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都说“盛唐弱宋”,大唐的强盛让唐代诗坛百花齐放,也成就了唐代诗人们的豪情万丈,于是七绝圣手王昌龄写下了“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豪言壮志;诗鬼李贺写下了“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的气势磅礴。而大宋的羸弱,也成就了宋代文坛空前绝后的繁荣,既有词中之龙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的壮志不已,又有千古才女李清照“生当人杰,死亦为鬼雄”的才女豪情,或凄美或豪放,都令人伤感。

南宋中期最有名的诗人(宋亡后一代画师改名隐居寺庙)(1)

生活在弱宋的文人墨客是伤感的,家国情怀令他们悲痛不已,但对于后世的我们来说,那一首首流传千古宋诗宋词,却是无比珍贵的财富。今天小编介绍的就是南宋的一位亡国画师,一生画尽兰花之美,他就是著名的爱国文人郑思肖。郑思肖原名郑起,南宋国破后他将自己改名为“思肖”,取的是宋王氏“赵”的繁体组成部分。眼见着昔日同僚一个个投靠元军,他独自隐居寺庙,在自己画的一幅菊花图上写下了这首经典七绝,留下了一个千古名句,如今读来仍觉得掷地有声,振聋发聩。

南宋中期最有名的诗人(宋亡后一代画师改名隐居寺庙)(2)

《寒菊》

南宋. 郑思肖

花开不并百花丛,

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

何曾吹落北风中!

南宋中期最有名的诗人(宋亡后一代画师改名隐居寺庙)(3)

这是一首咏菊诗,也是南宋文坛一株最有气节的菊。诗的大意是:菊花不与百花为丛,独自在在秋天开放;它稀疏地开着篱笆旁边,却有着无穷的趣味。你宁可在枝头抱着清香而死,绝不被那凛冽的北风吹落。

南宋中期最有名的诗人(宋亡后一代画师改名隐居寺庙)(4)

诗的第一句是写菊花不与百花争艳,这是菊花与众不同之处,秋菊生于秋日里,春夏见不到它的踪影。第二句与菊花开得稀疏,诗人称这稀疏的菊花十分有趣,“趣未穷”不点明有趣点在哪里,全留给读者去想象,这与作画时要留白是一个意思。

南宋中期最有名的诗人(宋亡后一代画师改名隐居寺庙)(5)

三、四两句是惊艳世人之句,也是菊花的志向。菊花的特性就是不会自行掉落,秋风吹过,它们会在枝头干枯而亡。诗人正是抓住了菊花的这一特性,写下了这句流传千古的名句。“宁可”和“何曾”对仗,将菊花的凌云志写得力痛纸背,而“抱香死”更是何等凄美!

南宋中期最有名的诗人(宋亡后一代画师改名隐居寺庙)(6)

其实这一句并非郑思肖首创,早他百年的宋代大才女朱淑真就有过““宁可抱香枝头老,不随黄叶舞秋风”的壮语。只是郑思肖将这一句稍稍一改,就别有一番豪情壮志,可谓出陈推新之作。这首诗直抒胸臆,朗朗上口,是宋诗中难得的佳作,更是多少宋代文人一生的写照。对此诗,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吗?欢迎和小编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