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是中国一个分裂的朝代,分为南朝和北朝。

南朝和宋的关系(南朝刘宋)(1)

南朝有:刘宋、萧齐、萧梁、南陈。

北朝有: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


刘宋

刘宋是中国南北朝时期南朝的第一个朝代,也是正统王朝,也是南朝中存在时间最久、疆域最大的朝代。历经十帝,享国59年。


国号

东晋义熙十四年(418年),刘裕接受相国、总百揆、扬州牧的官衔,以十郡建“宋国”,受封为宋公,并受九锡殊礼。

元熙元年(419年)十月,刘裕进爵为宋王,故称帝后政权为“宋”。

又因国君姓刘,为与后来赵匡胤建立的赵宋相区别,故又称为刘宋。

又按五德终始之说,其为水德,故又称水宋。


刘宋皇帝

永初元年(420年),刘裕代晋自立,定都建康,国号“宋”。

刘义符,刘宋第二位皇帝,宋武帝刘裕长子,永初三年(422年,正式即位,年号景平。

刘义隆:刘宋第三位皇帝(宋武帝刘裕第三子,宋少帝刘义符之弟)永初三年(422年)即位,改元元嘉。

刘劭:刘宋第四位皇帝,宋文帝刘义隆长子,元嘉三十年(453年)二月抢先发动宫廷政变,率东宫卫队闯宫弑父,随即自立为帝,改元太初。

刘骏:刘宋第五位皇帝,宋文帝刘义隆第三子。元嘉三十年(453年)起兵讨伐刘劭并自立为帝,第二年改元孝建。

刘子业:刘宋第六位皇帝,宋孝武帝刘骏长子。大明八年(464),宋孝武帝去世,刘子业即位,改元永光。

刘子勋:刘宋第七位皇帝,宋孝武帝刘骏第三子,公元466年,刘子勋被江州长史邓琬立为皇帝,年号“义嘉”。

刘彧:刘宋第八位皇帝,宋文帝刘义隆第十一子。景和元年(465年),杀侄即位,改元泰始。

刘昱:刘宋第九位皇帝,宋明帝刘彧长子,泰豫元年(472年)四月,即皇帝位。改年号元徽。

刘准:刘宋第十位皇帝,宋明帝刘彧第三子。元徽五年(477年)七月八日,在萧道成的拥立下即皇帝位。改元升明。


疆域

南朝和宋的关系(南朝刘宋)(2)

【刘宋疆域图】

刘宋是南朝四朝疆域最大的一个朝代。强盛时,据关守河,北部防线到达潼关、黄河一带,其统治地区北部与北魏划黄河为界,西至四川大雪山,西南包括云南,南至越南中部横山、林邑一带。


行政区划

刘宋行政区划实行州、郡、县三级制。州是第一级行政区,州的最高行政长官称刺史。

宋初国内共有25州。经宋孝武帝任内的州郡合并和实置的改革,至宋孝武帝大明八年(464年),宋共有22州:青州、冀州、司州、兖州、徐州、豫州、南兖州、南豫州、南徐州、扬州、江州、荆州、郢州、湘州、雍州、益州、梁州、秦州、宁州、广州、交州、越州。

南朝和宋的关系(南朝刘宋)(3)

【刘宋行政区划】

尹、郡、王国、公国是第二级行政区。

尹的最高行政长官称尹,郡的最高行政长官称太守,王国的最高行政长官称内史,公国的最高行政长官称相。县、公国、侯国、伯国、子国、男国是第三级行政区。

县的最高行政长官称县令或县长,公国、侯国、伯国、子国、男国的最高行政长官称相。


刘宋货币演变

刘宋在南朝中的铸币种类也最多。至今已经定论并且有实物出土证明的有四铢、孝建四铢、大明四铢、两铢、永光、景和、六种。

四铢

公元430年(刘宋文帝刘义隆元嘉七年)十月在建康设立钱署,铸行“四铢”钱。

四铢钱形制仿效“五铢”钱,比五铢钱减重20%,轮廓、形制与五铢钱相同,铸一钱之费与一钱之用相等,成本与使用价值相当,很受民间欢迎。

公元447年,刘义恭建议行大钱,以五铢钱一当四铢钱二,但不到一年就取消了。后来民间剪凿古钱,取铜私铸,一再减轻钱的重量,公元453年曾出现一种重仅1.2克的四铢钱。


孝建四铢

孝建四铢是刘宋孝武帝刘骏于孝建元年(公元454年)所铸。

南朝和宋的关系(南朝刘宋)(4)

【孝建四铢】

“孝建四铢”钱面横书“孝建”年号,钱背横书“四铢”钱重,面背文均横读。这是最早的集年号铢两文字于一身的铜钱。后来又省去'四铢',仅存'孝建'二字。

“孝建”钱的钱文有两种:

薤叶书体:在悬针篆的基础上经过艺术加工而成的,(悬针篆,是以其竖笔长、末端尖锐似悬针)。

玉箸篆:形质停勻宽和。

南朝和宋的关系(南朝刘宋)(5)

【孝建合背】

孝建四铢种类多样,有合背、倒书、横书、星文几种。

后由于通货膨胀物价上涨,民间私铸云起,

宋明帝刘彧只得于公元467年(泰始三年)废除了“孝建四铢”钱。


大明四铢

刘宋孝武帝大明年间曾铸有“大明四铢”钱。面文“大明”、背文“四铢”,皆为悬针篆。其形制、文字均与孝建四铢钱相仿。


刘宋前废帝刘子业在位只有一年,两改年号,铸钱三种重不过两铢的小钱:“两铢”、“永光”、“景和”,铸期短,存世少,所以极其珍贵。

两铢

南朝和宋的关系(南朝刘宋)(6)

【两铢】

南朝宋前废帝永光元年(公元465)二月铸两铢钱。

永光钱

南朝和宋的关系(南朝刘宋)(7)

永光钱

永光钱是南朝宋前废帝于永光元年(公元465)所铸,钱体薄小,钱径约18mm,重1.2g左右。钱文采用薤叶篆。

景和钱

南朝和宋的关系(南朝刘宋)(8)

【景和钱】

景和钱是南朝刘宋前废帝于景和元年所铸。

钱文为薤叶篆,景和钱币与永光钱币最大特点是其形制轻薄,轮郭深峻,钱体面背内外郭都清晰,钱文使用篆体笔画纤细清晰,其直径不到两厘米,重量只有一克多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