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合肥浮槎山最美盘山路自入口处上行约一公里的地方,恰在一个转弯处路边的一块大石头上,突然发现了一处摩崖石刻,上面刻有四个书法大字:山为浮来。

槎山山上有什么(解读合肥浮槎山盘山路沿途四处石刻)(1)

合肥的春天与其说是一位美少女,倒不知说是一个愣小伙。因为他的造访时间太短了,从春寒料峭到烈日炎炎,大可用倏忽(shū hū)这个两个字来形容,那叫一个快。

槎山山上有什么(解读合肥浮槎山盘山路沿途四处石刻)(2)

这处摩崖石刻也似乎是在一夜之间刻成的——因为几天前我到这里爬山的时候,还是没有的!脑海中不免一下子涌出“怎一个快字了得”的话来。

一盘巨大的生根石块深深地嵌入山体这中,深褐色的表面似乎说明其体内蕴含着丰富的铜、铁气质,四个阴刻红底大字应从左向右读:山为浮来……有没有人会读作“来浮为山”呢?果真是那样,可就真的会贻笑大方啦!字体当选自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黄庭坚的书法作品之中。

槎山山上有什么(解读合肥浮槎山盘山路沿途四处石刻)(3)

这四个字的出处是来自哪里呢?原来,它来自一首古诗——《题浮槎山》,全诗的详细内容是这样的:

山为浮来海莫沉,萧梁曾此布黄金。

梵僧亲指耆阇(qí shé)路,帝女归传达摩心。

地控好峰排万仞,涧余流水落千寻。

灵踪断处人何在,日夕云霞望转深。

槎山山上有什么(解读合肥浮槎山盘山路沿途四处石刻)(4)

作者是北宋时期的释用逊。一看到作者的姓名,立刻就会感觉到——这是一位出家的僧者!因为他姓“释”。

那么,释用逊是谁呢?从86版的《肥东县志》可以知道,这位释用逊是宋代人,当年就是这座浮槎山上浮槎寺的住持僧。住持和方丈还是有区别的——住持是指尚未升任方丈而在主持寺庙管理的师父,方丈则是指经过有关部门批准,最终正式升座的寺庙管理者。两者应该是差一级的。

选北宋大和尚写的诗、用北宋书法家写的字,恰是对北宋盛极一时文学、艺术的一次顶礼。

要了解“山为浮来”这四个字的含义,弄明白这首古诗首联的第一句就行了,至于诗里面提到的“梵僧”(往往是泛指早年间从域外来华的僧侣),以及“帝女”(梁武帝的第五个女儿)等,以后咱们再说,在此就不多讲了。

“山为浮来”,一言以蔽之,就是明了地告诉大家说:这座浮槎山是从天河或是海上漂浮过来的。

槎山山上有什么(解读合肥浮槎山盘山路沿途四处石刻)(5)

从地图上不难看出,浮槎山呈“东北—西南”走向,山脉总长约20公里、宽约4公里。看我庐州大地,四周皆平,唯此浮槎山突兀横卧,状如木筏漂浮于大地之上。其中这个“槎”字就是“木筏”的意思——“浮槎”就是“漂浮的木筏”。

槎山山上有什么(解读合肥浮槎山盘山路沿途四处石刻)(6)

合肥书画名家谢维俊先生即为肥东县人氏,他曾画有《山为浮来海莫沉》。家乡人画家乡画,自是有着他人所无法比拟的优越条件。作品中除了能感受到其技法、技巧的娴熟,更多的是他对飞来浮槎气度、禀赋、内涵的理解——亦静亦动,亦山亦槎,心到笔随,浑然天成。

下次继续说浮槎山上的其它摩崖石刻,欢迎继续关注。感谢阅读、点赞高兴旅游吧,我是高兴,下期再见。

,