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豆子的服装有其时代考据?
在明治政府拼命全盘西化下,到了大正时代,当时日本的人们的服装,是不是就真的十分西化了呢?答案是:不完全。虽然当时已有人开始全身穿西装、洋装了,但洋服是奢侈品,因此仍有不少人的穿衣风格,依旧是以和服为主,或是处在日本与西洋风格的中间,也因为如此,才能造就大正时代的迷人特色 – “和洋兼容”。
不管穿衣风格是偏向西洋,或是和洋兼容,这些受到西洋文化影响的人们由于多偏向学生或年轻人,因此在当时他们就被称为“モガ”、“モボ”,也就是“モダン・ガール”“モダン・ボーイ”的简称,翻成中文大概就是“摩登少女”、“摩登少男”,由于女性的服装较多变,因此下面主要介绍明治、大正时代的女性服装。
大正时代下,女性的大正浪漫不管穿衣风格是偏向西洋,或是和洋兼容,这些受到西洋文化影响的人们由于多偏向学生或年轻人,因此在当时他们就被称为“モガ”、“モボ”,也就是“モダン・ガール”“モダン・ボーイ”的简称,翻成中文大概就是“摩登少女”、“摩登少男”,由于女性的服装较多变,因此下面主要介绍明治、大正时代的女性服装。
1、两度穿起男袴,从“男袴”到“洋装”最后又回归“男袴”
弥豆子的服装有其时代考据?
从哪最能体现大正时代衣服的变化?喜欢接受新潮流的学生,无疑是最好的例子。由于明治时期受到西方影响,使平民女性也得到了受教育的机会,因此像是东京女学校、东京女子师范学校等女校也相继出现。传统上,女性都是穿着和服上学的,但和服不但行动十分不方便,而且穿脱麻烦,因此到了明治、大正时代,政府便开放让女学生能穿上原本男性专用的“袴”(はかま)。
所谓的“袴”,外表看起来是百褶裙的长裤,不过由于只有男性能穿的,所以女性穿上后,当时有不少人无法接受这种太“前卫”的奇异作风,导致女性用男袴的时间,只维持了从明治12年到明治15,短短3年而已,之后女性又穿回和服。
之后到了明治时期的文明开化,受到政府全盘西化的影响,所以女性开始穿起了洋装,这股风气也吹到了学校,校园内也开始有一些老师、学生穿起洋装了。不过,说到底,洋装实在太贵了,不是说要穿就能穿的,加上当时担任一直倡导西化的文部大臣被暗杀,所以明治22年(1889)后,不少女性穿没多久又改穿回和服了。此外,如上述,由于穿着和服和腰带太麻烦了,因此女学生们又纷纷偷穿回男袴了。
2、男袴变女袴,将西洋元素融入袴中
“女袴”比起“男袴”更像是现代的长裙,因此与有分左右两裤管的“男袴”,更适合女性穿着。
尽管不少女学生们偷偷穿回了男袴,但女性穿男性服装的这股奇异感,依旧没有消除,直到下田歌子的出现。明治18年,华族女学校(学习院女子部的前身)被创立,下田歌子为学校的学监。由于下田歌子之前曾在宫中担任9年多的女官,所以深知宫中的服装,加上华族女学校的学生多为贵族、皇族,所以非由文部省管理,而是由宫内省(宫内厅前身)管辖。以此为契机,下田歌子开始以日本皇宫中的袴为基底,设计了一款能做为制服,且兼具机能性与美感的衣服,于是在明治30年“女袴”诞生了。
头戴大型蝴蝶结、身着行灯袴与小振袖、脚穿西洋靴,现代人想模仿体验大正浪漫时,最具指标性的“定番服装”
“女袴”比起“男袴”更像是现代的长裙,因此与有分左右两裤管的“男袴”,更适合女性穿着,所以甫一推出便受到欢迎,很快地成为了当时几乎所有女校的制服。由于外型长得像“行灯”,所以又被称为“行灯袴”(行灯袴,あんどんばかま)。进入大正时代后,女性们除了穿行灯袴外,更会穿上西洋靴、头上别起大型蝴蝶结,以此来凸显在自己身为摩登少女的现代感。自此之后,头戴大型蝴蝶结、身着行灯袴与小振袖、脚穿西洋靴,可说是现代人想模仿体验大正浪漫时,最具指标性的“定番服装”。
3、“海老茶式部”大量出没
当时华族女学校的行灯袴配色,采用的是“海老茶色”(紫色中带有点茶红色),所以一时间海老茶色成为了大正时代,女学生间最流行的颜色。
行灯袴起源自华族女学校,受到发源地的影响,当时所有想穿行灯袴的女学生自然多会参考华族女学校的配色。当时华族女学校的行灯袴配色,采用的是“海老茶色”(紫色中带有点茶红色),所以一时间海老茶色成为了大正时代,女学生间最流行的颜色。
受到明治时代全盘西化的影响,大正时代的女学生们,会一边穿着海老茶色的行灯袴,一边骑上来自西方的脚踏车,大步于街上行动,明治、大正女性做为新时代的女性,这种飒爽之姿跟江户女性非常不一样。由于学生的身分带有知识与才气,所以时人常会藉日本平安时代的才女 – 紫式部,与这些穿海老茶色的女学生们做连结,因此这时期的女学生还多了“海老茶式部”这样的别名。
大正女性有穿内裤吗?谈完了穿在外面的裤子,最后来谈穿在“里面的裤子”。在明治时期受到一番西化洗礼后,究竟大正时代的女性是否因此穿上内裤了呢?答案是:没有。
事实上,不只是女性,传统的日本人本来就没有穿我们现代人所说的内裤的习惯,传统日本男性穿着的是褌(ふんどし),女性则是腰卷(こしまき)。即使进入了大正时代,女性进出社会的比率增加,但当时仍有许多女性就算穿了洋服,下面依旧让它放空,只围了一件腰卷。
原因就出在,百年来日本女性的身体,已经很习惯腰卷穿在身上的感觉了,对于内裤这种会把身体一部份地方包紧紧的奇怪感觉,有种说不上来的羞耻。因此才会对内裤产生抵抗感,即使接受西方教育,穿了洋服依旧改不了穿腰卷的习惯。再说,腰卷多是用毛线织成长筒型,除了前面不会被人看光外(但下面会),还具有保暖的功能,所以大正时代的女性还是多习惯穿腰卷。
虽然说大正时代的女性是以穿腰卷为主,但依旧有少部分穿内裤的女性。较著名的如御茶之水附属女学校的女学生们,学校认为“内裤”就是“文明”!因此受到校规的影响,她们被强制要求穿上内裤。至于何时,日本女性才全体改穿胖次呢?根据都市传说,“可能”得等到大正12年(1923),当时因为一场天灾,间接触成了女性开始改穿内裤。
大正12年(1923)9月1日,当时发生了著名的“关东大地震”,造成多人伤亡。一阵天摇地动后,位在东京都日本桥的白木屋百货店,因地震而发生了大火,当时百货公司内挤满了人群,尽管火最后扑灭了,但在仓皇逃生中依旧造成了多人死伤。不过离奇的是,许多女性死者不是死于被烧死或被呛死,而是死于摔死。不久有人在新闻上写了一篇文章,文中认为这场大火中,之所以会有许多女性死于摔死,是因为她们穿着和服攀着绳索往下滑,但因为风太大,再加上和服里面仅穿下面会被人看光光的腰卷。为了遮住下体,这些女性只好被迫用一只手按住衣服,但因单手无法支撑体重,所以最后一个个活活摔死。这个新闻之后被许多媒体渲染,因此间接触成了许多女性开始脱下腰卷,改穿内裤。
即使到了现代,依旧能在许多毕业女学生穿着传统的女袴。
不过,事后证明这应该是个都市传说,因为日本曾做过调查,发现白木屋大火发生后一年多,不穿内裤的大正女性依旧占大多数。话题又回到《鬼灭之刃》,如果真的有弥豆子这号人物的话,我们可以知道弥豆子,应该很有可能是“NO 内裤”的,顶多只穿腰卷,而且如果有去上学的话,说不定弥豆子还会被人昵称为“海老茶式部”。
点赞关注不迷路,带你看更多精彩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