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舞台上跑龙套,俗称“打旗的”。 你别看是打旗的,学问也深着呢!

如何理解跑龙套(龙套是怎么来的)(1)

“龙套”是怎么来的?为嘛叫“龙套”?

最早的班社里,没有龙套这一行。就是主要演员在没有事的时候,也要穿上兵卒的衣服跟着跑上跑下。

后来因为剧团的组织越来越复杂,慢慢就产生了跑龙套这一行。

龙套就是就是指扮演四个人一组的战士、兵卒一类的角色,没什么词,更没什么唱,所以那时候就没有专业的龙套演员。

那时跑龙套的基本都是兼营,有些人白天做些小生意小买卖,晚上赶到戏院里打旗,进了后台们,急急忙忙,里面也没什么内衣内衬,就是光着膀子,把满身绣了许多龙形的圆领对襟的衣服往身上一套,这样后来就叫他“龙套”。

还有一个说法,是说大清朝乾隆皇帝,曾试穿过这种衣服,封建社会称皇帝为龙,因而叫做“龙套”。不过这种说法靠不住。

跑龙套三个字,猛一听,好像极不重要的配角。演来简单容易,没有什么意思。其实,龙套里面的东西,也极其复杂奥妙,如各种上下场方法,各种队形变换,配合什么鼓点子走动,什么情况唱什么曲牌大字等等,都需要花费相当时间才能学得会,演的好。

更重要的是,龙套必须会许多戏,因为差不多戏里都有龙套。哪一场上,那一场下,如何会阵,何时带马,都必须记得很清楚。

如何理解跑龙套(龙套是怎么来的)(2)

要把龙套跑得好,通常有八句口诀要记牢并做到:

二目平视,旗勿高低,

端正严肃,步伐整齐,

前后兼顾,左右看齐

思想集中,节奏统一。

如何理解跑龙套(龙套是怎么来的)(3)

龙套在动作中的各种姿势,如龙套标枪拿法、开门刀拿法、大铠荷包枪拿法、上手单枪拿法、下手单枪拿法、带马各种姿势、仪仗各种拿法、青袍堂板拿法、各种方旗拿法、云童拿云片拿法、女兵拿双头枪拿法等十一种。

龙套各种基本队形:

一、升帐发兵(有小摆队上、大摆队上、双进门上、走太极图);如小摆队上,有小摆队上、归里归正、带马领圆场下组成。

二、行军路上(站门上,挖门上,倒脱靴上,扎基角上,斜门上,扯四门上6种)。

三、会阵交战(双上二龙出水会阵,领起二龙出水会阵,出城二龙出水会阵,领起鹞儿头会阵,双斜门会阵等5种)。

四、登舟去者(上船挖门,上船骨牌队2种)。

五、弃舟登岸

六、人马列开

七、绊马索擒住

八、挑灯走阵

九、上朝奏本

十、礼佛降香

十一、摆队相迎

十二、马踏青苗

十三、三次挡道

十四、班师回朝

怎么样,这打旗的也不简单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