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下GH6真的来了!去年,松下就已经官宣了GH6的研发公告,吊足了用户们的胃口。今天,松下做好了所有准备,发布了这台全新的M43画幅无反相机——GH6!

先给一个结论,GH6绝对算是目前M43无反相机中的最顶级“战力”!甚至和众多全画幅无反相机掰掰手腕,也不在话下。

先给大家数数GH6的看家本领:

- 内录5.7K 30fps ProRes 422 HQ 1.9Gbps、4K 60p 800Mbps 以及4K 120p 300Mbps的视频录制规格,注意这里的4K 120p是高帧率,支持自动对焦、支持声音录制。

- 4KC4K 60p 无限时长录制

- 4K/C4K 120fps、1080P 300fps的慢动作视频性能

- 1亿像素超高像素照片模式

- 5轴机械防抖,最高可达7.5级防抖

- 增强的自动对焦性能 增加了人、人脸/人眼、人/动物的对象识别检测对焦

- 75fps超高速连拍(支持自动对焦)

- 内置V-Log

松下gh6跟s5拍照对比(M43末代王者松下GH6首发测评)(1)

本文中,我们将介绍GH6的外观方面的新变化和新设计,并对比GH5M2以及全画幅的S5、S1H,看看GH6是如何“承上启下”的。此外,我们对GH6的视频性能进行了全面的理论测试,你可以在第二部分了解到GH6的宽容度、高感、自动对焦、果冻效应、防抖性能及高帧率等。

而GH6的内录ProRes 422 HQ超高视频性能、4K 120p、1080p 240p的高帧率视频性能,自动对焦实战测试,连拍及高分辨率照片测试,防抖实测等,我们将在明天带来最全的实测表现分析,敬请期待

新的外观

► 整体机身

先看GH6在整体机身上的新变化吧,GH6机身尺寸为138.4mm x 100.3mm x 99.6mm,重量为739克(不带电池)。对比GH同系列机身,横向长度会比GH5S以及GH5 Mark II长一厘米多,重量与GH5 Mark II(727克)差不多,会比GH5S(660克)重上几十克。

并且能够非常直观地看到GH6的手柄会比其余两款GH系列相机大上一些。

从右至左分别为:GH5S、GH5 Mark II、GH6

松下gh6跟s5拍照对比(M43末代王者松下GH6首发测评)(2)

对比上松下的全画幅旗舰机型—S1H,GH6的整体机身就显得十分的娇小了,无论是整体尺寸还是卡口都要小上一圈。

左:GH6 右:S1H

松下gh6跟s5拍照对比(M43末代王者松下GH6首发测评)(3)

► 正面

熟悉松下相机的朋友可能一眼就看出来了,从正面看,它很像S1H。是的,GH6在机身正面使用了S1H的正面录制键设计,通过左手食指便能开始录制。而录制按键周边有突起的设计,防止误触。

在卡口右侧位置,也加入了两个可自定义按键。GH6也将产品标识打在了左侧位置,不再是像GH系列相机那样将相机标识打在手柄旁边。

松下gh6跟s5拍照对比(M43末代王者松下GH6首发测评)(4)

GH6与它的全画幅老大哥S1H

松下gh6跟s5拍照对比(M43末代王者松下GH6首发测评)(5)

► 顶部

对比GH6与GH5S、GH5 Mark II的顶部按键设计。首先,GH6的军舰部更像是S系列的棱角分明设计风格,机身厚度有所增加,手柄位置也增大了不少。

其次,GH6在顶部按键做了较大的改动,相对于以前的GH系列机型来看,GH6的功能拨盘变大了一些,并且在左侧的拨轮上新加入了高分辨功能。GH6改变了录制按键位置,使之更加突出。顶部新加入了一个快捷按键,默认设置为音频功能调节。

从右至左分别是GH5S、GH5 Mark II以及GH6

松下gh6跟s5拍照对比(M43末代王者松下GH6首发测评)(6)

GH6顶部按键

松下gh6跟s5拍照对比(M43末代王者松下GH6首发测评)(7)

► 背面

GH6的背面在按键分布上,更像全画幅的S5,反而不像自己M43的“近亲”。LCD屏幕的左上角还加入了和S1、S1H一样的LOCK按键,可以快速锁定机身按键避免误操作。

松下gh6跟s5拍照对比(M43末代王者松下GH6首发测评)(8)

GH6和S5正面对比

松下gh6跟s5拍照对比(M43末代王者松下GH6首发测评)(9)

除了按键设计上的变化外,这次松下还将S1H上的散热系统也配置到了GH6上,屏幕下方设计有能够主动散热机制,且留有散热孔,可以实现对机身温度的有效控制。

松下gh6跟s5拍照对比(M43末代王者松下GH6首发测评)(10)

此外在屏幕方面,GH6也同样采用了和S1H一样的三向翻折屏设计,可实现多个角度的屏幕监看。

松下gh6跟s5拍照对比(M43末代王者松下GH6首发测评)(11)

►侧面卡槽

松下取消了过去GH系列卡槽外壳的胶皮设计,改成了纯塑料材质。这个位置由于经常接触、滑动,容易出现胶皮开胶的状况。现在GH6则不存在这个麻烦了。

松下gh6跟s5拍照对比(M43末代王者松下GH6首发测评)(12)

GH6因为加入了更强的视频拍摄能力,拍摄的视频质量更高,因此卡槽采用一个CFexpress卡槽以及一个UHS-II SD卡卡槽。我们拍摄中使用的是松下自家的CFExpress Type-B型卡,录制稳定非常靠谱,高规格的视频录制如ProRes 422 HQ需要采用这种卡才能录制。

松下gh6跟s5拍照对比(M43末代王者松下GH6首发测评)(13)

► 侧面接口

在侧面接口上,GH6没有做特别升级,仍然保持了之前GH系列的接口设计,全尺寸HDMI接口、Type-C接口、耳机监听接口、最上方的音频输入接口以及线缆支架安装口。

松下gh6跟s5拍照对比(M43末代王者松下GH6首发测评)(14)

► 电池

GH6也采用了和S5一样的DMW-BLK22电池,相对于之前GH系列的DMW-BLF19电池多了300多mAh,达到了2200mAh。更强的五轴防抖,更强的视频录制性能,还要散热,换电池也是必须的。

松下gh6跟s5拍照对比(M43末代王者松下GH6首发测评)(15)

理论测试

001 视频宽容度、动态范围测试

喜大普奔!松下给了GH6完整的V-Log曲线(不再是GH系列祖传的V-Log L),我们使用GH6,在V-Log模式下拍摄了宽容度标版的视频画面,后期还原曝光并分析。

结论:

▶ 动态范围:GH6的动态范围可以覆盖到-5EV到 3EV档,在 4EV档,部分高光细节丢失;在 5EV档,大量的高光细节丢失。

▶ 宽容度:GH6的宽容度可以覆盖到-4EV到 3EV档,在 4EV和 5EV档时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细节丢失,在-5EV档时,画面出现了明显的噪点;-4EV档出现了噪点,但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呢。

从整体来看,GH6更加倾向于保护暗部的画面,对于高光的保护也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松下gh6跟s5拍照对比(M43末代王者松下GH6首发测评)(16)

松下还为GH6配置了一个叫做“动态范围提升”的功能,将低ISO电路产生的饱和度优先图像和高ISO电路产生的低噪点图像合成到一个像素里面;合成后的图像同时具有低噪点和高饱和度,进而生成清晰流畅、色彩丰富的HDR视频。

而打开“动态范围提升”功能后,GH6的基础ISO会有所改变。标准色彩模式下的基础ISO是800,而HLG和V-LOG模式下的基础ISO则是2000。我们也在“动态范围提升”打开后,测试了其动态范围和宽容度。

结论:

▶ 动态范围:GH6在打开“动态范围提升”后,其动态范围得到了提升,可以覆盖到-5EV到 4EV档,动态范围足足提升了1档多,在 5EV档,也只有部分的高光细节丢失。

▶ 宽容度:但因为在打开GH6的“动态范围提升”后,其基础ISO提升了,对于暗部的信噪比控制就不太如意了。在-4EV档时就开始出现了噪点,宽容度能覆盖到-3EV到 4EV档,和普通模式相比,其宽容度区间几乎没有改变,只是向上移了一档。

总体来看,GH6在打开“动态范围提升”功能后,其动态范围会有所提升,而宽容度也向上移了一档,在实际使用中,在打开这个功能后,更推荐在光照条件好的环境中进行使用。当然,其基础ISO也会大幅度提升,在实际拍摄时还是需要搭配上ND之类的减光设备进行使用。

松下gh6跟s5拍照对比(M43末代王者松下GH6首发测评)(17)

002 视频感光度测试

松下并没有为GH6配置双原生ISO

GH6在标准色彩模式下的感光度范围为ISO100-12800,可扩展至ISO50-12800。

V-LOG模式下,感光度范围为ISO250-12800,可扩展至ISO125-12800(视频)。

我们在GH6的标准色彩模式下,拍摄了感光度的测试视频,并在后期截图分析。

松下gh6跟s5拍照对比(M43末代王者松下GH6首发测评)(18)

从上方截图可以看出,GH6在ISO50-3200,其感光度表现都较为优秀,细节锐利,暗部纯净。在ISO6400时,其细节画面出现了非常轻微的涂抹感,暗部也出现了轻微的噪点。在ISO12800时,细节画面的涂抹感进一步增强,暗部也出现了可见的噪点。

总的看来,没有双原生ISO加持的GH6,在感光度上的表现一般,极限情况下最多能使用到ISO6400拍摄视频画面。

003 果冻效应测试

经过我们的测试发现,GH6的果冻效应抑制算是非常优秀的。在实际使用中,几乎不用担心有果冻效应而导致画面无法使用。

松下gh6跟s5拍照对比(M43末代王者松下GH6首发测评)(19)

004 视频自动对焦测试

GH6还是采用了DFD反差式对焦技术,但由于配备了新的传感器以及Ai对焦技术,我们对于GH6的对焦表现提升还是很有信心的!

其实单点对焦松下并不差,而连续自动对焦的性能才是大多数人很关心的,毕竟松下啥都好,防抖、画质、色彩、高帧率…… 似乎就差一个不错的连续自动对焦性能了。我们测试了它在视频方面的对焦能力,从以下三种视频对焦测试中,来看看GH6的自动对焦究竟怎样。

(备注,由于视频上传问题,如果大家有需要查看对焦测试视频,请搜索前往影像狗的公主号哈)

首先,我们在正常曝光的情况下,将玩偶放置在滑轨上,并使用三档速度手动拖动滑轨靠近和远离主机,来测试GH6的视频追焦能力。

· 慢速运动:GH6在面对慢速运动的物体时,会有轻微的对焦抽搐,但抽搐效果几乎能忽略不计,追焦能力优秀。

· 正常速度运动:GH6出现了可见的拉风箱情况,但是在玩偶稳定位置后,又能非常快速的对焦到玩偶身上。

· 快速运动:GH6出现了较为明显的拉风箱,但同样的在玩偶稳定位置后又能非常快速的对焦到玩偶身上,没有出现无法对焦或是对焦抽搐的情况。

总体看来,GH6在正常曝光的情况下,视频的追焦能力还是不错的,能够保证大多数的使用场景,但也需要尽量避免拍摄快速运动的物体。

接着我们在正常曝光的情况下,测试了GH6视频的焦点切换能力,并在AF速度0-5档时均进行了测试,来观察GH6在视频拍摄时的对焦切换表现。

GH6在AF速度0-5档内都能实现比较精确和快速的对焦,完全没有对焦抽搐或者是对焦不上的情况,对焦切换能力出色。

只是,随着AF速度的提升,对于近处的对焦显得越发的不自然,尤其在AF速度3-5档时,对于近处的物体对焦时,合焦速度过快,对焦过程不太自然。实际使用中,建议将AF速度一直保持在0-2档,便能实现比较优秀且顺滑的变焦画面。

我们通过降低环境光照来测试GH6在暗光环境中的对焦表现。在正常曝光到-3档曝光的情况下,拍摄视频并切换焦点,观察其对焦能力。

GH6在暗光环境中的对焦切换能力比较优秀,在-1EV到-3EV档都能实现精确的对焦,只是在-3EV档时,合焦速度较前两档慢上了不少,但依旧能精确的对焦到拍摄物上,没有出现对焦抽搐或者是无法对焦的情况。

最后我们也进行了人体、人脸对焦测试,在机内设置“检测拍摄对象”,并打开“自动对焦检测开关”,就能实现对人体、人脸/眼睛、人/动物的自动检测对焦。

在打开人体检测自动对焦时,我们发现GH6更加倾向于对画面中心的人物主体进行跟踪对焦,在拍摄主体前出现其他人物时,对焦框会自动跳转到前面的人物身上,但当拍摄主体再次回到画面中心,对焦框也能非常快速的对焦到拍摄主体身上。

在打开人体检测自动对焦时,GH6能够实现非常精准的人脸识别对焦,针对画面主体的人脸/人眼几乎都能实现非常可靠的对焦跟踪。

005 视频防抖测试

GH6同样配置有五轴防抖机制,最高可实现7.5档的防抖效果。我们在视频拍摄模式下,手持使用100mm焦段镜头(等效200mm),分别在关闭和打开防抖,并打开“电子防抖”以及“增强图像稳定器”的情况下拍摄视频,来测试其视频方面的防抖能力。

· 关闭防抖和打开防抖有着很大的差别,打开防抖后,手持拍摄的画面足够的稳定,能够直接使用。

· 打开“电子防抖”和“增强图像稳定器”功能后,画面会有轻微的裁切,但可以实现更加稳定的画面拍摄。

松下gh6跟s5拍照对比(M43末代王者松下GH6首发测评)(20)

006 慢动作测试

GH6在正常帧率下最高能够拍摄4K 120fps以及1080P 240fps的视频画面,而在升格方面能够实现4K 120fps(4倍慢动作)以及1080P 300fps(10倍慢动作)的拍摄。但在慢动作拍摄时,是没有自动对焦功能的,只能通过手动对焦来合焦。如果想拍4K 120fps的慢动作画面,我们更推荐正常帧率拍摄4K 120fps的画面,通过后期来实现慢动作的效果,毕竟使用正常帧率拍摄还是有自动对焦的,只是不能在这种规格下实现对象检测对焦而已。

4K 120fps(4倍慢动作)

松下gh6跟s5拍照对比(M43末代王者松下GH6首发测评)(21)

1080P 300fps(10倍慢动作)

松下gh6跟s5拍照对比(M43末代王者松下GH6首发测评)(22)

007 快门压力测试

机身快门的最大承压能力会影响我们在拍摄时是否会误触快门,进而打断相机的正常拍摄工作。我们对机身快门进行了5次快门压力测试,并取得5个值的中间值,来判断这款机器的快门压力。经过计算,5次快门压力值的平均值在1.53N,快门压力相对较轻,在进行连拍时,能够实现非常高效的拍摄,但也需要注意误触。

松下gh6跟s5拍照对比(M43末代王者松下GH6首发测评)(23)

008 充电、续航测试

GH6采用了和S5一样的DMW-BLK22电池,容量达到了2200mAh。

在实际的续航测试中,我们使用GH6分别在4K 60fps 800Mbps、5.7K Pro Res 422 HQ 1.9Gbps以及4K 120fps 300Mbps三种规格下进行了不间断地拍摄。GH6的单块电池能够为我们提供2-2.5小时的拍摄时长,一天时间拍摄下来,我们拍摄使用了总共三块电池。

松下gh6跟s5拍照对比(M43末代王者松下GH6首发测评)(24)

在续航方面,GH6虽然没有和松下S系列那般恐怖的续航时长,但单块电池在如此高的视频规格下也能提供给我们足够的拍摄时长。从实际测试来看,使用GH6外出拍摄时,为了避免电量恐慌,还是需要多带几块电池的。

我们使用了一个最高支持65W快充的充电头直充到相机上。测试GH6的充电速率。可以看到,GH6在关机状态的充电速率能够达到10.6W左右,实际使用线充相机时,单块电池从0%到充满,需要1-1.5h。

松下gh6跟s5拍照对比(M43末代王者松下GH6首发测评)(25)

综述

总的看来,GH6不像是从GH系列机型延续下来的一台相机,它更像是松下将自家各款相机的优点都摘一点出来,然后堆到这款新的相机上。它既有着和S5相似的外观设计、G9的连拍和高像素、S1H的主动散热系统等,也有着GH系列一直以来的小巧和高性能。

2017年初,松下正式发布GH5,是世界上第一台实现了机身内录4K 60p 4:2:2 10bit 的无反相机,在相机视频领域中“独领风骚”,是摄影、视频用户们非常实在而忠诚的工作伙伴…… 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松下推动着各厂商的视频参数更新迭代到极其“恐怖”的状态。

今天,GH6仍有独一无二的风采,也有继承来自自家机器的优秀参数和技术,仍然会是用户们忠诚而靠谱的工作伙伴。从GH6可以看到,松下有在相机视频领域持续发展的决心。让我们这些用户坚信,M43,仍有无限种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