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在群里晒了一张手抄报,说这是全家人辛苦劳动的成果手抄报是关于图书推荐的,书选的是《神奇校车》,手抄报配色生动活泼,涂色均匀,字迹隽秀,唯一出戏的就是签名略显稚嫩,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如何养成优秀的孩子手抄报?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如何养成优秀的孩子手抄报(孩子的手抄报是你做的)

如何养成优秀的孩子手抄报

朋友在群里晒了一张手抄报,说这是全家人辛苦劳动的成果。手抄报是关于图书推荐的,书选的是《神奇校车》,手抄报配色生动活泼,涂色均匀,字迹隽秀,唯一出戏的就是签名略显稚嫩。

推荐的书是一年级的孩子选的,手抄报整体设计师是妈妈,图画部分是爸爸完成的,文字部分是妈妈搞定的,孩子就签了个名字。看着这阵仗让幼儿园孩子的家长瑟瑟发抖,这作业是老师检验家长水平的吗?

除了做手抄报这种高难度作业,小学生的作业还有做PPT的,做绘本的,做社会调查和生活实验的,这些高技术含量的作业,大部分都是家长包办的。

家长对这些高难度作业也是怨声载道,孩子自己做肯定一塌糊涂,他也不知道从哪儿下手,家长做的话,孩子又不能发挥主观能动性,作业成了家长的工作,对家长也是一种负担。

我们小时候作业都是自己做,家长唯一要参与的,就是在每学期末的家长通知书上签个字,再出席一下家长会。再看看现在的家长,对孩子的学习都快一条龙服务了。

01 家长为啥包办孩子的作业?

客观来讲,孩子的作业难度比以前复杂多了。就像手抄报,完全让6岁的孩子做,大概率会出现一张惨不忍睹的纸,乱七八糟的涂鸦,谁也不认识的天书。

作业难是家长包办孩子作业的原因之一,还有一个原因是家长不想让孩子被批评。

如果你是老师,一个孩子拿着一张画面美观字迹清晰主题突出的手抄报,另一个孩子拿着一张乱七八糟完全不知所云的涂鸦,大概率你也会表扬第一个孩子。家长担心孩子被批评,怕给孩子带来心理阴影,所以就尽力包办,让孩子的作业看起来更美观。

但其实,除了让孩子独立完成,和家长包办之外,对这些高难度的作业还有一种折中的处理方法,只不过这种做法会更浪费时间,更耗费家长的精力。这种做法就是引导孩子主动思考,让孩子自己动手,家长做必要的辅助工作。

就像让刚添加辅食的孩子自己吃饭,让刚上幼儿园的孩子自己穿衣服一样,如果有充足的耐心和充裕的时间,孩子完全可以自己做到。但因为时间紧,教孩子做还不如自己做来得快,很多家长就代劳了。这跟孩子做高难度作业其实是一样的,家长为了省事,索性就自己做了。

不管出于什么原因,家长替孩子把作业做好,获得不错的评价,孩子就能成为好学生了吗?

在美国有一项调查,调查者采访了很多老师,让他们说出他们心中的好学生有哪些品质?这些老师给出的答案是:变通或抗压能力;内在动机;不屈不挠、坚持不懈的意志;良好的社交能力;批判式思维;勇于承担责任。

老师眼中好学生的品质跟智商无关,跟学习成绩无关,家长辛辛苦苦帮孩子做作业,并不会帮孩子成为好学生,相反还会剥夺孩子成为好学生的机会。

02 家长帮孩子做作业的坏处

父母帮孩子做作业,会让孩子始终处于舒适区,一直顺风顺水。

孩子抗压力得不到提升,失去学习动力

孩子学习上遇到难题,父母会像直升机 一样出现,像超人一样给孩子解决问题。孩子不用动手费脑子,问题都能迎刃而解。

长此以往,孩子就没机会面对难题,自然也就不会具备解决难题的机会和能力,孩子的抗压能力、不屈不挠的意志都很难得到提升。

父母包办太多,孩子也会失去学习动力。不管他学不学,不管作业多复杂,爸爸妈妈都会帮他搞定,他又何必多此一举烦心呢,哪怕这是属于他的作业。

只注重结果,学习能力得不到提升

有难度的作业父母代劳,孩子什么都不用做就能得到漂亮的手抄报,父母的代劳会让孩子只注重结果,忽略学习的过程,学习能力得不到提高。

遇到难题,孩子缺乏计划性和组织性,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方向,失去犯错误改正错误的机会,也失去了成长的机会。

父母包办作业,短期看不出负面效应,甚至还会更节省时间,让孩子取得好成绩。但时间久了,孩子的学习动力和学习能力得不到提升,好形式会急转直下。

孩子自己无法解决的难题,父母不包办还能怎样做?引导孩子学会思考,建立学习自我的概念,孩子的学习就会处于良性发展轨道,家长越来越省心,孩子越学越省力。

03 引导孩子建立积极的学业自我概念

学业自我的概念是美国心理医生达琳·斯威特兰提出来的。她认为,要启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帮他们形成积极的学业自我概念很重要。

引导孩子建立积极的学业自我概念

学业自我概念是一个人对自己属于哪类学生的划分,是对自己作为学生身份的描述方式。有人会认为自己数学好,有人觉得自己理科差,有人认为自己擅长文科,有人觉得自己体育好,这都是自我评价。

我们要引导孩子形成积极的学业自我概念,不要简单把学习成绩当成评价标准,而是要注重综合成就。

我们可以告诉孩子,聪明与否不能凭成绩判断,成绩只能说明他们学习某一门课程的情况。数学考了100分,只能说明数学学得好,英语考20分,也不证明你笨,只是英语没有学好。

形成积极学业自我概念,表扬和批评要讲究方式

前不久在网上看到一则小新闻,一位妈妈许诺孩子,如果他考100分就带他去三亚玩。孩子考了99.5分,妈妈就没有带孩子出去玩。这位妈妈的表扬方式对孩子形成积极学业自我的概念是有害无益的。

我们要表扬和奖励孩子,参考指标尽量不用“高”分,比如考100分怎样怎样的。要尽量用“积极分数”,把孩子的关注点从数字转移到努力层面。

因为分数和名次有太多决定因素,而孩子的进步却是肉眼可见的,完全凭孩子的努力就能实现。

奖励孩子的努力和进步,奖励孩子的积极分数,让孩子用更积极的态度去对待学习,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这样就会越来越具备好学生的品质。

同样在批评孩子的时候要就事论事,这次考试没考好,这件事情做错了,不要上升到学习态度,人格品质,聪明与否上来。

引导孩子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家长要思考一下,老师为什么给孩子布置在我们看来超过孩子能力的作业?

老师并不想考察家长的能力,这对他来说没有任何意义。给孩子布置任务是在锻炼孩子思考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看起来高难度的作业,整体对孩子来说是巨大的,但如果我们能和孩子一起把大的工程分解成一步一步的小任务,让孩子完成小任务就不是难题,孩子自己动手也可以解决。

就拿推荐绘本的手抄报为例,我们可以把它分解成4个步骤:

第1步,选择一本书。让孩子自己选,然后问问孩子为什么要选这本书,这就是最好的推荐语。

第2步,决定手抄报的布局。比如图画和文字各占多大篇幅,大概位置在哪里?如果孩子没有思路,就从网上找资料作为参考,启发孩子的大概方向,用铅笔画出布局。

第3步,确定素材。跟孩子一起探讨画什么图画,写什么文字。如果孩子不知道画什么写什么,我们可以适当提醒孩子,帮他寻找合适的素材,让他可以自己写自己画。

第4步,开始写写画画。因为已经决定了大致位置和素材内容,孩子就可以把选好的素材按对应位置填写到手抄报上,再涂上喜欢的颜色,一份手抄报就做完了。

在这个过程中能充分发挥孩子的主观能动性,大部分都是孩子动手操作的。家长帮孩子分解任务、找素材的过程,就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通过这一次手抄报的经历,孩子就会清楚做手抄报的思路。遇到看起来复杂的问题,他也能学会分解问题,逐一解决问题。

在达琳医生的采访中,有一位老师说,让孩子在挫折中历练自我,但不要包办,让他们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但需要要全程跟进。多问问题,鼓励他们独立思考,不要为孩子包办代劳。

让孩子全程参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他们才能逐渐养成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管是遇到学习还是生活上的问题,他们才能不慌乱,从容不迫的解决问题。他们才能变成有勇有谋的战士,处理人生路上的一切难题,这是每个父母最应该教会孩子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