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销量及股价惨跌以来,HTC终于承认产品设计的问题,在最近推出的几款新产品中,已经彻底没有了为人所诟病的“多下巴”设计,在最新的旗舰HTC 10中,甚至连正面的LOGO也消失了,外观总算趋向于主流。

htc新品直播(没了多下巴BoomSound仍在)(1)

不过众所周知的是,那个“多下巴”设计的初衷是为了让外放更加出色,并提出BoomSound音效技术,BoomSound所包括的也不仅仅只是外放音质的提升,还与知名耳机品牌Beats合作,全面提升了整机的音乐效果。那没有了这个“多下巴”以后,是否意味着BoomSound也要被一齐抛弃?早在HTC 10正式发布前,官方就在微博上发布了一张海报,还引用了知名的流行曲歌词“音浪太强,小心被撞到地上”,今天小编就试听一下HTC 10,感受没有了多下巴以后的BoomSound如何“制造音浪”。

htc新品直播(没了多下巴BoomSound仍在)(2)

BoomSound音效内置了一种名为“HTC入耳式”的预设音效,然后还有一项个性化设置,首次使用必须创建音效配置文件,有回答问题及聆听频率两种方式。回答问题则是选择一些年龄、听歌频率、喜欢的歌曲风格等;聆听频率则是通过播放高中低频的声音,让用户根据自己的听感来调节最低可听到的音量,初次设置比较麻烦,但耐心设置完成后,这种方式可以调节出专属你的音量及频率,三星也有类似的设置。在设置完成后可保存多项配置,且自定义的配置可以与系统自带的“HTC入耳式”音效同时打开。单从这点而言,HTC的BoomSound可以说要优于不少号称专业HIFI手机的国产品牌。

htc新品直播(没了多下巴BoomSound仍在)(3)

htc新品直播(没了多下巴BoomSound仍在)(4)

稍显遗憾的是,HTC 10内置的音乐程序仅仅只是一个第三方的虾米音乐,且没有任何的专属定制,和自行下载的版本完全一样,这和同属阿里系的魅族自带音乐自然无法相比。和其他音乐APP相比,虾米音乐在资源及界面的易用性方面还是有待提高,建议用户再行下载酷狗、QQ音乐、网易云等。

主观试听体验:解析力不俗,智能机中高端水平

在试听部分,依然选择主打人声的耳塞创新Aurvana Air及主打低频的头戴式耳机高斯PortaPro来进行搭配。

htc新品直播(没了多下巴BoomSound仍在)(5)

在关闭BoomSound音效的时候,HTC 10的发声略显干涩,且推力明显不足,即使开到警示音量仍感到很小声,更换不同耳机的区别也并不明显。在单独使用“HTC入耳式”音效的时候,声音解析力明显提升一个档次,尤其是在搭配人声耳塞创新Air时尤为明显,在人声方面表现不俗,高频很通透明亮,中频部分的发挥也尚可;但在使用高斯PortaPro时这种区别就没那么明显了,低频的下潜力依然不够,即便是试听普通的流行曲,HTC 10的推动力也不是那么让人满意。

htc新品直播(没了多下巴BoomSound仍在)(6)

在使用聆听频率试听出来的音效时,音量及高频的上扬力度比“HTC入耳式”更为高昂(也许是笔者听力不佳,音量调节太大),但此时的通透感及清晰度方面是有显著变化的,整体来说,推荐使用一些人声的耳机来试听高频及中频为主的曲目会发挥出最好的声音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没有搭配独立的HIFI级音频解码芯片,HTC 10仅仅依靠高通骁龙自带的音效芯片来进行音频部分的驱动,所以也别指望它能带的动一些对前端有推力要求的耳机。

总结:无下巴的BoomSound表现依旧出色

总体来说,HTC 10的声音水平相比目前的智能手机来说可以达到中高端级别的水平,和三星的S、Note等旗舰可以一战,虽然没有硬件级的解码能力,但凭借着出色的软件调教,HTC 10依旧可以晋升音乐手机的第一梯队,而且BoomSound那个性化的声音调节方式甚至比VIVO及魅族那简单粗暴的一个HIFI开关要来得更加人性化。如果你是一个入门级的音乐初烧友,那么HTC 10会是一个更适合的、更大众化的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