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类文章

懂得克服孤独寂寞控制情绪的人,才是最真正的强者,这样的人才会未来可期。

梁晓声在《人生最大的寂寞》里写:寂寞是想做事无事可做,想说话无人可说,或者是从早到晚做的事不是自己感兴趣的,从早到晚说的话不是自己想说的。

低抗寂寞唯一的方法是阅读

最大的寂寞是想思考时没有思想,想回忆时没有回忆,等于你把自己弄丢了。

能思考有回忆,如果还能学出来,那就能开出别样的花朵。

每一个成功的人都经历过一段黑暗努力无人问津的人生阶段。难熬时,用未来的眼光看现在的自己和别人,一切也就不那么难受了。

1。每个人都不容易只是不说出来罢了,而有些人却爱说出来

《肖申克的救赎》:“每个人都是自己的上帝。任何时候,能够真正把你从深渊拉上来的,只有你自己。”

希望有一盏灯照亮自己安然无恙地走过黑暗坎坷。可现实往往事与愿违。生命中那些暗淡无光的日子,只有一个人咬着牙,默默熬过。

契诃夫的小说《苦恼》中有一个男版祥林嫂——老车夫姚纳,身处社会底层,早年丧妻,后来儿子也意外离世。

面对这些不幸,他逢人就诉说自己的悲伤,乞求从别人那里得到一些慰藉。

有的人会礼貌性地问一句,孩子是怎么死的?

还有人不耐烦地说:大家都会死的。

时间长了,在他准备张口的那一刻,同行们直接倒头就睡,连敷衍都没有了。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远方(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1)

只要咬紧牙关抵抗寂寞,活着你总能熬过难关。心里心里迎来柳暗花明的日子。一旦你向别人诉说,就等于你承认自己无法解决,仰视别人,看低了自己,变得自卑迷茫。失去信心的人生是无法清醒生活下去的,跟祥林嫂一样。

2.每个人都有低谷无人问津的时候,此时只有自己能扛

古人云: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一个人只有经历过低谷时,才能真正体会到世态炎凉,人情冷暖。

著名企业家史玉柱,曾经人生大起大落

那时他投资失败,经营的巨人集团濒临破产,需要填补好几千万的资金缺口,他四处找朋友帮忙。

可是朋友们大多找各种借口婉言拒绝,有的朋友干脆闭门不见,很多人对避而远之,都不愿意借钱给他。

史玉柱不得不面对现实,接受破产这个事实。

几年后,终于重新回归,推出的“脑白金”火遍全球。

在后来记者采访中,他哽咽地说道:“如果一个企业遇到了困难,不要想着靠别人,能不能爬起来要靠你自己。”

其实,生活中很多人都曾有过类似的经历:当你飞黄腾达的时候,很多人都会主动和你攀亲带故,所遇之人皆是朋友;

当你颓废落魄之时,大多数人唯恐避之不及,生怕和你沾上半点关系。

锦上添花容易,雪中送炭困难。人生很现实,永远不要高估自己在他人心中的地位。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远方(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2)

3.万般不如意,也只能靠自己

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起起伏伏才是生活的常态。

情绪低落感受到孤独寂寞时,咬紧牙关自己独处一个人哭,自己问自己落到这步田地的原因何在?即使时间漫长难熬,但只要你有耐心,等会儿总会有答案。

写文章的人最容易陷入孤独寂寞难熬的时候,因为为了写作素材,整天看各种不同遭遇的人经历,耳濡目染,又经常是独立一个人写作,自己的情绪很容易就处于低谷期。有时候孤独寂寞难耐得想死的心情都有。但是想想那些文学前辈们,再想想自己的经历。

二十几岁时读书少,那时候也写文章,但不懂得这些自我安慰情绪的方法,遇到情绪低谷期就向别人诉说,去依赖别人。结果事情没解决,身体还搭进去了。这是我自己的亲身经历。

现在的我年龄大了、经历多了、看的书也多了,懂得的自也多了。尽管有时候难免会有情绪低谷期,也想着要去向别人诉说,或者是找个人依赖,但是我会很快告诉自己:不可以对别人说,不能去依赖别人,那样的后果会让我最后万劫不复,只能靠自己,才能更快地度过眼前的难关,最后迎来柳暗花明的时光。

那些把苦说出来的人,等于把自己思考的能量场让给了别人,最后事情解决不了,还落给别人个笑话。

鲁迅笔下的祥林嫂就是个很好的案例。从小被父母贪婪彩礼强迫嫁做人妇,嫁去又被婆家当赚钱的工具送到鲁镇做长工,她只管做事婆婆拿去所有的钱,没几年男人死了又被婆家贪婪彩礼逼迫嫁二嫁。

当时社会封建迷信思想嫁二嫁的女人要捐门槛,她以死反抗再嫁,可最后还是无济于事。

幸好二嫁的那个男人好,俩夫妻生了个儿子,小生活还蛮幸福的,祥林嫂感觉自己有依靠了,也不用给别人做长工了,可以享福了。

可没隔多久二嫁的那个男人又死了。接下来她那两岁的儿子又被熊吃了。

祥林嫂就失去了依靠,不能呆在婆家,不得已又去原来的鲁镇东家家做长工。可她没有了以前做事的精神,心里老想着自己悲苦的遭遇,依赖别人安慰、同情和怜悯,逢人就说她的悲苦遭遇。刚开始很多人安慰、同情、可怜她,可是说得多了,别人把她当笑话,听她一要开口就绕着她走,最后走上了不归路。

我想说的是:祥林嫂早知道自己最后还是要寻短见死的,何不当初寻死时意志坚定,还落个忠贞烈女的名声呢?!

既然当初下定决心寻死没有成功,常言道:“大难不死,必有后福。”二嫁后不是过了一段幸福时光吗?就靠自己总结生活经验:人生如山峰连绵不断起起落落,此刻行至低谷,坚持行走下去,下一刻必是高峰。

在人生这场山谷旅途中行走,最主要的是靠自己坚定的信念,你才能成功长途跋涉完所有的山谷山峰,最后圆满结束这场旅行。

离婚后的张幼仪没有倒下,她开始努力学习,自我成长。她刻苦学习德文,怕幼子疏于照顾,特地雇了保姆帮助自己,后来,张幼仪进入斐斯塔洛齐学院攻读幼儿教育。

在德国留学的五年里,她的干练、坚强渐渐显露,从柔弱的花朵变成了铿锵玫瑰。

54岁时再婚嫁与张纪之医师,没几年张纪之去世,张幼仪一直活到88岁去世,自然圆满结束她的人生旅行。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远方(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3)

奥黛丽.赫本说:“人,最重要的是,有能力自我修复,自我复活,自我救赎,永远不要指望任何人。

相信每一个单枪匹马斩遍荆棘的人,终有一日会王者归来,变得更加强大。

在追求梦想目标的道路上,不断读书进步保持一颗利他心和感恩的心,这样容易抵抗孤独寂寞获得快乐走向成功。

最后祝你我都能抵抗寂寞,并开出特别的花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