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 “宣 讲 家 网” 可以订阅!
“万里无云境九洲,最团圆夜是中秋。”中秋节是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团圆节。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拜月、吃月饼、赏桂花、饮桂花酒等习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中秋节蕴含着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内涵,其中,团圆、统一、团结、和谐等,就是这个传统节日传承的最为重要的文化内涵,也是中华民族共同认可的价值追求。中秋文化传递的文化内涵,以其庄重的仪式感,成为中华民族的“胎记”。我们也一定要珍视和弘扬这个民族文化瑰宝,让更多的炎黄子孙、华夏儿女,找到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感和心灵归属感。
中秋佳节盼团圆,呼唤游子早团聚。“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一个独处他乡的人,白天奔波忙碌,还能冲淡离愁,然而一到夜深人静的时候,心头就难免泛起阵阵思乡之情,何况是秋高气爽的中秋月圆之夜。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秋明月寄相思。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从天上的月亮联想到人间团圆,这是中国人特有的思维方式。“团圆”是老子“道法自然”的产物,是“天人合一”哲学理念的高度体现,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价值理念,是历代中国人的美好期盼。花好月圆之夜,就是骨肉团圆之时。故乡有牵挂的父母,故乡有想念的兄妹,故乡有美丽的山水,割不断的乡愁,游子们无论在哪个地方,都在期待着团圆与回归。不怕万水千山,不惧舟车劳顿,不顾千里万里,也要回家团聚。我们要利用好中秋佳节这个机会,呼唤远方的游子回乡探亲,了解和资助家乡建设。尤其要呼唤远在海外的游子,多回国看看祖国日新月异的发展,翻天覆地的巨变,利用自己的特长为故乡建设添砖加瓦,为国家建设尽心尽力。
中秋佳节盼统一,期望台湾早回归。“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海峡两岸同祖同宗同文,骨肉相连,血脉相通。中秋佳节是海峡两岸同胞共同的节日,家国难分,家国同情,在家庭团聚的时刻,难免会勾起两岸同胞的渴望统一之情。七十多年的离别,让两岸人民饱尝了骨肉分离之痛,亲人相思之苦。亲人团聚、祖国统一就成为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与最大福祉。台湾文化以中华文化为主体,是中华民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浅浅的海峡,割不断两岸同胞的相同血脉和骨肉亲情。近年来,陈水扁、李登辉、蔡英文等台湾地区领导人在台湾大肆鼓吹“”,大搞“去中国化”,蛊惑人心,毒害民众,严重伤害了两岸同胞的感情,我们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和警惕。指出,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共同愿望,是中华民族根本利益所在。在这个民族大义和历史潮流面前,一切分裂祖国的行径和伎俩都是注定要失败的,都会受到人民的谴责和历史的惩罚!中国人民有坚定的意志、充分的信心、足够的能力挫败一切分裂国家的活动!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有一个共同信念,这就是:我们伟大祖国的每一寸领土都绝对不能也绝对不可能从中国分割出去!我们一定要利用中秋团圆的契机,全面宣传党的“一国两制”、高度自治方针,宣传“九二共识”这个共同政治基础,以经贸、科技、法律、文化交流为纽带,加强海峡两岸有关社会组织和团体沟通合作,为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汇集力量,共同致力实现祖国统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中秋佳节盼团结,致力中华早复兴。“风正千帆顺,家和万事兴”。 中秋节,已经成为我们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有力载体,也是我们民族认同的重要符号。团圆的节日,体现的是家国同构的情结,只有爱家、爱国,我们才能薪火相传、生生不息。因为我们所有的中华儿女都明白“我们从哪里来”,所以才懂得“我们要向哪里去”。 中华民族拥有5000多年的文明历史,曾经以世界上头号富强大国“独领风骚”达1500年之久,对人类文明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从1840年以来,几乎所有西方和东方列强都通过侵略战争,对中国进行疯狂掠夺,签订了数百个不平等条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成为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指出:“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团结精神的人民。在几千年历史长河中,中国人民始终团结一心、同舟共济,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了56个民族多元一体、交织交融的融洽民族关系,形成了守望相助的中华民族大家庭。特别是近代以后,在外来侵略寇急祸重的严峻形势下,我国各族人民手挽着手、肩并着肩,英勇奋斗,浴血奋战,打败了一切穷凶极恶的侵略者,捍卫了民族独立和自由,共同书写了中华民族保卫祖国、抵御外侮的壮丽史诗。今天,中国取得的令世人瞩目的发展成就,更是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德、同心同向努力的结果。中国人民从亲身经历中深刻认识到,团结就是力量,团结才能前进,一个四分五裂的国家不可能发展进步。我相信,只要13亿多中国人民始终发扬这种伟大团结精神,我们就一定能够形成勇往直前、无坚不摧的强大力量!”中秋佳节之际,我们要把爱家与爱国情怀统一到一起,所有的中华儿女团结起来,万众一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作者:王志国 招远市委党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