很大因素就是手机屏幕所产生的蓝光危害。

“蓝光”的危害

蓝光的短波、高能特性决定了其穿透力比较强,眼睛长时间受到照射可以引起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萎缩和光敏感细胞的死亡,光敏感细胞的死亡将会导致视力逐渐下降甚至失明。长时间蓝光照射会加速眼睛内叶黄素分解(叶黄素是一种抗氧化物,可以吸收蓝光等有害光线,也是构成人眼视网膜黄斑区域的主要色素)会造成眼内保护视网膜的黄斑出现退化,也叫黄斑变性。这样蓝光的穿透就变得更加容易,人眼原本过滤蓝光的功能就变得非常脆弱。对于儿童来说,因为儿童的眼睛发育不成熟,结构还不稳定,也没有形成稳定的过滤蓝光功能,所以蓝光对于儿童眼睛的伤害是更加直接而明显。

防“蓝光”手段

目前隔离蓝光的常见方法是过滤,所以市面上出现了大量宣称防蓝光危害的手机贴膜。防蓝光贴膜的工作原理就是通过吸收并转化发光源发射出来的高能量短波蓝光,从而达到过滤蓝光的效果,减少对眼睛的危害。

中国泰尔实验室的工程师带着对防蓝光贴膜是否真有效的疑问和担心,对市场上的部分手机屏幕贴膜实际蓝光防护效果进行了验证。

以下就是这次实验的详细过程:

选取测试辅助样机

工程师根据目前市场上主流手机的屏幕使用情况,选择了以OLED屏幕和LCD-TFT屏幕的手机终端作为测试辅助样机进行测试。

选取被测膜

工程师根据京东商城中近期销量和满意度较好的15个品牌,选取购买了22款贴膜,其中10款是普通贴膜,另外12款是标称具有蓝光防护作用的贴膜。此次测试,我们同时也选择了一些普通贴膜做比对,希望通过试验验证一下普通贴膜是否对屏幕的蓝光具有防护效果。

测试环境

在专业的光学暗室中进行试验,测试时的环境温度23℃,相对湿度为38%。测试仪表为视网膜蓝光危害分析仪,利用此台设备,可以得到如下两个蓝光危害评价参数:

指标一:蓝光危害加权辐亮度LB@11mrad

我们选取的是11毫弧度(11mrad)视场角内的蓝光危害加权辐亮度。11mrad视场角能模拟人眼一般情况所能接收光线的视场角范围,蓝光危害加权辐亮度是通过数学方法计算出不同波长的光谱辐亮度与蓝光危害加权函数的计算值,能够反映出蓝光的危害情况。

指标二:视网膜蓝光危害系数KB,V

蓝光危害加权辐亮度与相应的光度量的比值。

以上两个参数的数值都是用来评价蓝光危害程度的,简单来说测试出来的数值越小,代表单位时间测量到的蓝光比重越低,对眼睛损害越小(在不考虑视觉效果的情况下)

(注:此次验证选取的指标参数及测试方法参考GB/T 20145-2006/CIE S 009/E:2002《灯和灯系统的光生物安全性》国家标准。)

验证的方法(分为三个步骤)

1、验证辅助测试的手机

使用视网膜蓝光危害分析仪测试出搭载OLED屏幕和LCD-TFT屏幕两款手机的上述两个指标值。

手机贴的防蓝光膜有用吗(手机屏幕贴上防蓝光膜真的有用么)(1)

2、测试防蓝光贴膜

将12款防蓝光手机贴膜依次粘贴到手机屏幕表面,再使用视网膜蓝光危害分析仪测试出前述两个指标值:

手机贴的防蓝光膜有用吗(手机屏幕贴上防蓝光膜真的有用么)(2)

3、测试普通贴膜

在测试普通贴膜的时候,中国泰尔实验室的工程师通过比对发现所采购的10款普通贴膜测试结果基本一致——无防蓝光效果。这里仅列举出一组数据与防蓝光膜进行比较。

手机贴的防蓝光膜有用吗(手机屏幕贴上防蓝光膜真的有用么)(3)

手机贴的防蓝光膜有用吗(手机屏幕贴上防蓝光膜真的有用么)(4)

(光谱图)

请大家关注“视网膜蓝光危害系数KB,V”这个数值,如果这个数值有明显减小,说明此贴膜能够在蓝光危害防护中具有一定的作用,同时,在仪器显示的光谱图(上图)中可以看到,蓝色的光谱能量有所减弱。

对比测试出来的指标数值,最后对所有测试结果的统计,得出以下结论:

(1)大部分标称防蓝光的手机贴膜的确具有一定程度的蓝光减损能力,但是蓝光减损的数值各有不同,最小蓝光减损能力不到10%,最大能够达到减损蓝光30%。整体说来作用有限

(2)防蓝光贴膜在LCD-TFT屏幕上的蓝光减损能力要强于OLED屏幕。

(3)OLED屏幕本身蓝光危害加权辐亮度要小于LCD-TFT屏幕。

(4)所选取的普通屏幕贴膜全都不具备蓝光危害的减损能力

综上,中国泰尔实验室的工程师用科学的数值验证了屏幕贴膜对于蓝光危害的防护情况:标称防蓝光的手机贴膜具有一定的防蓝光效果,但是并不显著;从视觉体验上看,具有防蓝光效果的手机贴膜在视觉上偏黄,对屏幕的视觉效果有一定影响。同时,从防护蓝光危害的角度上来看,不是贴上一层膜就万事大吉了,危害的程度由两个方面构成,一是光能量的大小,这方面我们可以通过技术手段控制;另一个方面就是接收光危害的时间,也就是观看电子屏幕的时间,观看的时间越长受到的损害越大。所以,真正的要预防蓝光危害,还需要消费者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

根据眼科专家的建议,希望大家能做到如下几个方面:

①20-20-20原则: 使用电子产品每20分钟就把视线移到离屏幕20英尺(约合6米)以外的地方,保持20秒或更长时间;

②保证适度的光线。良好的照明环境不仅令人愉悦,而且有益于用眼健康;

③电子屏幕与眼睛的间隔维持在50cm左右,视线稍向下形成一定的角度;

④使用电子屏幕时间不宜太长,每一小时就该休息几分钟,解除持续紧张状态。

电子产品的使用安全无轻重,即使是最简单的配件——一层贴膜,中国泰尔实验室也会以最严谨的科学态度去验证,将其中的科学知识向公众普及。今后,中国泰尔实验室将会不间断为公众提供相关产品的评测情况,欢迎您的关注。

来源:中国信通院泰尔终端实验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